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赏识教育论文 > 小学生赏识教育问题分析

小学生赏识教育问题分析 

日期:2018-03-25 11:21:31人气:1503

【摘要】赏识教育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这种教育方式注重生命意识、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精神、和儿童身心发展相适应,现代教育比较认可这种手段。在新课改过程中,很多小学都将赏识教育运用到了教学中去。本文以涟源市龙塘镇柘溪联校赏识教育实施为例,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小学生赏识教育的实施现状,归纳小学生赏识教育的内涵,并总结小学生赏识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在合理分析其原因的情况下,找到赏识教育实施的正确策略。

【关键词】赏识教育;内涵;问题;对策

小学生赏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将学生潜能激发出来,给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个性,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1]。赏识教育在国外较早得到关注,主张赏识教育思想的有德国著名天才卡尔•威特、法国教育家卢梭、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以及美国心理学家威谦•詹姆斯等[2]。国外有关赏识教育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相关理论的论述和实践上。这些成果使后来的研究者可以站在理论的高度上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分析和总结[3]。本文将现代理论作为基础,深入的探讨了小学生赏识教育的内涵,希望能够全面的了解小学生赏识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问题成因进行分析,给小学生赏识教育更好的进行提供建议和对策。让人们认识到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丰富小学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给小学生更好的成长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通过赏识教育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落实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现代化人才。

一、赏识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家长和老师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他们都喜欢好孩子。于是在教育的过程当中,就出现了“不该夸的也夸,不该奖的也奖”这样的现状和问题。而事实是不切实际地夸奖孩子,对他们有害无益。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赏识教育存在以下五个方面较突出的问题。(一)对赏识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家长和老师在赏识学生的时候,不懂批评,只一味表扬。(二)赏识教育过程中忽视了挫折教育。(三)教育者赏识不用心,方式和方法单一。(四)赏识教育过于注重物质奖励,忽视了精神鼓励。(五)赏识教育忽视了孩子的差异性,没有因人而异。在和我校的教师访谈过程中,有位一年级教师认为在赏识教育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便是在课堂上通过口头表扬的方式来表扬学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年级学生本身年龄教学,希望能够获得教师的表扬。比如一个学生平时很少举手回答教师的问题,偶尔举手回答问题,并且回答正确,这时,若是教师给学生鼓励和表扬,那么这个学生下次的表现会更加出色。尤其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更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但学生再得到表扬后坚持不了多久,慢慢就会变得无动于衷了。”由此可以发现,学生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较差,上课过程中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受到外界干扰较多,精神容易分散。

二、小学生赏识教育的内涵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多加鼓励,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使孩子们的情绪能够满足,学习心境也比较的愉快轻松,从而让学生的各方面感官状态出色,求知欲望比较强烈,学习效果也会更加出色,从而获得成功。通过赏识教育能够找到孩子本身存在的闪光点,让孩子在自信、快乐、宽松的氛围中成长。小学生赏识教育的本质便是爱的教育,赏识教育也不仅仅是单纯的表扬或者鼓励,而是赏识学生的整个行为过程以及结果,将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兴趣激发出来,给学生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4]。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在学校里,教师想要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优势,可以在教学和交流过程中,通过激励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5]。赏识教育也是鼓励教育,赏识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其和生命成长规律相符合,能够切实走近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更好的和外界互动,享受幸福和美好。

三、赏识教育的策略

(一)承认差异、允许失败,采取积极的比较

儿童、青少年与成人在身心发展方面呈现不同的特征,同龄同类孩子的能力、性格以及发展水平也都存在着差异。第一,不同类别的学生赏识程度应该不同,尤其对于那些性格内向或者学习特别困难而且又胆小的学生,要加大赏识的力度,并多给予积极的评价。第二,赏识教育要尊重差异,承认差异,扬长避短,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发展。第三,赏识教育要允许失败,帮助学生找出原因,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并克服,让他们相信自己下次可以做的更好。

(二)将赏识教育与批评、惩罚教育相结合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和种花有一定相似之处,不但需要浇水施肥,还需要修枝剪叶。在教学中,赏识教育和浇水施肥有一定相似之处,惩罚和批评和修枝剪叶有一定相似之处。若是没有惩罚教育和批评教育,那么这个教育是不完整的,也不可能获得成功。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若是没有进行恰当的惩罚和批评,而是仅仅放纵学生,那么学生很容易执迷不悟,一错再错,最后导致学生责任感丧失,走上歧途。但是教师必须把握批评和惩罚的度,不但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还不能打击到学生的自尊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在小学生教育中,赏识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不应该忽视惩罚教育和批评教育的积极作用。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教师不能姑息,但是使用惩罚批评手段时也应慎重,若是惩罚批评过重,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内心也会产生羞辱感,这对教育更好的进行非常不利。

(三)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眼睛比较锐利,能够找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闪光点,将孩子的潜能发挥出来。由于受到教育评价的影响,有些教师认为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没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其实,可以从多角度评价一个孩子,正所谓十个手指有长短,每个人也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学习成绩差的孩子或许在其他的方面有专长,如:象棋、围棋、绘画、游泳、打球等值得欣赏。因此要以宽容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去接纳和包容孩子的缺点,同时要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并加以培养。

(四)掌握好赏识的度,保质保量进行赏识教育

所谓赏识的度,就是要把握在什么时候给予赏识,给予多少以及采取什么方式给予的问题。赏识的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受老师自身的认识和阅历经验的限制,同时也会因为赏识对象的个体差异而不同。总而言之,应该保质保量地进行赏识教育。保质的意思就是说要值得赏识,赏识得准确、具体、到位。这里的“值得”是以孩子个体的同龄同类人群或者是以孩子自己作为参照物,而不是以社会人的业绩为标尺,只要表现了优良的品质以及取得了积极的变化,哪怕是极其细小的,譬如主动擦黑板,摔倒了没哭,经常迟到的学生准时了1次等,这些都是值得赏识的。保量就是要经常并及时地给予赏识。孩子尤其是低龄孩子如果长时间处于赏识饥饿状态中,那么就会变得孤僻、自卑、封闭,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其发展必然受到极大地限制,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老师要不吝给予赏识。

四、总结

赏识教育已日渐受到广大小学教师的重视,它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也日趋突显出来。本文针对涟源市龙塘镇柘溪联校赏识教育进行了一些探讨,旨在促进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小学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梅芳.关爱下的惩罚教育[J].教育研究,2007(21):35.

[2]崔学鸿.赏识教育初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3]陈桂贞.赏识教育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4]张淑清.试析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8-10.

[5]傅恩波.“赏识”教育的几个误区[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6(4):17.

作者:吴立军 单位:涟源市龙塘镇中心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