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设计论文 > 任务驱动下童话阅读教学设计分析

任务驱动下童话阅读教学设计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3-06 10:13:00人气:373

摘要:《皇帝的新装》是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对它的解读历来就有很多。本文将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视域下,以任务驱动为导向,以主题探究为核心,聚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围绕“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的线索,对这篇童话进行文本解读和教学重建。

关键词:任务驱动;主题探究;读写结合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在建构主义理论下提出的,是指教师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转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下又设有不同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在情景化的语文实践中完成学习任务,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皇帝的新装》作为一部寓意深刻的童话作品,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对其有所了解。以任务驱动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能够更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通过自身的言语实践活动实现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一、教学重点―――任务驱动的方向

《皇帝的新装》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为一篇童话,它留给我们丰富的阐释空间。前人对《皇帝的新装》教学重点的选择涵盖了思想主题,艺术手法、人物形象、情节分析以及文体特点等多方面,如“品析精彩的心理描写,分析皇帝、老大臣、官员、百姓等人物形象的特点,”“探究童话讽刺人性虚伪的主题。”“品读课文,感受童话想象与夸张的特点。”“联系现实生活,体会舆论暴力的危害性。”“对谎言有深刻认识,能诚信做人”等,还有一些创新性的教学目标选择如“在同一情节类型的众多文本对照中,初步形成小说‘情节类型’意识并体会其意义。”在教学目标的选择上,要在短短的两个课时内教师无法涉及《皇帝的新装》的全部知识点,需要有所侧重,所以教学重点的确定至关重要。无论是童话文体中夸张手法的运用,还是通过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对皇帝、官员、百姓等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为主题服务的,所以应该将主题探究确定为教学重点。在探究主题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主题是什么,统编版语文教师用书的“整体把握”部分将课文主题阐述为“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皇帝及大臣们自欺欺人的丑行,讽刺了他们的虚伪和愚蠢。”“深刻挖掘的是统治者们的丑恶灵魂。”这样的阐述阶级性太过鲜明,对人性的剖析不够深刻,也没有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并不充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仅仅让学生意识到皇帝和大臣的愚蠢和虚伪,批判统治者的丑恶并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成人世界的两难”,尤其是应从官员和百姓为何不说真话的角度进行分析;明确主题并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安徒生是如何运用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表达童话主题的以及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手法表达主题,这样才能回到对语文本身的学习。综上所述,教学重点应确定为“分析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体会“成人世界的两难。”教学难点的确定决定了任务驱动的方向。

二、教学问题―――任务驱动的凭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基于新课改提出的要求,许多教师为了改变“满堂灌”的现象,开始向学生发问,让学生讨论,希望通过课堂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这样做固然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是教师上课提问的有效性也值得关注,有的教师为了提问而提问,提出的问题对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提升思维能力作用不大。在见习过程中,通过对一位实习教师在两个不同班级教授《皇帝的新装》进行观摩发现,新手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问题往往不够准确,导致学生不知如何回答,教师的追问与原问题重复,削弱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提问下,学生可以在思考后给出基本正确的答案;无效提问下,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调动。《皇帝的新装》是一个关于说谎与揭谎的故事,除骗子之外,说谎的人包括皇帝,官员,百姓,但同时他们又是被骗的人,揭谎的是一个小孩子。因此,问题设计应围绕“为何说谎?”这个主问题展开:通过上述问题的解决,学生明确了皇帝、官员、百姓撒谎的原因,教师应继续追问,进入揭骗环节:问题1.通过大人与孩子的对比,展示出百姓说谎背后的无奈,学生认识到了“成人世界的两难”,教师还应在此时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鼓励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面对真相保持一颗赤子之心;问题2.和问题3.展现了皇帝、官员和百姓在谎言被揭穿后的挣扎,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活动―――任务驱动的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以模块化教学取代传统语文课堂中的碎片化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在情景化的语文活动中,将语文知识结构化,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语文任务。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并结合课堂活动的可操作性,设计了以下活动:教材中皇帝的新装预习部分和单元导读部分都提到了快速阅读,要求学生每分钟阅读不少于四百字,所以笔者设计了任务1让学生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梳理情节,提取关键信息;任务2是任务1的延续,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揣摩人物心理,感知课文主题;任务1和任务2的开展帮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任务3进入文本细节分析,绘制曲线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故事情节。单元导读要求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联想与想象,把握作者思路,深入理解课文。”所以设计任务4,指导学生发挥联想与想象。通过多轮写作深入理解文章主题,以读促写,以写带读。

四、结语

《皇帝的新装》虽然只是一篇童话,前人对它的研究也很多,但在教学方面它还有很多部分值得探讨。如百姓中的群体心理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安徒生对传统民间故事的继承与课文主题之间的关系,反复叙事手法的运用等,但由于课时有限,以上内容在教学设计中并没有体现。通过对《皇帝的新装》进行教学重建,把任务驱动作为教学问题的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

参考文献:

[1]张淼.“皇帝的新装”教什么?:基于童话文体特征和独特篇性之美的选择[J].语文建设,2019(11):71-76.

[2]杨友红.遵循童话逻辑,教出别样精彩:“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32:47-50.

[3]郭莉,董林.骗子缘何行骗成功:再读“皇帝的新装”[J].中学语文教学,2010(8):49-51.

[4]张秀英,魏澄之.阅读反思,尊重文本:“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及点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29:40-43.

[5]孟岳.“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7(8):67-69.

作者:李家琪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