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馆教育创新及发展研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新生入馆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开展新生入馆教育的意义,提出了新生入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路径,以期为图书馆开展新生入馆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生;教育培训模式;入馆教育
每年一次的入馆教育是学校图书馆针对新生开展的读者培训,入馆教育不仅是学生了解图书馆基本情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图书馆做好读者工作的重要起点。新生入馆教育不但有益于读者,而且有利于图书馆管理,是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1当前新生入馆教育存在的问题
1.1模式相对单一,与读者的交流互动有待加强
笔者对新生入馆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调查显示,目前很多学校的入馆教育模式单一,大多是给新生发放《读者指南》并带领新生到图书馆进行参观。虽然一些图书馆开设了专门的新生专题讲座,但大多数讲座的内容比较枯燥。从新生的角度来看,这种模式非常被动,缺乏与图书馆的互动交流,因此,入馆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次讲座传递给新生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许多新生对图书的检索方式、分类标准仍然不够熟悉,还是采用传统的浏览书架的方式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这种方式不仅浪费时间,还给图书馆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困扰。由此可见,单一且被动的入馆模式不能很好地调动新生的积极性。
1.2重视不够,积极性有待提升
新生入馆工作往往由图书馆负责,如果没有其他部门的相互配合,入馆教育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的新生入馆教育工作并没有引起学校其他部门的重视,因此在人员调配、组织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新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会给图书馆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图书馆员工作量的增加。在开展新生入馆教育时,馆员需要一遍遍地讲解相关知识,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工作人员会感到身心疲惫。虽然有的图书馆采用引入志愿者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但由于大多数志愿者缺乏专业知识以及对入馆教育的认识,所以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1.3后续服务工作缺乏
高校图书馆的入馆教育工作一般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一般情况下,培训之后就不会进行后续服务,因此,很多新生在接受培训之后仍然不会检索和借阅图书。由此可见,图书馆应该为学生提供持续的入馆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前期的培训,还要注重后续的跟踪服务,这样才能达到入馆教育的最终目的。
1.4新技术的应用有待加强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是通过传统方式开展入馆教育的,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在互联网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开展入馆教育,如:制作宣传片、为入学新生定向推送图书馆相关介绍。图书馆只有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满足新时代读者的阅读需求。
2开展新生入馆教育的意义
2.1有利于加强图书馆和新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通过入馆教育可以加强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互动交流。在信息资源利用方面,图书馆可以更精准地推送各类信息,实现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知识传递,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生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入馆知识的学习,通过集体讨论、交流可以更好地掌握图书检索技能。此外,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新生入馆教育,这样学生就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2.2提升资源利用率
在入学前,大多数新生对图书馆的认识不足,他们认为图书馆只是一个借还图书的地方。事实上,无论是在馆藏资源还是在服务方面,图书馆都超出了学生的认知。因此,在新生入馆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借还书的流程,还要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其他功能,从而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2.3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必备技能。对于学生来说,图书馆是他们进行学习的第二课堂,能否利用海量的信息取决于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因此,图书馆应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4规范学生的借阅行为
随着图书馆理念的不断升级,当前开架借阅、大流通的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院校的图书馆。这种服务模式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自由,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开架借阅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很多学生在浏览图书后并不会自觉将其归架,而是将图书就近摆放,甚至还有的学生会在图书上做各种标记。通过新生入馆教育,可以规范学生的借阅行为,尽可能地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促进图书馆的持续健康发展。
3新生入馆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路径
新生入馆教育可以通过集中培训、自主学习、测试等多种形式进行。
3.1以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入馆教育
新生入馆教育可以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如:让新生集中参加讲座或者参观图书馆。集中培训虽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但也有其优势,即能够加强新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了解借阅、检索等相关知识。在集中培训时,图书馆可以利用多媒体使培训更加生动、形象。同时,通过集中培训的交往和互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新生的学习兴趣。
3.2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入馆教育
除集中培训外,新生也可以利用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馆藏分布、借阅流程、资源类型等。图书馆应提供在线课程供学生选择,使新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学习资源。图书馆提供的课程应该尽可能地多样化、个性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3.3设置专门的咨询服务部门
为了消除新生对图书馆的陌生感,图书馆应设置专门的咨询服务部门,这也是对新生进行引导的一种重要方式。如:设立咨询服务台,让学生通过咨询台解决他们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图书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消除学生自身的胆怯心理,拉进图书馆与新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提升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效率。此外,图书馆也可以提供线上平台及时回复新生的问题。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可以为新生提供更优质的咨询服务。
3.4开展知识测试
知识测试是对新生是否掌握图书馆使用方法的一种检测手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为了使新生能够快速、深入地了解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及相关使用规则与使用方法,充分利用图书馆所提供的各项功能学习知识、扩展视野、历练能力、增长才干,图书馆为新生特别编制了集学习与游戏为一体的闯关式入馆教育系统,新生输入账号和密码就可以进入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新生了解图书馆的有关规章制度、馆藏资源以及借阅流程等,为他们使用图书馆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语
目前,对大学新生进行入馆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常规性工作。通过入馆教育,新生可以全面地了解图书馆,熟悉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资源和设施,因此,各高校图书馆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新生入馆教育方案,才能提高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从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佐志,孙玲玲.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3):29-32.
[2]杨佐志,孙玲玲.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模式的现状与问题[J].科技资讯,2015(34):224-226.
[3]罗佳佳.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刍议[J].山西科技,2016(4):83-85.
[4]杨木容.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模式探讨[J].情报探索,2015(8):67-70.
[5]陈晓红,何雪梅,高凡.高校图书馆元素养教育体系模型构建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18):56-62.
[6]吕瑾瑜.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模式探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1):145-148.
[7]张伟,胡玉洁.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8:62.
[8]2019年新生图书馆知识学习与测试通知[EB/OL].[2019-08-31].
作者:李佳玉 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图书馆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