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赏识教育论文 > 赏识教育高中语文教学的应用

赏识教育高中语文教学的应用 

日期:2016-12-13 02:49:16人气:730

摘要:我国的教育多年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倡导“严师出高徒”,教育方式以严厉为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逐渐显示出其弊端,压抑了孩子的个性发展,让孩子无法完全激发自身的潜能,做事束手束脚,以不犯错为前提,造成学生自卑、怯懦的心理,赏识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了人情味并且富有强大生命力的教育。本文围绕“赏识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中语文;应用策略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地方。”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可见赏识教育就是充分肯定孩子,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赏识教育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学生对于自我需要非常大的肯定,只有他们从内心认同自己,才能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让他们不再以超前教育为目标,而是注重学生当前发展情况的好坏,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它是实现自身和谐、家庭和谐、亲子和谐、团队和谐的秘方;是和谐社会的细胞工程。

一、营造轻松氛围,散发语文魅力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的学校学习乃至一生的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语文学习的水平并不只是为了应试教育中的一些分数,而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而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并没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在面对大量的课文阅读时,他们并没有耐心去仔细体会文章中的情感,而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者是借助一些参考书籍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已确保在考试中能够回答相应的问题即可,而并不在意其中的文学意义,这样的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学生在传统语文课堂中没有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课堂太过枯燥乏味,教师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体会不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教科书为范本,以考试答案为标准,把文章模式化,学生自己的阅读体会得不到肯定,也不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学习氛围并不是语文课堂所需要的,所以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的语文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他们把自己的情感带入到文章感受中。所以教师要运用赏识教育,让学生能够被肯定,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不应唯分数论、唯名次论,用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课堂上以成绩好的学生的发言为正确,而是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让学生把学习当成是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个前提下,成功的教学课堂才得以展开。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并不是对教师惟命是从,而是和教师站在同样的高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于质疑教师的看法,并且与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只有建立了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才敢于站出来发问和质疑,思维才能放得开;其次,要得到学生的信任,让学生能够信任自己的教学方式,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提升自己的威信,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一个关怀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抚摸,这些小小的动作都能给学生很大的鼓励,让学生信赖你,学生会把对于教师的喜爱转化为学习该科目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

二、开展多样活动,激发学生潜能

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他们都有自己的潜力,需要教师去挖掘,去发现,而不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来判断学生的优劣,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开展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能力,让他们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发展。比如举办一些辩论赛,这个时候,思维逻辑水平较高同时口才较好,能够清晰表达想法的学生便能够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很好的表现,同时也能够帮助一些在这些方面欠缺的学生锻炼自我,在学习一些情节性较强的课文时,还能够运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善于表演的学生展现自我,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经常举行一些主题作文比赛,让学生以文会友,平常不善于交际的学生可以通过文字来表现自我。开展这些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的不同的能力得到锻炼,教师运用鼓励的言语让学生能够有更大的动力去更好地完成这些活动,让学生们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一些内心比较自卑的学生更能够通过这些活动来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也是很好的,帮助每一位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区别赏识误区,做到有效教育

赏识教育是以鼓励为主要手段,有些教师就进行频繁的鼓励,不分时间场合,这样过于频繁的鼓励是没有作用的,反而会让学生形成一个思维定势,那就是不管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教师的鼓励已经没有太多的感觉,赏识教育也就起不到有效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表扬,学生做得好的地方教师要指出来哪里做得好,为什么这样做是好的,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还有的教师认为赏识教育就是不能批评学生,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在教育中,适当的批评是必要的,但是要注意批评的场合和力度,不能够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是要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四、小结

总而言之,赏识教育是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的教育理念,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能够自由的思考,感受到语文世界的魅力,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能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优秀,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要注意不能够过于泛滥的表扬,也不是完全做到不批评学生,赏识教育的把握力度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红蕊.张扬个性大胆创新―――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创新意识[J].职业,2010,(30).

[2]高洪艳.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8).

丁永星 江苏省沭阳县华冲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