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浅谈小学深化教育改革实践

浅谈小学深化教育改革实践 

日期:2017-03-03 05:10:22人气:1516

兴城市南一小学始建于1842年,从清朝道光年间的柳城书院一路发展到如今底蕴丰厚、名师荟萃、人才辈出、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学校,整整走过了178年。2013年,学校从古城内迁至新址,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城乡三校合并,师资参差不齐,内驱力严重不足;新校位于城乡交接处,学生骤增,失去了中心区域学生家庭教育的优势。几十年的固有格局被打破,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和社会对南一不变的期待,我们通过重新审视学校自身的发展目标、明确教育使命,深刻领会各级文件精神,遵循“传承、务实、创新”的原则,将学校整体育人目标与课程体系的全面创新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展的和谐统一为核心任务,形成了“尚美教育”理念,确立了“艺润心灵,美育人生”的核心办学理念和“立体美育塑艺教特色,多元开放促全面发展”的办学策略,构建了“立体式、多元化”的教育体系。

一、构建“尚美”课程体系,引领课程改革

(一)明确办学理念“尚美教育”,就是以“美”为标准,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认识美、崇尚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最终实现“礼爱成习,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阳光少年”育人目标。学校以艺术教育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与各学科教育、学校管理相融合;通过“以美润德、以美怡心、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兴艺”的育人途径,构建“尚美课程”,打造“尚美校园、尚美教师、尚美课堂、尚美学生”。有路径,有督导,有测评,力求让每一个南一学子发展个性,展现自我,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享受“尚美”教育带来的幸福。

(二)制定课程规划办学理念要依托课程来实施,学校制定了《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尚美”课程建设规划》,将课程目标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渗透到“知识、文化、科学、艺术及健康”五个领域中。我们对每类核心素养都进行了具体界定,制定了具体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评价以及课时安排。

(三)构建课程体系学校秉承“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课改方向,遵循“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地方课程综合化实施、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三条路径,构建了“多元+特色”的“尚美课程”育人体系,引领课程改革。

二、推进“尚美课程”实施,提高教育质量

(一)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构建了“活力课堂”。何为活力课堂?即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饱满的精神;关注学生人格的形成,使学生学会学习;能够促进师生、生生多维思维的发展,展现师生生命的活力。实现“活力课堂”要做到以下“四优化”。1.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的主要途径是实施单元主题教学。单元主题教学,就是从单元整体出发,根据单元的教学目标和主题内容,实施课程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如:数学学科,我们从知识系统的视角、数学思想的视角、数学方法的视角、数学文化的视角四方面进行整合;语文学科,基于统编教材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根据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进行单元统整,通过精读课,让方法落地;通过“略读+群文”的整合,使方法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与此同时,落实不少于10%的学科实践活动、特色作业设置,这既优化了“活力课堂”教学内容,又实现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如:我们设置的“妙笔生花”语文拓展作业、古诗文“15分钟悦读”、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中学数学”等都是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和补充。2.优化学习方式我们构建了“活力课堂”教学框架,目的是变革学习方式,优化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深度思维。“活力课堂”教学框架具体为构建10个学科“活力课堂”学习模式,如语文学科的“问题导学式”教学模式、数学学科的“主动建构式”教学模式、体育学科的“合作体验式”教学模式、科学学科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等。构建模式不拘泥于模式,因此,模式的构建经历了“建模→用模→出模”的过程。现如今,我校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现有水平,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3.优化教学手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特别注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鼓励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优化教学手段。为此,学校分批次更新学校现有教学设备,定期对教师进行电子白板、CW软件、PPT制作等培训,使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教学设备(包括硬件及软件)的使用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4.优化学习评价学校采取“日评、周记、月结”的积分制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期末对优秀班级及优秀小组进行表彰。我校的评价体系是一个动态和开放的系统,它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的评价,还将学生的美德行为列入了考评之中。通过一整套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综合化实施地方课程综合化实施地方课程的主要策略有:一是有效利用葫芦岛、兴城两地的课程资源,建立地方课程资源库;二是开展名人、专家专题大讲堂;三是强化学习和培训,对课程资源进行筛选、优化、培植,同时与学校德育活动和校本课程相结合,如“走进张作霖别墅”、首山一日游等活动。地方课程完全按照地方教材授课,隔周开设,单周开设《魅力辽宁》《人与社会》,双周开设《人与自然》《人与自我》。

