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赏识教育的运用
【摘要】中职语文教师要分析学情,结合中职生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深入贯彻赏识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完成每一学段内容的学习,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中职语文;赏识教育;策略
赏识教育是充满人情味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在中职学校中,针对学情,赏识教育理念的恰当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也能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实现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中职学校的现状
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数是中考之后被各个高中淘汰的学生,生源差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学生大多是从小学到初中成绩落后,备受老师、家长的讥讽、指责,有些甚至是初中辍学,知识断层。这两种情况形成了中职生的特点“双差”―学习差、行为习惯差。他们不爱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自由散漫,自控力差,对自身认识不足,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家长对他们期望值不高。因此,中职生认为,只要能把技能训练好,找到工作能养家糊口,即可。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基础学科语文跌落到了最底层,处境尴尬。
二、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职教育在近几年也得到了巨大发展。中职教育不仅迅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并且提升了他们的个人综合素质。在中职学校中,语文是实用性很强的文化基础课,它立足阅读欣赏,注重语文学习方法和基础知识运用,并为专业课程服务。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中职语文教学困难重重,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去面对、去突破。1.中职学校学生“双差”,导致学生对语文教学认识不清,将语文简单理解为读书识字,将更多的关注点投向了技能训练,使得语文课形同虚设,忽略了语文对个人素养提升及职业生涯发展的“助推器”的作用。2.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中职生入学,或迫于形势,或家长逼迫,或逃避就业,畏学、厌学情绪严重,知识储备薄弱,语文成绩不好。3.中职生因成绩落后,自卑心理严重,对自身丧失信心,表现消极,这种情绪也延续到了语文课堂,对教师教学形成阻碍。4.在中职学校大力提倡“技能创造财富”“技能强身”,在某种程度上,产生技能重要而文化课学习不重要的观念。由于这样的学情,语文教师也对工作产生倦怠情绪,对学生缺乏耐心,学生得不到鼓励,丧失自我,因而在语文课堂上形成恶性循环,“老师教得难受,学生学得痛苦”。
三、赏识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教育,是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教师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能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鼓励,不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赏识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中职生人格发展趋于成熟,又未成熟。他们在意周围人的眼光,渴求他人对自己的肯定。教师通过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更好地培养学生人文主义精神。二是教师通过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对中职生进行赏识教育,尊重他们、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增强师生交流沟通,拉近师生关系。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是通过赏识教育,教师可以发现中职生的优点和长处,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干,更有利于中职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他们将来在社会立足奠定基础。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四、赏识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树立赏识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语文教师要意识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将以人为本、赏识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把赏识教育作为语文课堂教育特色。其次,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赏识教育理念,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刻认识到赏识教育对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效率,强化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作用。
(二)运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生上课时,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活动的参与才是课堂活起来的根本。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长处,以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段温暖的话语及时给予鼓励,尤其是那些不容易开口的学生。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慢慢地提高学习参与度,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学习信心,语文课堂也活跃起来。所以,语文课“活”起来,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学生与学生、教师之间才能有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优化教学评价方式
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在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基础上,注意在课堂上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鼓励学生自己来答疑解惑,改变中职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发探求新知欲望,迸发出思维创造的火花,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让他们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另外,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并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针对学生成绩,也不能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而是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的赏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成绩,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不是狭隘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四)注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信心
中职学校技能训练和实践活动比普通高中学校要多,教师要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多参与。学生的成功喜悦感会油然而生,自信不断会树立起来,集体荣誉感也会越来越强烈。学习兴趣也会受到这种正面情绪的影响,学生会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学校要以各种活动为舞台,如话剧节、体育艺术节、节日庆祝活动、学生技能大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班级中,教师也可通过辩论赛、诗歌朗诵会、读书交流会等活动,鼓励学生发掘自身兴趣和特长,并给予小小的鼓励,使学生产生荣誉感,注重个性发展和多元化发展。
(五)加强家校联合,发掘学生潜能
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轻蔑和敌视之上,也没有任何一种教育可以依靠惩罚和制裁来实现。”“爱永远是教育的永恒主题。”赏识教育就是关于爱的教育的一种表现,是一种激励手段。课下教师要多了解学生,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知晓学生特点和特长,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法,多鼓励、少批评。同时,教师可通过家长会和个别交流,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发现孩子优点,主动实施赏识教育,家校联合,全方位、多视角,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使学生不断得到肯定和鼓励,从而健康和谐地发展。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向善向美,用赏识的目光看待自己,也能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人,学生的潜能被发掘、被放大。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爱的教育,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希望和更明确的目标。总之,中职语文教师要分析学情,结合中职生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深入贯彻赏识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完成每一学段内容的学习,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孟繁华.赏识你的学生[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2]戴步云.论中职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J].科教导刊,2016(15).
许亚萍 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