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开放教育论文 > 新冠肺炎后防疫教育改革及配套建设加强

新冠肺炎后防疫教育改革及配套建设加强 

日期:2019-06-13 16:40:47人气:963

【摘要】病毒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具有不可抗力自然特征。要吸取新冠肺炎疫情教训,切实加强高校防疫教育和配套设施建设。为此,需要加强大学生青春健康教育;将防疫课程列为高校必修课程;配齐学校疫情联络员,形成严密防控体系;加强疫情物质储备,建立安全保障品储备制度。

【关键词】新冠肺炎;高校防疫;教育改革

一、引言

一把达摩克利斯剑始终高悬在人类头顶上―瘟疫。不知道它何时落下来,也不知它落向何地。14世纪40年代鼠疫在欧洲爆发,俗称“黑死病”造成了全世界约7500万人死亡。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世界死亡达4000多万人。在我国历史上,1910年东北大鼠疫,死亡近6万人。1988年上海甲肝病毒大爆发,影响35万人。从流行病史上看,无论国内国外,古往今来,瘟疫都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具有不可抗力自然特征,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建立疫情防控体制机制。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指出,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高校作为人群集聚区,防控疫情面临重大风险和挑战,要切实加强高校防疫教育改革和配套建设,从严加强高校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建设。

二、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来的防控体制机制的几点不足

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造成了重大影响,是典型的“黑天鹅”事件。我们在坚定战胜疫情信心的同时,也要看到全国各地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存在的共性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四方面:

(一)全社会防疫意识淡化。从细节看,在人多的地方戴口罩、回家勤洗手、隔段时间消消毒、使用公用餐具等并没有成为全民族的好习惯;从人格上看,与自然和谐共生,与野生动物友好相处并没有成为生存的基本法则,吃野生动物甚至成为炫耀的资本;从全民看,喜欢群聚、追逐热闹、缺乏风险防范仍然是主流意识。

(二)疫情上报信息渠道不畅。2019年12月30日,武汉中心医院医生在同学群中发布华南海鲜市场疫情信息。当地以“互联网发布不实信息”为由,对其予以教育训诫。该医生是去年12月最早预警这场危险病魔的医生之一。令人反思的是,他当时发出的警报没有受到重视,反而受到教育训诫。如果有关部门不急于下结论,与防控部门沟通,以此为契机,早日拉响全社会疫情警报,就可以避免这次重大损失。

(三)基层社区防控人员严重不足。据民政部统计,疫情发生以来近40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65万个城乡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平均6个社区工作者守护一个社区,每个社区工作者面对350名群众。一夜之间,社区工作成为整个防疫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承担上报情况、宣传、消毒、封闭管理,运送病人,上门排查等繁重任务。随着返程复工高峰的到来,社区防控的任务越来越重,社区工作者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四)疾病控制体系物质储备不足。据湖北省1月27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闻发布会统计,全省需确定112家定点医院医疗机构,开放床位近10万张。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需定点收治3000左右患者,方舱医院则需要收治1100名患者。2月9日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已经达到11000多人,其中3000多名医护人员是重症专业的医生和护士。2月8日,湖北省有关领导表示,关系到医护人员生命健康的防护装备,湖北省每天短缺1.1万套。对于14亿中国人来讲,口罩更是“洛阳纸贵”,一段时间“一罩”难求。

三、新冠肺炎后完善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控体制机制对策建议

高校防疫情体制机制与全国一样,存在共性问题,同时也有高校自身个性问题。高校作为人群大量集聚地方,必须从严建立疫情防控体制机制。从战胜SARS经验看,防控是第一要务。防控瘟疫需要全民参与,要打一场人民战争。只有人人参与、人人配合、人人行动起来,瘟疫才能早日被遏制住。为此,就吸取新冠肺炎教训,完善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控体制机制提出如下四点对策建议。