(三)特色化实施校本课程学校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原点,以“选择性、自主性、多元化”为原则,构建了“隐性+显性”“必修+选修”“多元+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1.环境课程环境课程是隐性校本课,学校的一点一滴、一草一木浸润着对学生美的教育。教学楼内“理念文化树”、校之印、校史馆、科技廊、德育廊、美育廊、读书厅、才艺展示厅,教学楼外开心农场体验园、静以廊、“乐知亭”等,处处渗透着美,陶冶学生的美感。2.文化课程文化课程是必修课,由学校编制校本教材。一年级使用《雅言美行》校本教材,意在让学生走进南一就接受美行教育。二年级使用《走进兴城》校本教材,该教材曾获得辽宁省校本教材编写一等奖,现由原来编制的12册修订成全一册,意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三年级至六年级使用《国学经典》校本教材。《15分钟悦读》校本教材供一至六年级学生在晨读、午读、暮读时间使用,意在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3.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包10%的学科实践拓展课程和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实践拓展课程从学科实际出发,突出趣味性、系列性,如数学的“活动中学数学”课程,就是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和补充。德育实践活动课程,以“养雅言,润美行”为重点,以主题活动为主线,通过校内、校外两条路径实施。校内德育实践活动包括“五大文化节”、各类竞赛、才艺展示等活动。“文化节”每年开展一次,每种节日开展系列活动。如“读书节”进行班集体诵读、亲子阅读、好书推荐、海报设计、美文欣赏等活动;艺术节既展示个体艺术成果,又展示班、校组队水平。校内德育实践活动以三种类型为主:“细节型”活动促美行养成、“主题型”活动促美德内化、“实践型”活动促美行自省。校外德育实践活动主要为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艺演出,如文化广场汇演、教师节、风筝节、新年联欢会、运动会大型团体操展演等。4.“尚美”社团课程“尚美”社团课程以选修课为主并与艺体“2+1”和班、校社团相结合,开设了五大类70多个班、校社团校本课程。如微信平台“艺海求臻”专项栏目、每周二中午红领巾社团播音、周三艺术社团美之声欣赏、周四才艺展示等,都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校本课程设长、短课,灵活实施。长课60分钟,英语、写字、晨读、午读、暮读等小课各15分钟,大课间30分钟。

三、规范课程管理,彰显育人品质

1.打造尚美团队我们将教师分四个梯队,“高密度”培训、“有梯度”培养,坚持“学习+反思”“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法。通过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联盟校,进行校内“名师引领”,校外“精准帮扶”。每年一次开放周展示,邀请联盟校、工作室成员参加活动,第一、第二梯队教师送教下乡,充分发挥我校的帮扶作用。塑造“两个层面”的榜样力量:教师层面,开展和美办公室和最美教师评比活动;学生层面,开展星级少年、优秀学生、优秀干部和优秀班级评比,为课程的实施注入活力。

2.做实校本研修通过“通识培训、专家引领、名师指导、同伴互助、个体反思、自主提高”等途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分线上、线下进行。线上网络研修。葫芦岛市“校本研修管理平台”的开通,使我校对教师的引领走向了现代化、数字化、便捷化、多元化、个性化的道路。我们打破固年级组别,建立了个性化的研修小组;打破常规活动类型,开展个性化主题活动;打破规定学时限制,增设个性化学习任务;打破原有培训方式,开展个性化教研。网络研修为教师交流、自我反思、专业引领提供了有效平台。我校教师先后两次到湖南、贵州做经验交流。线下校本研修。我们坚持“五个一”:每周一次学科、年组教研;每月一次“名师讲堂”;每学期一次“沙龙式”专题研讨;每学年一次“学校开放周”“送教下乡”“精准帮扶”“校际联盟”活动;每学期一次竞技展示(如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年组教研以专题研讨为主。专题研讨,以“典型引路式”方法进行。

3.建立评价机制我们建立了“14314”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形成了立体式动态管理机制,为课程实施提供管理保障。对教师评价:建立责任追究制和激励机制,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评先、选优,职晋、级重要依据。对学生评价,着重从三方面进行:一是激励性评价,每年评选出各类才艺星,并将星级学生照片悬挂学校笑脸墙上,激发学生向上向善;二是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档案装有学生六年成长资料,记载他们的成长过程,如学期目标、手工作品、阅读积累、美育达标成绩、贺卡及各类活动和竞赛照片、证书、奖牌等;三是通过升国旗、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报、校刊、学校网站、公众平台等途径,进行学生优秀作品、艺术场景展。对班校社团的评价,采用平时与期末相结合的方法。周查月结,期末考核验收,按等予以表彰。我校的“尚美教育”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为一体,在此基础上,我们努力把关注重心转移到教育品质上来,已经开始面向2035教育现代化的美好愿景启航。

作者:杨士平 单位:兴城市南一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