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方法
[摘要]当前在物流管理行业内部,应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已经成为必然现象。故可以肯定,在高校设定的物流管理课程中使用“互联网+”概念也具有可信性。文章以“互联网+”概念为主,首先分析了当前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中的现存问题,而后针对现存问题设定了对应的解决方案,标定了相对有效的专业课堂教学方法。最后文章对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方法进行了简单分析。以期文中内容可为读者提供新的教育建设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方法;质量评价体系
0引言
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物流领域又进入了全新的发展空间。物流是串联当代运输产业的重要行业,其可以通过有序的运输方式提升国家产业之间交流的整体速率。而物流管理则是建立在物流基础之上的管理工作,其负责调节、规划、设计等工作,能够将物流的预期内运行效率加以完善。为了填补物流产业,许多高校设立了物流管理专业。但从实际的教育教学效果来看,物流管理专业课堂的教学方法也存在明显的上升空间。而本文选择以研究课堂教学方法和质量评价体系为核心,根本目的则在于希望通过研究,能够为读者中的从教人员提供一些教育改良的可用思路。继而为国家物流行业人才输出提供一些辅助性的作用。
1当前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模糊现象明显
物流管理专业这一教育方向相对具体,因此对应的教育类课程体系也应该拥有明确的教育指向。例如为培养学生路线设计能力应开通专门的设计课程等等。但对国内一些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绝大多数的课程体系中都存在明显的教学目标模糊现象。这种现象具体可以分解为三种形式。第一种为教学素材重复现象。常有学生表示自己在翻看课本的过程中,同一个知识点常会多次出现,一开始学生会认为设定的目的为夯实知识点。但在不同课程教师多次重复讲解同一个知识点内容时,这种教学重复现象便成了单纯的消耗时间。第二种为专业知识点不明显。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喜欢使用延展的教育方式,例如当教师以仓库管理作为主讲内容时,教师会在自身记忆到达一个节点时直接将教学思路加以延伸,不停地为学生讲解在仓库管理某一个管理节点中可能会发生的事件,等等。如若教师能够坚定中心思想,那么课堂延展才能具有延展价值。而如若教师未能及时转回到教学主题中,整个课堂便会出现跑题现象,教师的思维开拓行为只在平面中行进,无法带领学生深入到知识点内部进行研究。第三种现象为实践脱节。根据当前新课改目标的指示,每个专业教学体系内部都应该将实践与理论课程加以融合,尽量减少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教学的间隔时间。而实际考察后发现,仍然很少有教师会直接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少有的实践环节中,教师也不会对具体的实践效果进行监督,最终只会导致学生不重视课堂中的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无法起到有效作用。
1.2理论课程了然无趣
理论课程几乎是每个物流管理新生第一时间接触到的课程,初期阶段,教师若使用教授法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还会因为刚刚接触到物流专业知识而有兴趣听讲。但当教师长期坚持使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直接下降,进而导致自己无法在主动思维下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而也有教师在意识到教学方法单一后选择进行改良,其改良的方式往往也比较局限,即使用PPT教学形式。观察该种教学形式可知,部分教师制作的PPT往往只是将课本输入到幻灯片中,教学方式仍然为单纯的朗读。对于学生而言,拷贝一份PPT文件以应对考试便成为了最“核心”的学习方式。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实际上就是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错误,故为提升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应该被尽量摒除。
1.3实验室教学缺少系统性价值
部分院校在建立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后,却未能将实验室与日常的教育教学进行融合。多数教师在要求学生进入到实验室中学习时,都会使用较多的时间来要求学生观察,而并非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实践。这样一来实验室教学便产生了两种障碍现象。第一种即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立体化思维无法被培养。物流管理的实践教学若要起到真实作用,就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项目内部,真正将自己作为工作中的主角,这样才能起到有效的锻炼作用。第二种即为学生的团队协作思维无法建立。物流管理工作既需要学生拥有完善的个人管理能力与管理经验,也需要学生能够在各司其职的同时无障碍进行组合工作。这一点对于学生未来就业的推动作用极大,本应被重视。但实际上因学生动手时间不多,教师也并未制定完善的团队活动主题和计划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校期间这种团队协作方面的弱势现象不明显,而一旦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中,团队合作能力不足就将成为真正的工作障碍。
2以“互联网+”为思路研究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方法
2.1丈量时代背景,重塑课堂教学目标
