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顶石课程教学设计创新
[摘要]商务英语顶石课程主要特征体现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核心能力,持续改善目标过程成果,以及连结学习系统架构中的知识内容,是促进实现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创新教学设计。商务英语顶石课程为学生提供一种整合式学习体验,旨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批判思维以及创新思维能力。课程以知识整合、技能运用、成果思辨为设计基础,以体验式学习为设计要求,主要包括商务情境创设、知识与能力识别、小组协作项目驱动、三维评价四个主要环节。
[关键词]顶石课程;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一、引言
日益广泛的国际商务领域、不断发展的国际双边关系以及持续增长的对外经贸合作与竞争等问题,对商务英语专业育人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积极顺应国家发展战略对高质量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2020年)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相关商务专业知识,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熟悉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国际商务的基础理论与实务,具备较强的跨文化能力、商务沟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能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需要,能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国际会计、国际金融、跨境电子商务等涉外领域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这一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突出体现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科知识整合的要求。商务英语顶石课程指在本科教育最后阶段,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提供的一门课程或一种学习体验,目的为让学生整合运用整个本科学习阶段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顶石课程具备整合、收尾、反思、过渡四大功能,是满足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要求,以及促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顶石课程的源起与国内外发展现状
顶石课程来自英文“capstonecourse”。“Capstone”(合顶石)指在建筑体上最顶端的一块石头,功能为稳固建筑结构。放上这块石头,即表示建筑体完工。引申在教育中意为整合课程,是一种体验式学习过程,大学教育后期的学习经验。顶石课程的发端可追溯到18世纪中期的美国大学校长授课,当时的授课内容以哲学和宗教为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顶石课程逐渐被美国高校认可,但课程开展的规模并不广泛。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顶石课程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发展日趋普遍,并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迄今为止,在美国已有约达3/4的高校不同程度推出顶石课程教育。顶石课程教育思想在世界上众多国家得到广泛认同,其教学实践和相关学术研究在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得到不断发展。顶石教育也涉及诸多领域,突出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商业与经济、医学、工程等学科。此外,部分顶石课程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呈现出跨学科发展趋势。顶石教育包括课堂教学、研讨、独立项目、企业实习、国外进修等多种实施途径,具体可分为独立研究型、任务编织型、历程档案型、课程型、体验型等。相比国外,我国的顶石教育起步晚,实施范围相小。直到21世纪初期,顶石课程在我国部分院校开始付诸实践。其中,西北工业大学于2017年推行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顶石课程。在建设初期,课程只针对教育实验学院学生开设,并逐步面向全校开放和推广。此外,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等也都对顶石课程进行不同程度的尝试和探索。在借鉴国内外顶石课程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商务英语顶石课程的设计思路。
三、商务英语顶石课程设计思路
顶石课程设计只有解决“怎么整合”与“整合什么”两大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将碎片化专业知识转变为结构性知识,增加知识的能动性,进而培养学生创造、合作、批判和归纳能力。基于顶石课程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笔者将商务英语顶石课程设定为以商务计划书为具体操作形式,来回答“怎么整合”这一问题。课程设计主要围绕商务知识、商务话语实践能力、商务情境三个核心要素展开,从而回答“整合什么”这个问题。
(一)教学目标顶石课程的关键在于搭建大学教育与职场的桥梁,是从学生到从业者的过渡阶段。据此,商务英语顶石课程的教学目标具体为:第一,使学生宏观把握商务英语专业知识与真实商务世界、未来就业之间的紧密关系,树立自我评价、自我认知的良好意识,培养终身学习的积极态度;第二,通过参与商务计划项目,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系统认知已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并对其进行描述、归纳、整合、利用和反思;第三,通过小组合作式完成商务调查、商务计划、商务讲介等具体任务,使学生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数字化信息处理与利用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顶石课程强调对先前已具备知识与技能的批判、整合、巩固。因此,商务英语顶石课程设置的前提是学生已经完成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首先,商务情境创设。商务计划涉及的商务情境包括对公司、产品、市场、财务、营销、管理等商务要素的预设,要求学生根据情境将课前所学知识进行跨课程、跨学科整合。商务情境原则上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参考学生基本知识架构、能力水平、社会商业热点问题,结合行业专家、从业人员意见等来创设。但同时提倡从学生个人兴趣点出发,由学生针对商务领域中的热点信息进行自主创设。商务计划所涵盖的商务情境创设过程不仅考查学生对于商务领域相关信息的敏感度,更为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宏观认识和把握商务活动的能力。第二,知识、能力识别。商务计划的完成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商务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商务计划整体设计、市场分析、市场营销计划、管理计划、融资计划、财务计划、风险管理计划、项目执行概要。能力方面要求体现为商务分析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商务情境组织策略能力等综合性较强的技能。通过对商务情境创设与商务项目分析,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项目实施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相关概念以及该情境下所需基本技能。商务英语顶石课程设计的初衷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学生不仅要对自身知识架构、能力水平清晰了解,更需要在顶石课程中对何种知识、何种能力,以多大的程度得到应用有系统认知。顶石课程目的不在于更多新知识的引入,而是对原有已具备知识的整合与运用。课程所需知识与能力的识别过程是对学生自我认知的触发。在课程进程中,引导学生反思已具备知识与能力,预判某些欠缺,从而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意识。第三,小组协作项目驱动与成果呈现。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商务计划书,最终以商务讲介的形式呈现整个项目成果。完成项目所必需的流程包括项目整体计划、项目分工、查找与整理资料、数据整理及分析、商务计划书写作及修改、演示PPT制作以及商务讲介。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教师主要承担监控和管理的角色。通过面授、网络教学平台以及网络会议等在线交流工具,教师进行多渠道指导和帮助。顶石课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项目驱动方式完成商务计划,不仅能够将所学的商务知识与语言技能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与此同时,学生先前所具备国际商务知识、商务写作技能以及商务沟通技能得到有效整合。第四,三维评价。所谓三维评价反馈指学生、教师以及行业人士对于项目成果的全方位评价。首先,学生自评主要是学生通过对项目完成过程的档案袋记录方式,评价自身所具备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存在的不足。自我评价过程不仅是对自我的总结,更是对今后努力方向的预设。其次,教师侧重于对商务知识整合的内容与程度的评价。知识整合运用是顶石课程的最根本要素,因此,教师对于学习成果的评价也应该以此为考心。最后,行业人士主要进行商务计划的市场可行性评估。三维度评价中,各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各有侧重,进而从自我评价、知识与能力评价、市场评价三方面形成对于学习过程与成果的全方位评价。
四、结语
《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聚焦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建设一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课程。”顶石课程的“整合性”功用与国家大力倡导“融合性”的高校课程建设与发展宏观指导意见完全契合。商务英语顶石课程为学生跨课程、跨专业整合运用知识提供训练场,从而帮助学生顺利从学校通向职场、从在校生过渡为在职者,为学生可持续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学良,王润孝,杨永.美国高校顶石课程评介及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7(5):93-96.
[4]赵健.在试点学院建设中引入顶点课程的思考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2019(24):185-186.
作者:孙明明 单位:大庆师范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