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高中生成人教育模式分析

高中生成人教育模式分析 

日期:2016-07-15 04:18:48人气:1408

2012年以来,我校秉承“成人比成绩更重要,成人才是成功”的理念,依据鸡西市教育局推进中小学养成教育,进一步完善“养成•体验•实践”的育人要求,在把握高中生成人教育培养这一目标的基础上,勾画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以“三常规”“五结合”为核心的成人教育新构想。推行这样一种育人实践模式,其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现代育人过程中积极、开拓、自立、创新的作用,整体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找到成人成才的基本途径。

一、高中生成人教育模式的内容与实践做法

1.成人教育创设的实践思路

(1)总体思路:立足“三常规”,完善养成教育;谋求“五结合”,提升学生成长意识。(2)“三常规”实践思路:日常规谋求一日发展,成就8种习惯;周常规强化5个尊重,修炼5种品行;月常规立足实践探究,提升综合素质。(3)“五结合”实践思路:校本教材理论导航―系列活动主题指导―人生设计规划养成―步入社会实践―责任参与意识完善。

2.“三常规”的内容与做法

(1)日常规谋求一日发展,成就8种习惯。包括:①参与一次家务劳动;②撰写一条人生寄语;③总结一天成长经历;④展示一回军人的威武;⑤装饰一个最佳形象;⑥维护一份课间宁静;⑦化解一起矛盾纠纷;⑧解读一种文明现象。(2)周常规强化5个尊重,修炼5种品行。包括:①尊重国旗,严肃自己的升旗意识;②尊重成长,品味青春在成长中的意义;③尊重健康,提升健体有益完善生命的理念;④尊重成果,树立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理念;⑤尊重制度,强化约束对生活群体利益的维护。(3)月常规立足实践探究,提升综合素质。包括:目标领航、分段构建、主题推进、素质提升。在“三常规”的实施管理上,我们始终注重:(1)关注3个融合:常规落实与学校制度管理的融合、常规实践与学生自主体验的融合、常规设计与成人亮点特色创设的融合。(3)树立3个意识:目标化意识、自主化意识、特色化意识。(4)强化3个到位:监督检查责任到位、师生互动和谐到位、常规管理措施到位。(5)形成3个共识:目标上,常规管理重常抓新、形成特色;过程上,常规管理抓活抓细、注重养成;效果上,常规管理抓点抓面,发展个性。同时,我们在立足追求“用创新的制度,完善措施的运作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高中生成人成长规划实践手册”的操作规程,强调“多元关注”和“发展性评价”,进一步完善了以“鼓励进步、鼓励创优”为宗旨的学校“十佳之星”“示范生”评选方案,并制订出了较为科学的《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中学生成人综合素质评价量化评比方案》等。此外,为了使3项“常规”在学生的成人成长过程中成为一种自觉的内化行为,我校还配合成人教育的理念,确定每日、每周培养的主题,并坚持一日3次的检查反馈,每周一次汇总,每月一次反馈点评等管理制度,无论是评价机制的设计,还是评价标准的制订,我校始终以学生“健康成人,快乐成长”为基础,满足学生能力、素质、品格综合提升的成人成长需求。