首先,校方以及物流管理专业内的教师应该对当前的物流管理行业进行研究和分析。教师最好能够深入到企业内部进行观察,深入渠道可以选择与校方具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这样可以保证信息来源具有实际价值。获取到行业发展信息后,教师以及教育管理团队应该重新审视当前所用的教材以及物流管理专业现用的教学体系。管理团队应该尽可能快速地将课本中、课堂中出现的教育重合部分进行删减,重新对教师进行教育。教育重点为调整教师的教育思路,务必要引导教师以教学主线为核心进行教学,教学延展现象将被编订到教师个人评价体系中。负责不同教学方向的教师应该牢记课堂教学目标,切勿出现跑题现象。
2.2以互联网技术为主,创设融合教学方法
2.2.1使用微课教育形式首先,在实体课堂开始前,教师应该先确认本期微课教学的核心主题。而后教师应开始以课本和个人经验为主设计教学方案。时间充裕情况下,教学方案可以设计为两版,第一版为实体课堂教学所用。内容可以包含教学活动的名称和落实顺序、落实步骤等等。第二版则为微课特别版。该教学方案以服务于微课制作为主,也可以被称为微课教学的制作“剧本”。教师需要先设定好不同的画面和视频串联方式,教案可以辅助教师在录制及过程中不出错。完成制作后,教师可以利用校内设备进行录制和编辑。编辑完成后即可利用校园网以及校方准予的外部教学空间中上传自己制作的微课教学视频。其次,上传完毕后教师应该在班级内部的QQ群或微信群中通知学生定期查看视频,教师则需要利用教师账号所独有的监控功能检查学生的视频查看状况。2.2.2使用新媒体软件作为教育辅助在观看微课视频中和参与实体课堂教学的中间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软件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使用朋友圈的形式传播一些物流管理相关的知识点。这种教育方式贴合学生新媒体软件使用率而开设,但基本只能起到潜在教育的作用,无法起到定点教育的作用。但从数据流通的角度来看,开通软件潜在教育在“当即”所取得的教育成效一般。但绝大多数的新媒体软件都支持数据保存工作,因此只要学生拥有存储的意识,这些交流过程中积攒的教育教学经验便完全可以以“数据”的形式长期使用。故可以肯定的是,以软件作为教育辅助,具有一定的辅助成效。2.2.3创建“外包型”实践教学在实体课堂中,教师应该活用物流管理实践实验室。首先,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对微课的学习后,安排一些与实际工作情况相符的模拟性实践任务。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编排一些以团队协作为主的教学方式。这样一来,一方面学生们可以充分锻炼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便也可以明确自己擅长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模式,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择业就业具有一定的帮助。当校内学生团队在互联网物流管理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熟练度时,校方以及教师便可以联系一些外部的企业团队,要求企业与教师共同进行协作,构建外包形态的实践教学。外包形态意味着企业方可以使用“短期招聘”的形式,将一些企业的物流管理工作外包给学生团体。而学生所面对的物流管理工作就是行业内切实产生的工作项目。这种实践方式具有绝对的“实践”价值,可完善的升级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校方为了保障外包成果,可以指派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全程带队,这样便可构建双赢局面。
3“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堂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首先,课堂应该将技能考核作为核心质量评价内容。这一点是为了避免物流管理专业过度重视考试成绩的重要性。教师应将不同的技能点作为考核点,将学生的实践表现作为考查学生理论能力实用程度的基本条件。其次,教师应不再将期末作为考核的重点。而可以将知识点作为分界线,例如当仓库管理教学完毕后即可进行大考,这样可以直接在过程中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不会出现突击复习等不扎实的学习现象。最后,因物流管理专业中各个技能点难度不一,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升级评价标准的形式。对于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点,教师应提升评价标准,继而以提升质量评价标准的手段,呼吁学生重视每一个知识点体系。
4结语
综上,文章以“互联网+”为背景,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建设要点进行了简单研究。当前物流管理已经成为热门专业,因此希望各个教育人员能够在查阅本文后,适当更新校内物流管理教学体系,以期更好的为学生提供专业教学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樊娉.基于六西格玛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控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4):386.
[2]杨俊峰.物流管理专业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研究[J].物流技术,2016,35(7):176-180.
[3]陈沁.基于DMAIC方法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39(4):178-179,187.
[4]许珍珍.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翻转课堂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31):160.
作者:吕雪 单位:广西城市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