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研究
近几年来,互动合作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异质小组作为一种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作为课堂的主体,以完成小组的目标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的教学策略体系。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有效的小组互动合作学习,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理想课堂,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和信息技术教师的重点关注。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特点
第一,信息技术课堂在硬件环境方面与其他学科有较大差异。各学校微机室的电脑摆放顺序、微机配置和新旧也不尽相同。另外,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需要用到许多图片或者文字素材。第二,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成为信息技术教师困扰的难题,即许多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时的学习兴趣不在于信息技术课课程本身的内容,而是对计算机的好奇和渴望体验游戏方面的乐趣。第三,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基础上和计算机实际的操作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有一部分学生到现在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而有的学生早早的就开始接触计算机了,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都很了解。不同的认知能力,不同的基础知识技能等一些因素导致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上有巨大的差异和层次。
二、初中信息课程中采用小组互动合作学习的误区与问题
能否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互动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分组不科学。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特点简单地按前后座位、高矮次序或男女生比例等方法自然分成几个小组,这样的划分虽然简便易行,但每一组学员之间搭配不合理,不能让每个学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不能让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第二,没有恰当的时机。一些老师为了单纯追求学习形式,完全忽视了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的开展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方式,然而时机不恰当,收效甚微。第三,无明确规则。有时间课堂上教师会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室里立刻就会出现激烈场面的讨论,但是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实际上没有特别的效果。分组后,有的小组好几个人都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他说他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从头到尾只有那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句话也不说,看着别人说,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谁也不发言,大家互相推辞;有的小组会趁着这个机会闲聊,打闹。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具体的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有效小组学习的策略
针对以上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小组互动合作学习产生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几点粗浅的思考和探索:
(一)做足准备,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按照课堂的不同特点来划分学习小组。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知识技能、性格特点以及活跃度等方面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将不同方面同一层次的学生分别分入几个小组,在进行适当的调整,从中精选出一名学生作为组长,发挥“领头羊”的作用,进行这样的划分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以使每个学习小组实力均衡、求同存异,有利于学生组间互助、组内竞争,提高课堂实效。
(二)优选内容,适合小组互动学习的模式
小组合作探究的目标不只是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们去讨论,而是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探究思路,在关键思考环节设计几个具体的循序渐进的递进式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将提前设计好的任务,以任务单或者口头的方式布置给各个小组,并且把任务的具体要求、目的、注意事项告诉学生,并且指导小组内部分工及职责的落实。
(三)创造小组学习的课堂情节与氛围
在教授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时,教师需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的学习。要利用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驱动方法让学生更快走入教学情境之中。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强烈的猎奇心理,通过组内的探讨,结合课本及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学习;小组内的“小老师”和教师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必要时通过学生的上台演示和教师的点拨突破该项重点。
(四)小组学习时任务分配的层次性
课堂教学活动要有新奇变化,这样有利于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积极性,使他们在乐此不疲的状态下学习。例如,角色表演、竞赛活动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中心,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成功欲,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只有保证任务活动的多种多样,才能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有机会自主地选择,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任务活动的层次性与梯度性能有效地适应不同能力的学生,满足学生在各个阶段发展中的不同需要。
(五)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健全小组合作的评价方式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鼓励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组内的学习成果,并引导他们对其他小组的成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另外,教师在对小组以及组内成员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多元智能评价、过程性评价的两种方式,体现“两个结合,两个侧重”:
1.要注意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
2.注意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与学习小组整体的评价与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整体的评价。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和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挖掘学生个体在学习小组中的闪光点。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愿老师们在小组互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扮演好“清闲”的讲授者、敏锐的观察者、优秀的组织者、平等的合作者、科学的评价者、真诚的赏识者。
作者:陈希光 单位:山东古云镇中心初级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