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创造力激发下赏识教育的作用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当代教育教学的根本性目的。而无数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幼儿教育开始,处于幼儿阶段的学生,能否在健康的学习环境下,实现自身创造力的培养,是后期自身创造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因此,高度重视对于幼儿创造力的激发和培养,并且尝试将赏识教育运用其中,使得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下得以培养,是当前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究的问题。
一、何为赏识教育
所谓赏识教育,就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最大化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教育模式,不是简单地表扬和鼓励,而是在具体情境中,为孩子的发展指明方向,使得孩子的心理体验得以强化,进而实现孩子不良行为的纠正。
二、赏识教育在幼儿创造力的激发和培养中的应用
1.尊重幼儿个性,激发幼儿的潜能
创设赏识的教学氛围,是幼师学会关注幼儿,信任幼儿和尊重幼儿的关键所在。而对于幼儿的个性表示尊重,是激发幼儿潜能的重点所在。为此,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实现教师眼神,语言,动作的控制,以表现出对于幼儿的个性尊重为出发点,实现以前教学过程行为和举止的矫正,以便使得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其二,正确对待幼儿的创造新互动,无论幼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表现出如何与众不同,都应该以赏识的眼光去审视,去评价,而不是以标准方向,以大人的眼光去审视,保护幼儿创造性思维,也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做好的工作。以幼儿园美术教学课堂中画圆圈的教学课程为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圆,并且能够实现基本的圆圈绘画。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圆,比如桌子,篮球,地球等,使得幼儿对于圆形成初步认识之后;带领幼儿去学习画出圆圈来,一般情况下都是幼师一边画,一边引导幼儿去模仿。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有幼儿觉得画圆圈重视画不圆,就将自己手中的硬币放在纸张上,进行描摹,在较短的时间内画出了很圆的图案来。很多幼师都会将这样的行为界定为耍小聪明,会以严厉的语言来评价,并且要求幼儿依照自己的方式去绘画。其实此时以这样的态度去应对,是不合理的。正确的做法是:对于这位同学的做法表示肯定,鼓励学生寻找其他的方法,画出更加理想化的圆圈,实现美术绘画方式的拓展,由此学生发挥思维又给出了以下画圆的方式:先画出正三角形,再将三角形连接起来;使用圆规来进行画。由此可见,只要幼师对于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不排斥,并且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我们会发现幼儿的创造力是无比强大的。
2.培养自主意识,敢于挑战权威
创新的过程,是打破常规,突破权威的过程,是实现自主意识培养的过程。因此在将赏识教育运用到幼儿创造力培养和激发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在此方面的课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使得学生意识到教师说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果学生遇到自己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应该及时的表达出来;其二,打破幼儿对于教师的依赖感和权威感,使得幼儿敢于质疑教师,敢于质疑权威,以便使得自我意识的不断提升;其三,积极给予幼儿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得其适应以独立思维主体的身份出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此处我们以下面的教学经验为例。在给幼儿整理衣裤时,随口会和幼儿说:“起立!”然后帮忙整理检查,查后说:“坐下吧!”幼儿就坐下了,紧接着是重复的说,做着同样的动作。当轮到小敏时,我依旧不假思索地说着:“起立!”,小敏和我说:“老师,起立是standup”,听后幼师马上意识到这是本环节的一个教育点,也更可以引申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只要是孩子已经学过的英语单词或短语、句子,都可以和幼儿在某个环节经常形成常规式的应用。于是幼师在今后开展每节课程上,都依照小敏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课程开展行为进行了重新设计,由此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上述的案例中来看,当幼儿自我意识觉醒,其往往可以代表自己去发表意见和建议,而不会因为是教师而去害怕,教师的引导并没有对于幼儿的独立思维构成影响,而这对于培养幼儿独立思维能力来讲,是很重要的。综上所述,将赏识教育运用到幼儿创造力培养和激发中去,的确是提升幼儿教学质量,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关键所在。为此幼师应该正确认识幼儿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实现课程设计,将赏识教育融入其中,以实现实际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于文娟 单位:江苏昆山三之三新城域幼儿园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