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教材管理工作思考
摘要:随着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和社会性进一步增强,加快了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发展的步伐。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新形势下主动适应教育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研究,改进教材管理模式,积极推进现代化管理,系统联动,共同促进教材管理工作有序发展。
关键词:教材管理;教材质量;教材改革
随着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教育布局、专业结构、专业层次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和社会性进一步增强,这无疑加快了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发展的步伐。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要跟上发展的步伐,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推进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使成人教育从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教育,逐步向为学习者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改变。教材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教学过程的正常运行和教学质量的优劣,教学改革的发展变化决定了教材管理改革的发展方向,教材管理工作只有进行大变革才能适应成人教育发展,跟上终身教育建设的步伐。教材管理工作主要包含教材建设、教材研究以及教材的日常管理。由于种种原因成人高校对教材建设、教材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更倾向于教材的日常管理工作。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只注重日常管理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变革,还应加强成人教育教材的建设和研究。
一、以学生为本,完善编写程序,加强教材建设管理,保证教材质量
教材作为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基础,是课程教学质量的源头,教材的优劣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成人教育教材体现成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承载着实现成人教育培养目标、提升学习者个人素质的重任。
(一)树立精品意识,才能编写出精品教材,加大精品教材建设力度,才能使精品教材成为教材常态,才能保证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首先,态度决定一切,编写人员态度是否严谨,学识是否渊博,品质是否高尚,决定了编写的教材是否具有精良性、引导性和科学性。其次,编写人员对课程当前发展状态,目前课程国际学术前沿信息,课程改革现状有较为清醒的认识,编写的教材内容才能紧扣学科基础和学科前沿。
(二)结合课程改革,编写符合人才培养计划、体现能力和素质等培养要求的教材。只有了解成人学生的特点,掌握成人学生的需求,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能保证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只有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教材质量,才能逐步建立具有成人高校特色的富有时代性的实用教材。
二、以教材质量为标,健全教材选用制度,保证教材适用性
教材是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教材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反映了教育的成效。因此,教材应适应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符合当前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创新要求。要重视教材质量,规范教材选用评价制度。
(一)严格选课程序。成人高校教材的选用一般采取分级审批,由课程负责老师提出申请,教研室主任确认后提请学院分管院长批准报教材管理部门。但成人高校大部分情况下往往缺乏或者是没有严格执行选用教材的程序,选用教材缺少相应的规范及奖惩措施,造成部分教师对学生需求了解不到位,对学生后期学习及考核等综合情况的考虑不到位,抑或对教材前沿信息了解不够详尽等,课程教师往往只通过教材的名字进行取舍,造成盲目选用教材。当然,也存在选用的个别教材虽然质量不错,但理论性强,不实用,所以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偏差,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尤其是理工科的专业知识更新快,时效性强,单纯沿用原来的教材势必跟不上当前发展状态。发挥教材审定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作用,规范选课审批程序尤为重要。
(二)加强沟通协作。教学改革的发展决定了教材工作的方向,而教材质量关系着教学过程的落实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教育改革对专业、课程的调整和整合,教材工作面临挑战,教务处制定教学计划,在教材的选用上有一定的指导性和权威性,与教务处联合进行教材的建设和管理,教材管理和教务管理步调一致是科学管理的保证。教材部门加强与各学院沟通,及时发布了解到的课程教材信息,协助教材审定委员会和学院选用教材。建立教材质量跟踪信息反馈制度,不定期核查教材选用效果和使用情况。
(三)加强调查研究。与图书馆及学院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从教材的编写、选用直到学生的使用情况开展研究和探索,建立教材质量跟踪反馈制度,逐步完善教材选用制度。
三、以育人为本,转变教材工作方法,提高教材管理水平
(一)建立教材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教材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使教材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针对性强的管理制度能更好地监督和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教材管理工作不是简单的征订、发放,不是简单的“二传手”,而是具有计划性、时间性和科学性的工作。教材准确无误地课前发放至到学生手中,首先需要计划性。需要教材部门提前与学院及时沟通、了解教材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征订计划。其次是时间性。早在开课前就需要提出教材预定计划,但鉴于招生时间的推迟,专业课程以及版本的变更,预定计划要推迟,但征订时间紧迫,还需要准确无误,不造成教材的积压,这对征订的时间要求非常严格。否则将造成教材不能及时到位,影响到教学的正常开展。再次是科学性。计划的下达必须考虑到整个环节的方方面面,既要考虑学生用书的问题,还要考虑教师选用教材的事情,同时还要及时与出版社沟通协调。尤其是随着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推行,教材管理必须深化改革,转变成动静结合的科学管理模式。
(二)加快教材管理信息化进程。目前大部分高校都能实现教材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方便了管理人员管理,提高了征订、入库、分发等环节的效率,一定程度上减免出错率。但由于资金投入及领导重视程度的原因自动化平台建设仍需进一步提高,为适应工作需要,教材的信息化步伐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部分成人高校教材与图书馆是一个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独特的资源优势,使图书馆成为教材根据地。开设教材书库,将各专业各科类历年来所选用的教材陈列出来。一是为课程教师提供详尽的专业课程资料,了解其课程教材的发展轨迹,更好地规划学科课程的设置和发展;二是为积压的库存或者是旧教材提供循环利用的机会和途径。三是为教材建设提供后台信息保障,为编写人员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四)做好与出版社的沟通,密切与各教学单位的联系,各级部门规范征订,规范管理,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尽可能避免漏洞,减少后续由于沟通问题造成的、没必要的增补或退订情况,从而实现高效管理。
四、以服务为本,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教材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为适应终身教育体系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成人教育办学层次和形式的增多,倾向于职业化发展趋势,造成了教材要呈现多样化发展。教材管理工作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工作人员既要懂教学规律,懂教材的供求规律,懂管理规律,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还需要对学科教材发展变化有一定的了解,所以管理人员尽可能脱开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多渠道提升个人业务水平。
(一)树立服务思想,切实转变服务观念,科学管理替代经验管理。树立为教学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服务意识,从加大服务的深度入手,掌握出版信息,在课程教师选用教材时,及时了解教师和学生教材使用情况,为实用性教材的征订提供参考意见。
(二)随着教育的发展,专业课程内容的调整变化使教材容易“过时”,除公共基础课程教材更新稍慢外,其他教材更新换代周期缩短,需要在教材的征订上“眼明心亮”,管理人员既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又要有创新意识。适时选用最新教材信息跟上课程发展步伐,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积极参加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发展变化。为更好地服务于学生,适当的进行教材方面的研究,能掌握课程的特点和性质,掌握专业和课程的培养目标,了解和掌握学生个性化和终身化学习需求。具备运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才能不断总结经验,在工作中有所创新,跟上教材改革步伐。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才需求不断变化,老年教育、社区教育等新兴产业相关联的新兴专业不断涌现,教育对象的转变带来了教育方方面面的改革,尤其是随着个人学习帐号及学分银行制度的建立,使教材管理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教材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在新形势下主动适应教育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研究,改进教材管理模式,积极推进现代化管理,系统联动,才能共同促进教材管理工作有序发展,才能使成人教育教材工作在学习型社会中不落伍.
参考文献:
[1]陈建美,蒋华.隋朝图书建设与管理对我国成人教育教材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3,(08).
[2]谭晓辉.高校图书馆与教务处联合教材管理模式探讨[J].教育观察,2014,(01).
[3]郑瑶.利用高校图书馆进行教材循环使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09).
[4]王昌明.高校教材管理模式特点的思考与实践[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03).
[5]杨辉华,聂慧.新形势下的高校教材管理模式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07,(05).
作者:张小平 单位: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