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入学教育体系构建
[摘要]从我国教育体制的构成来看,大学教育与高中素质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此,大学入学教育体系的构建对高校新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入学教育不单单是为了提升新生的学习环境适应能力,更在于帮助其提升自身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针对当前我国国内很多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不尽如人意的现象,立足于我国大学入学教育的背景,项目组深入分析了我国大学新生的群体特点,阐述了高校构建大学入学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并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实施路径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对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思维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新一代的90后高校大学生冲击力更大。不同于70、80后学生,90后大学生受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其思想独立化,行为个性化,心理脆弱化,同时功利性意识比较强,且对网络、手机等新兴工具依赖性极强,遇事缺乏理性思考,社会适应性较低,因而高校毕业生的社会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相对都比较低。为此,我国各大高校必须重视大学入学教育体系的构建,转变以往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改革创新新生入学教育指导思想,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帮助大学新生尽快完成从高中生向大学生角色的及时转换,让其更好的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更好的推动大学新生进行自我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
一、大学入学教育对象的特点分析
(一)信仰不足
一是道德教育缺失。许多高校或多或少存在学术腐败、集体抄袭舞弊、高校内部和外部的暴力侵害、自杀伤害、偷盗抢劫、群体械斗、性骚扰、卖身求学、夜不归宿、在校大学生怀孕以及代考代写等事件,在高校内形成了一股不正之风。二是思想与行为的失衡。年龄和阅历上的不完全成熟,使得大学生具有独立自主、自尊自强、思维活跃、渴望交往和固执己见、片面极端,情绪激动时容易失去理智、不能自我调控的矛盾心理状态,当问题分析发生偏颇而又得不到合理疏导和宣泄时,他们常常会带来思想和行为的失衡,做出极端行为。三是心理问题的存在和法制意识差。现在的高校学生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熏陶,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亟待专业人士进行有效的疏解与引导。
(二)团队精神匮乏
目前,大多数的高校新生都是独生子女,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大多比较自我,不但分享意识不足,而且还缺乏团队精神,习惯了索取,而忽视了自身在团队或者组织中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再加上入学新生大多处于青春叛逆的后期和成年人承担就业压力的早期相交集的关键时期,自身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不足常常导致各种矛盾频频发生。
(三)抗压能力差
与80后相比,当前90后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都比较低。高校中贫困大学生比例占比较大份额,经济上的困难使得其在校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自卑感,人际关系敏感度偏高,且对社会的各种不公、腐败、贫富差距现象极其痛恨,种种不良情绪在特定环境的刺激下容易产生极端行为,引发高校突发事件。学生步入社会以后,工作上的不顺心,社会满意度的偏低以及经济上的压力等,往往会让学生感到身心俱疲,在学校内受到的教育不足,极易导致其自甘堕落或者误入歧途,对个人、对家庭以及对社会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压力。
二、我国大学入学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据统计,我国高校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到6000多人,每天都有学生死于非命,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恐慌,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有效的大学生入学教育可以引导新生调整好自身的心理状态,遇事保持清醒,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做到不骄不躁、不卑不亢、谦以待人、和为贵以及积极向上的“三观”,降低高校突发事件和不良社会事件的发生率,满足社会稳定发展的需求。
(二)推动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目前,受互联网的强大冲击,95后的学生的思想比较偏激、心理素质差,一旦教育不过关,往往容易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困难,也会给人们身心带来震撼。例如2008年黑龙江大庆市某高校宿舍楼发生火灾事故,之后旅游专业所有学生集体罢课,甚至到政府门口游行示威等,让社会上的人们对高校的教学行为、教学质量以及管理能力产生了质疑,对学生个人、高校以及社会都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为此,我国政府、各大高校以及学生本人都必须重视入学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其中。
(三)满足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
目前很多家长在教育认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只对人们眼睛所看得见的用电、用火、过马路、校园安全等进行教育,而忽视了微观世界里可能对孩子产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必要的教育。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大学是其走出应试教育,走向成人的一个关键时期,这阶段的学习、接触与引导都会对其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高校开展及时、科学、合理的入学教育不但有助于提升其环境适应能力,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帮助其更好的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三、我国大学入学教育体系构建的策略探讨
(一)建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
大学入学教育对新生个人的未来发展、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教书育人的神圣殿堂,各大高校必须建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对学生身心健康进行针对性教育。一方面是要成立专门的新生入学教育组织。目前,应将大学入学教育视作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主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促进新生入学教育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是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对学生思想、行为有异常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疏导,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认真解决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调处和化解矛盾,引导其不良情绪的正确表达,预防和避免网络安全事件、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启动长效性的新生素质教育
全国高校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因各种原因非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有一些还是可以预防的。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班主任、辅导员、科任老师、学生干部或者舍友应密切关注学生或同学的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并探讨预防措施,对其进行沟通、疏导并给予帮助。同时,可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主题班会、选修课、组织观看安全录像等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并对学生进行正面、科学的引导,促进他们思想上开放、沟通上顺畅以及行为上正确选择,强化学生的思想素质。
(三)丰富大学入学教育内容
一是要丰富大学入学教育内容。由于当前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较多,所以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规划、朋辈教育及新生党员教育等其他相关入学教育内容都纳入大学新生教育内容中。二是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法制教育讲座。在特定的时间和事件纪念日聘请专家、教授或者学者来校开办法制教育讲座,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讲解、宣传,并对自身合法利益受损害时应当如何依法维权等进行论述,让学生知法,懂法并学会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开设法制教育课程,通过开设法制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多了解相关法律,提高法律普及度,减少法律知识不足所引起的突发事件的发生。针对当前高校入学教育低效的现状,各大高校必须深入分析高校教育对象所拥有的特点,构建一套实用性较强的大学入学教育体系,建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与启动长效性的新生素质教育,创新大学入学教育的载体,丰富大学入学教育内容,积极开展以团体为单位的活动,并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促进入学教育工作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文理.浅谈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J].才智,2011.
[2]孔爱峰.论高校突发事件的舆论应对[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1(12).
[3]马春娟.浅析高校突发事件成因及危机预警机制建设[J].高教研究,2012(1).
[4]郑晓光.浅议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N].襄阳日报,2014-12-25.
[5]韩军.浅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大家,2010(7).
[6]宋立晓.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6).
[7]韩旭洋,李志涛.大学新生教育内容和途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4).
[8]孙琳.工科高校“95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路径[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杨健 江苏警官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