3.“五结合”的内容与做法

(1)成人教育与校本教材相结合。内容:①学生生命成长指导册―――“生命成长教育手册”;②学生活动记录册―――“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③学生行为习惯文学创想册―――“成长花絮”;④学生行为习惯生活叙事册―――“青春碎语”。方法解读:在高中生成人养成教育与校本教材结合的实践探索上,我们实行的是“一线双轨式”的推进原则。①一线:以培养、完善高中学生成人成长意识为主线,通过“生命成长教育手册”这一校本教材的理论指导,提升学生成人成长的意识。②双轨:借助“生命成长教育手册”这一理论模本,我们设计出以“五结合”为核心的“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和以“三常规”为宗旨的“成长花絮”“青春碎语”等3本学生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实行“双腿走路”“双规并行”的实践探索策略。(2)成人教育与主题系列相结合。内容:①主题系列教育:3月份,文明礼仪月;4月份,祭奠英烈月;5月份,革命传统月;6月份,理想感恩月;9月份,尊师重教月;10月份,热爱祖国月;11月份,诚实守信月;12月份,生命成长月。②节日系列教育:3月份,学习雷锋纪念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国际尊严尊敬日;4月份,世界卫生日、清明节、世界地球日;5月份,国际劳动节、中国青年节、国际家庭日;6月份,国际禁毒日;7月份,中共建党节;9月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教师节、中国国耻日;10月份,国庆节、世界粮食日;11月份,消防宣传日、感恩节等。方法解读:在高中生成人养成教育与主题系列结合的实践探索上,我们实行的是“立足节日主题,完善系列教育”的谋划思路。即:以节日为主线,依据节日的内容设计,结合校、班实际,设计出符合学生学情,适宜学生年龄特点的富于针对性、目的性、可接受性的系列主题活动方案。如4月份,我们依据该月“世界卫生日”“世界地球日”“清明节”等节日的特点,先后策划了“让尘屑无处躲藏”卫生活动周;“珍惜我们自己的家”关爱地球资源活动调研周;“我与先烈比一比”珍爱生活幸福反思周等活动。(3)成人教育与人生规划相结合。内容:中学阶段“人生规划”教育特指高中时期针对中学生的“人生规划”教育,它主要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等。学业规划是实现职业规划的基础,职业规划是学业规划的具体方向,初中、高一学生主要撰写自我的学业规划;高二、高三学生年可在原有学业规划的基础上,预设增补完成自我的职业规划。具体内容:高中生自我人生学期月规划表、高中生自我人生三年规划表、高中生生涯规划自我剖析表。方法解读:在高中生成人养成教育与人生规划结合的实践探索上,我们实行的是“分段施教,梯级培养”的成长模式。即依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和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确立年级段德育目标分别为:高一学年―――成人习惯;高二学年―――成人规划;高三学年―――成人责任。三个德育目标的实践与推进,完全立足于高一起始时学生制订的“高中生自我人生三年规划表”。(4)成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内容:①强化推进学年、班级、社区、乡邻的长期服务机制,建立双休日、节假日助人、帮困的班级志愿服务小组,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参加志愿服务的公益性活动时数每月不少于4小时,每学期不少于16小时。②设立班级“成人节”或“成人宣誓日”,制作成人纪念卡,编写富于个性的班级誓词、成长纪念册、成人歌曲等,丰富成人宣誓仪式的内容。③继续强化、丰富、完善军训、升旗、班级自治周等提升学生自我成长意识的实践活动。上交材料:①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②参加学校、家庭、社区劳动记录。③家务劳动记录案例。④学生社团活动记录案例。⑤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案例。⑥社会实践活动记录案例。⑦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案例。方法解读:在高中生成人养成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的实践探索上,我们实行的是实践体验与理论感悟相结合的方式。即首先,要求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家务体验等活动时,从生活的层面感性体悟成长的表层意义。其次,要求学生通过家务劳动记录、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社会实践活动记录等案例的撰写,从社会发展的层面理性挖掘人生成长的本质内涵,从而在成人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目标定位、人生规划、职业定向的把握更确切、更适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5)成人教育与班级意识相结合。内容:①自主参与项目:班级小档案的六点创设:班名设计与解读;班风、班训;班歌(歌词设计、曲调可借用流行歌曲);班级形象设计(含学生的仪表、班级卫生要求及班级室内环境布置);班徽设计与解读;班旗设计与解读。②合作参与项目。学校活动的参与,如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如军训、运动会、艺术节等;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班级内部建设,如黑板报、墙报的设计布置;教室的净化、绿化、美化等。方法解读:在高中生成人养成教育与班级意识结合的实践探索上,我们遵循的是自主参与与相互协作的共同提高、共同推进原则。在自主参与项目中我们强调个性张扬,特色展示,创新追求素养的形成;在合作参与项目中,我们强调的是大局观念、协作意识、责任品性的培养。我们这样做,就是让学生享受在设计和布置过程中所融注的教育收获,在活动中体会参与过程的主人翁意识以及责任意识。

二、高中生成人教育模式创设的特色亮点

从实践研究背景上看,我们除了关注社会和教育发展趋势对学生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大背景外,也要重视当今新教育环境在高中生成人教育方面行将遇到的新问题这一特定的背景。从实践研究的具体范围上看,我们研究的重点限制于高中这一特定范围内,也就是说,是指在对高中学生在成人成长过程中的现状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他们的薄弱环节进行培养、提高和拓展,主要包括在成人过程中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等方面内容。从实践研究的内容上看,我们的研究不仅关注高中生成人过程中的自我教育,还涉及高中生成人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从实践研究的重点上看,我们的研究试图借助理性的科学管理和非理性的人文管理相融合的现代管理理论,克服现代管理中过分强调理性教育的弊端,寻找促进高中生自我成长提高的操作策略,探索提高高中生成人、成长的途径。从实践研究的切入来看,我们的研究旨在从激活高中生自我成人发展意识的内在机制切入,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并辅之以“三常规”“五结合”这一主线,进一步提高高中生成人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能力。

