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创建
摘要: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而课堂上的时间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就更加珍贵了。每节课的时间都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一个过程。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简单模式。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的过程来完成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提高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更乐于参与我们的教学呢?对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实际出发总结的一些认识,希望能够得到同行们的认可。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学习兴趣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前提。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还应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乐于参与我们的课堂教学。一个完整的教学应包含课前、课上以及课后三部曲。创建高效的课堂也就应该演奏好这三部曲。每一部分对于创建高效课堂都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的。具体的应该从以下这三部分出发。
一、认真备课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前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备课。《礼记•中庸》中说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而备课工作应包含以下几点。
(一)刻苦钻研教材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以此来作为设计课堂教学的依据。但我认为,不管课堂教学怎样改都离不开我们对教学的分析与研究。教材是我们设计课堂教学的基础。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的编排以及内容的选取都已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对教学的分析与研究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在课堂做的功课。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充分指出了教师在充分各种教学资源的同时,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在教材的基础上深化教学内容。可见,教材内容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我认为,我们在分析、研究教材的同时就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我们学生具有的自身特点来深化或者弱化相应的知识点,使我们的教学更适合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学习与掌握。
(二)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身特点
教学是基础,学生是目的。归根结底,我们的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因此,对学生的研究与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教师应在教学之余多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性格特点、认知能力、思维特点等基本情况,以便于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这也是符合我们新课程标准中“因材施教”的实际要求。学生的性格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内向,不爱发言,有的则活泼好动,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调动内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内向的学生,我们在上课时应多分配给他们一些任务,使他们完成指定的任务,以免使内向的学生在课堂中游离课堂,虚度上课的宝贵时间。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学案。但是在汇报交流时,性格内向的学生很少主动汇报学习成果。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指定一些内向的学生回答问题,并且我们还要多多鼓励内向的学生,使他们增加学习的信心。对于外向的学生,我们也不能忽略,应该引导他们继续保持主动性,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我所在的学校正在探索使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中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学生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组内互帮互助。例如,在学习“距离”这个概念时,组内成绩中差的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划出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但并不十分理解这个概念,所以向学案中出现的“要从幸福镇修一条通往公路的水泥路,怎样修才最近”问题,他们自己很难解决。但是通过组内学生成绩好的同学的帮助,学生就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解决此类问题。可见,合作学习能力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提高课堂效率都是十分有益的。
(二)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对于学案中知识所理解的水平也就不同,而且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展示交流环节中,对于问题讲解的清晰程度也有所不同。平时上课时,一定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使他们学习教师及其他学生表述问题的方法,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且,学生的成绩不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同,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认证倾听组内同学的发言以及班上其他同学的解题方法。很多问题都会有多种解法,例如六年级的分数解决问题中:“学生一共植树540棵,男女生植树的数量比例为5:4,求男生女生分别植树多少棵?”多数学生往往只想到一种解题方法,那就需要学生拥有认真倾听的习惯,听取其他学生的解题方法接思路,以开阔思路学会更多的解题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学生思路开阔的同时,也就提高了课堂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反思是创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教学反思是对我们教学设计的自我评价,也是我们对教学设计逐步完善的主要步骤。上完一节课后,我们通过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点、失败点,以便于我们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并且,我认为,这种课后反思应以学科组共同讨论的形式开展,大家共同分析教学,以便于取长补短。在讨论的过程中,也许还会产生一些新的观点。例如一年级在学习分类时,学生很容易将学案上的内容完成,也很容易的能够将手中的物品分类,但是在展示汇报的过程中,学生却无法很好地用语言讲述出自己是如何将物体进行分类。在上课中我也忽略了这个问题,所以在课下反思时,我发现应该让学生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物体的分类依据。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没有课下反思我们肯定不会发现自己的失误,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教后反思,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同样的失误,创建更加高效的课堂。总之,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要做好工作。我们只有全面掌握教学过程,才能把教学浓缩在有限地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完美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小学是学生接触数学的初始阶段,一个好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基础。让我们每一位演奏出优美的课前、课上、课后三部曲,从而创建出更加高效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创造出一个既充实又美好的童年。
作者:张月明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月牙桥中心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