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融合教育有效开展实践
[摘要]近年来,浙江永嘉县把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到分工明确,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随班就读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使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得到有力的保障,积极建立有利于智障儿童融合发展的多层次的教育支持系统。融合教育的发展趋势愈来愈明显。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融合,安排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生活,这是有很多好处的,这可以说是教育界的一大创举。这有三大好处:一是投资少、见效快,有利于普及特殊儿童义务教育;二是随班就读方便特殊儿童就近入学,符合实际需要,深受家长欢迎;三是随班就读有利于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的“一体化”,实现教育融合。成功的随班就读应该是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共赢,都能得到发展。
[关键词]融合教育;实践;探索
一、建立友爱互助的班集体
特殊儿童由于生理、心理、智力或其他方面的缺陷,性格孤僻,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一些奇怪的举动,他们就会成为其他同学们嘲笑的对象,从而导致特殊儿童产生自卑的心理,不愿意与他人有过多的交流。有些特殊儿童脾气比较暴躁,在与同学发生冲突时,会有粗鲁的语言或暴力的情况出现,这就使其他同学更加不喜欢他,乃至排斥、孤立他。特殊儿童融入不到班集体中,就会让他们丧失参与活动的兴趣,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想要使特殊儿童能够在普通班级里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要想办法解决特殊儿童的融合问题,建立一个良好健康的班集体,使特殊儿童能够感受到来自于同学的爱。对于随班就读生,教师要降低要求,找机会多多表扬他们,让其他学生感觉到随班就读生与他们其实是没有什么不同的,还可以找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同学作为随班就读生的帮教者,使随班就读生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上时时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心爱护。随班就读生融入班集体中,对他的性格、人际交往、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将会起到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随班就读更需教师的关爱
现实中,由于特殊儿童存在的先天不足,或是智力方面的缺陷,或是生理方面的缺陷,普通教师在刚开始跟特殊儿童接触时,会感觉这些孩子比普通儿童更加难以沟通,交流十分费神费力,或许就不愿意在特殊儿童身上投入太大的精力,可能从此就任其自生自灭。教师作为一个班级的引导者,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教师要教育班级的同学相互关爱,互相尊重,平等待人,不能带着歧视的眼光去看待特殊儿童。爱好学生易,爱差生难,爱随班就读差生更难。随班就读学生在学习上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事倍功半”的他们害怕和正常学生进行比较,他们在各方面都经受更大的考验,也需要教师更多的耐心与等待。教师应对他们有信心,对他们的教育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在各方面设置他们能力范围内的任务,给他们成功的体验。在他们成绩不好或遭遇失败时要多加开导,激发他们追求更高水平的欲望,培养他们对自己的信心。随班就读学生相比其他正常的学生,既是特殊的存在,也是弱势群体。他们也许有学习上的障碍、交际方面的障碍、生活方面的障碍,同时他们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因为相对于正常学生他们的学习更困难、生活更艰辛、心理更脆弱。教师应主动了解这些特殊学生,加强家校联系,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帮助。在学习上,采用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单独设计作业和教学目标,个别辅导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了解他们的内心情感需求,时时关爱,处处尊重,多肯定,多表扬。特殊儿童更应该受到尊重和珍爱。正因为特殊儿童存在的问题,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就更应该有义务来帮助这些特殊儿童在未来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这实际上比教育一个普通学生更有意义。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细心地观察特殊儿童的行为,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时刻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状况,并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才能。
三、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基地,尤其对特殊儿童来说,他们和家人的接触要比其他正常的儿童更多,家庭对特殊儿童的生理发育、认知发展以及人格的成长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在家庭中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经验,那么特殊儿童的状况就会改善很多。这说明,积极的家庭教育对随班就读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很多的特殊儿童的家庭尤其是农村地区,往往很缺乏这种意识。许多家长意识不到他的孩子到底特殊在哪,也不知道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与孩子相处才是正确的,随随便便把孩子带到上学的年龄了,往学校一送,给教师留下一句“老师,请你多照顾”就万事大吉了,什么都不管了。这些家长很少过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甚至当教师找到家长说明情况的时候,他们还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许多家长认为这个孩子也就只能这样了,对孩子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家校互联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请家长到学校参加家长会议,教师向家长反馈儿童的教育情况,对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寻求解决的方法;二是进行家访。通过家访与家长沟通,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家庭生活情况,对家长在教育和训练残疾儿童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也能进行详细解答,同时教师也可以以家访的方式,对残疾儿童进行辅导与训练,给家长提供直接的示范;三是与家长建立微信群,通过微信,教师可以随时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对一些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也能及时通报给家长。与此同时,家长也可以将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现的问题等情况告知学校和教师,从而达到家校互联,提高教育质量。融合教育的宗旨,不仅仅是让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更是要让他们接受融合教育,接受适合他们的教育,让他们真正地学到知识,接触社会,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缩小他们与正常学生的差距,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愿我们能用行动来传递爱,用爱来点燃随班就读学生的希望之火,用火来温暖这些特殊学生的心。
作者:金甫 单位:浙江永嘉县乌牛镇岭下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