三、高中生成人教育模式的收获与成果

1.学生层面的收获

随着成人成长经营模式研究内容逐步的深化,学生的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学生的精神面貌可谓焕然一新。学生校内外的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2013年、2014年,我校先后共有32名学生荣获省级以上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有83名学生荣获鸡西市示范生称号,有348名学生荣获校级示范生称号。4年来,我们学校不仅涌现出了面对万元现金、百万元支票不为所动的拾金不昧的典范姜梦姝,挑灯攻读、自强不息标兵朱雪莹,勇追逃逸司机的孟悄然,全国最美中学生、热心公益女孩郭睿霖等一批震动龙江的优秀学子,同时,也涌现出了冯林、郝世宇、宋舶赫、于长炜、李国良“五学子灭火救母女”的群体楷模和捐资34万挽救一中学子郑选彬的爱心付出的精英群体。

2.教师层面的收获

推动了班主任“育人”管理的教科研工作,特别是校本教研工作的发展。通过近3年的成人教育模式的创建研究,我校形成了严格的研讨制度,在此研究氛围的推动下,学校借鉴经验、剖析问题、总结成果,先后编辑完成了“崇德教育手册”“生命成长教育手册”两种本理论指导教程和“班级文化建设记录册”“学生成人成长实践手册”“学生成人成长行为规范教育手册”3种实践活动反思总结教程。2014年,张宇老师获得了鸡西市劳动模范称号,赵鸿雁老师荣获黑龙江省”十佳“阳光美德教师称号,李建老师获省优秀教师称号;张春雷、宫世振老师在“高中生成人教育培养模式创设的课题实践研究”中荣获2015年国家级“十二五”科研先进工作者称号,接力、宫世振、吴振凯老师在“高中生成人教育培养模式创设的课题实践研究”中获得了2015年国家级“十二•五”科研拔尖人才荣誉称号,刘岩老师获全国教育工作者称号,潘庶老师获鸡西市劳动模范称号。这些成果的取得与我校成人教育模式的逐步完善是分不开的。3.学校层面的收获2013年至2015年,学校先后两次获“十二五”成人教育模式研究阶段成果一等奖,被评为全国教育创新优秀单位、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两次荣获鸡西市先进集体,市好习惯示范校、市德育特色创建学校等称号。成人教育特色创建的研究性文章陆续发表在《中小学教育》《教育文摘》等国家、省、市级刊物上,以一中成人教育实践研究为内容的《高中生成人教育模式探究》一书已于2015年9月由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其经验成果在2014年、2015年的《黑龙江教育•中学》上详尽报道,该课题成果多次受到国家、省、市专家、学者、同行的好评,中国期刊网、豆丁网、百度学术、中国论文网、百度文库、毕业论文网等网站对该课题的成果性文章也相继做了推介性转载。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国家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茂在《高中生成人教育模式探究》的序言中说:“鸡西市第一中学成人教育以先进的理念、鲜活的形式,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从细微处入手,强调各个学年段学生在日常习惯、文明行为、自我体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教育,不仅活化了德育教育资源,还把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到了实处。”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牧童在“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推进会暨鸡西市第一中学现场经验观摩交流会”上,对学校成人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鸡西市第一中学的成人教育的德育模式成体系,有创新;德育理念有根据,立得住;整体推进全覆盖,无盲点;德育典型多样化,可复制,凸显了学校成人教育德育创新上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基于鸡西市第一中学在“高中生成人教育培养模式创设的课题实现研究”中所做出的富有创新和实效的显著工作,教育部教师发展基金会先后授予鸡西市第一中学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全国重点实验基地,教育部教师发展基金会校本建设项目全国重点试验单位等荣誉称号。2016年金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一大亮点的成人教育,在“三常规”“五结合”的实践体验基础上,又孕育出“五落实”“五走进”的花蕾。2016年,我校又因在成人教育培养模式特色深化与推进中的突出贡献,再次获得“国家级科研先进集体”“高中生成人教育模式创设与实践科研成果一等奖”等荣誉。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本着对学生一生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对社会一贯负责的态度,以成人教育为学校的立德之本,将以“三常规”“五结合”“五落实”“五走进”为核心的成人教育工作理念.

作者:接力 单位:鸡西市第一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