(一)以开展大学生青春健康教育活动为引领,强化学生疫情防控意识大学生是时代风气的引领者,在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但从当前大学生卫生健康素质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有,热衷于电脑游戏,喜欢运动的较少;室内卫生较差,经常点外卖;部分学生有养宠物习惯,甚至养流浪猫狗和不知名野生动物,容易导致传染病。当前高校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形势严峻,流产女性中25岁以下女性所占比例居高不下,严重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此,一是需要将防疫安全工作列入高校安全重大战略中,超前谋划,从防控体系建设、医疗物质储备、重点部位防控等诸多方面,精心筹划、扎实准备;二是强化各级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站位意识,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重要指示,以及中央关于控制疫情的最新精神,用新思想新理念推进高校疾控工作的现代化、法制化进程;三是持续开展学生卫生和保护野生动物工作。永久禁止高校学生养宠物;四是减少大规模教学活动,利用好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智能工具,做到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相结合;五是认真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活动。使大学生掌握青春健康的基本要求,帮助大学生选择科学健康生活方式,遏制流行病在大学校园传播,营造关注、支持高校学子青春健康和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国民素质营造良好中国青年公民国际形象提供有力健康保证。

(二)将防疫课程列为高校必修课程,在高校军训期间同时培训、同时考核现在大学生选修课程较多,但很少有公共卫生选修课程。即便有,学分也较低。学生参与度不高,往往是强制性听课。在听课中注意力也不够,满足于应付差事、走过场、混学分,不能入耳入脑。讲课老师也不能像专业课老师那样,系统讲授防疫知识,往往讲一些碎片化知识,如性病等。为此,首先,作为医学院要调整公共卫生专业,增加招生数量。一般高校要开设防疫课程,作为新生开学教育课。充分利用高校新生入学时机,组织卫生健康领域相关专家到高校授课,重点围绕新冠肺炎知识、常见性传播疾病和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流行与控制等内容,为大学新生上系统疫情防控主题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维护自身安全与健康的能力;其次,要配齐学校医院防疫力量。针对高校医疗条件薄弱,防疫情力量不足的现实情况,要切实加强学校校医疫情防控体系。与学校环境整治和学科评估相结合,选准配齐学校疫情上报联络员,负责疫情上报、环境清理和学校定期消毒等卫生工作;最后,高校要强化疫情宣传教育。将防疫课程列为高校必修课程,在高校军训期间同时培训、同时考核。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师生员工提高防范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三)以畅通信息上报渠道为重点,疫情防控体系要直达班级、宿舍目前各高校安排了许多学生联络员,如教学信息联系员等,但没有安排疫情联络员。学生出现如肺结核等疫情,只有到校医院才能被发现,此时已经出现一定的传播范围。如果是新冠肺炎等烈性传染,可能会出现大面积传播。安排负责任的学生担任疫情联络员,用学生监督学生,会早发现,早遏制。因此,一要设立高校各级组织疫情上报联络员制度,从宿舍、班级、二级院,直到学校层次,形成完整的疫情上报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让领导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反应快、措施实,强化领导校园疫情全面掌控力;二要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各高校要通过设立举报投诉信箱、“互联网+督查”等方式,让学校师生家长及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监督中来。充分重视学校医学专家专业预警信息。知识时代需要知识型专家。对专家的言论要有一定包容性,专业内探讨不能以谣言论;三要学校保卫部门纳入防疫联防联控小组内。此次经验表明,公安保卫部门进入疫情联防联控小组,能够有力遏制疫情蔓延;四要主动加强与当地城乡社区、乡镇街道等防护网络的密切配合,加强联防联控,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四)以加强疫情物质储备为保证,弥补疾病控制体系的短板目前各高校疫情物质储备普遍不足,校医院人员少、资金短缺、医疗物质储备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疫情的需要,甚至有些高校还挤占了高校疫情资金。在这次大规模新冠肺炎爆发中,各高校普遍加紧抢购了口罩、消毒物质、防护服、测温仪等,吸取这次新冠肺炎惨痛教训,要及时加强高校疫情储备体系建设。第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完善高校疫情储备体系建设。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配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对相关疫情防控人员进行培训;第二,建立隔离区域。就目前校医院防疫力量看,疫情防治能力是薄弱的,要与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加强联系,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防疫工作。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建立隔离区域,在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依法依规对有关学生采取隔离措施;第三,各二级单位做好消毒物品、防控用品的日常储备。疫情过后,仿发达国家家庭防灾害做法,建立学校安全灾害储备清单。包括N95口罩、84消毒液、医用酒精、医用手套、消防器材、地震用品等,持续维护更新,防患未然,筑起高校疫情防控安全严密防线,为促进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力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讲话[EB/OL].新华社,2020-02-14.

[2]江苏省卫健委办公室,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在高校入学教育中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活动的通知(苏卫办妇幼〔2019〕15号).

作者:刘吉双 张跃敏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