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语文教学论文 > 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日期:2018-01-17 07:42:11人气:1154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学已经不单纯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而是倾向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课程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弥补纯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不足,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渗透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学校作为这一重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聘请心理健康教师是很有必要的。但每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毕竟有限,何况大部分学校根本没有开设此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难道要成为一纸空谈了吗?不会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承担起这一责任。《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总体目标与内容的第一条就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我平时也注重在语文教学以及与语文有关的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挖掘文本,把阅读教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本里有很多文质兼美、道理深刻的好文章。这就为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媒介。例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我们认识了“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鲁迅。在文中,作者周晔作为鲁迅的侄女,并没有举出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用一些平凡不过的小事来写记忆中的鲁迅。虽与学生对鲁迅的了解有所差异,但作为一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却有他侠骨柔情的一面,他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品质,不正好给我们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吗?又如《信任》一文,围绕着告示板上的信息作为本文的线索,最终告诉我们“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让学生明白人与人相互信任也是一种美德。诸如此类的素材很多,学生接受了良好的思想教育,其实就是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一个建全人格的学生,作为教师,引导他懂得如何去帮助别人、如何去面对困难等等,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空洞的说教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活生生的例子却能让学生的身心受到洗礼。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文本内涵,这些充满人文气息的文本定能助我们一臂之力,让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事半功倍,达到良好效果。

二、鼓励表达,让习作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助推器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鼓励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学生发自内心的表达应该是一种大胆展现自我,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教师应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在以“春天”为主题进行习作时,我就征求家长配合,利用周末带着孩子到公园等场所观察春天。大部分学生都是从较大范围上写春天,但有一学生却着重写一棵小树的变化,以小见大写出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这样的习作内容更为新颖,我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我从不吝惜对学生的鼓励,这样的鼓励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他们良好的心理环境的塑造也是大有裨益的。另外,教师应把习作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抓住学生喜欢批改的这一心理特点,不仅让他们喜欢上作文,而且培养了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学会欣赏别人的各种品质。学生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就是对自我认识的折射,对世界认识的反映。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表达,适当引导,及时表扬,让学生在习作中以及与同学的互相评价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三、创造机会,使展示自我变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催化剂

学生总有喜欢展示自己各个方面的心理特点。即使是后进生,他们也渴望被认可。于是,我总会创造各种小活动,让他们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我在班级的墙面上进行一番布置,仔细考虑后,墙面有了自己的新名字:誉彩亭、琢玉台、育英楼、集贤阁。这下子,孩子们的作品就争先恐后地上了光荣榜。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展示的机会,我以各种节日为契机、以课本的内容为素材,让孩子们出手抄报。等等的这些活动,大大加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助长了他们良好的竞争意识。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心理健康教育也在悄悄进行中。

四、改变模式,让客观评价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强后盾

积分活动也是我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项措施。我力图摒弃单一的评价模式,比如,以期末考的成绩来给学生做一学期的总评,总不是那么客观。积分活动正好弥补了这“一刀切”的不足。我把孩子们平时的单元测试、作业、参加各项竞赛等等所得到的等级、分数进行量化。比如,作业每得一次“优”,加0.1分。这样,一学期下来,有的孩子虽然期末有点失误,但加上平时刻苦努力的分数,最终也能有个不错的结果。积分活动很受学生欢迎。因为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还培养了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不是几天的鏖战换来的期末考成绩。这样,无形中也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当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取得成效,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也绝非想出一些所谓的方法就能搞定。只要我们善于动脑,集思广益,多给学生一些展示的空间,多给学生一些积极的鼓励,多给学生一些正确的引导,那么学生原始的心理激情会被点燃,对自我的认识会更加全面,对世界的认识会更加客观。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要太刻意,只要语文教学实施时,它就已经在进行中!

作者:郑小玲 福建省泉州市晋光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