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中体育教学的应用分析
摘要: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以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作为教育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强心。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职体育;教学
体育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身心与身体协调发展的课程,传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失去了上课兴趣,甚至有的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抵触的思想,失去了开设体育课的价值。赏识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它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信任、尊重激励、理解、提醒等,并通过其心理变化把握教育规律达到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普通高职院校将赏识教育运用在体育课程中,能使学生积极接纳这门课程并掌握体育相应的运动技术和技能,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效果。
一、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表现
1.丰富课堂生活,改变学生思想
普通高职院校已将体育课列为考试总成绩中,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中,抱着应付考试的心态,忽视了体育课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意义。与此同时,需要教学者丰富体育课课堂形式,不能只强调课堂纪律与授课任务,可以将体育的起源与发展作为体育课的第一课,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的理解。高职院校可将本校以往的体育精英作为典范为学生讲述,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与榜样,以此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2.善于发现学生优点
部分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上体育课时,心中总会打退堂鼓,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积极引导,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及适合学生的体育运动,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潜能。学校可以采用卡尔威特的天才教育法。卡尔威特是德国哈雷近郊附近的乡村老师,他对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倡导发现学生身上独特的特点,寻求自身的才能,用实践证明自己就是天才。除此之外,教育者应对体育能力差的学生予以鼓励与肯定,使学生从心底真正的喜欢体育,相信每一位教学者,刻苦训练,达到体育课程教学目的。
3.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赏识方法
对每一位踏入学校的学生,教学者都有对其教育的义务。然而,每一位学生因自身体质与对体育的关注不同,对体育的学习态度以及参加锻炼情况也就不一样。教师不能因此而放弃这当中成绩差、对体育课失去信心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采取相应的赏识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有对体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因而体育成绩也会很优秀。教师对这一类学生应积极鼓励,并且协助教师,带动成绩较差的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予表扬和赏识,但要讲究方法,不能伤害其他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要帮助差生从自己优点出发,多多鼓励。
二、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课中的作用
1.增强学生自信心
赏识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与学生常沟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例如,体育课会分为很多项目,有的同学善于打排球,但是不擅长踢足球。足球是考试科目,那么教师不能因为某一同学而更改考试科目。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谈心、劝导,对该学生积极鼓励,让此学生坚信拿出打排球的热情和自信对待足球,定会有不一样的效果。这就是赏识教育的魅力所在,不仅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可以保证弱势学生群体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普通高职校园中会存在体育课程弱势群体学生,他们有时因为自身身材而自卑或者因其他原因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这都是他们自卑的表现。但针对这一类学生,可以举例说明进行鼓励。例如,我国2016年12月15日,获得2016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体育精神奖提名奖的田径运动员郑金。她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但她16岁就开始参加田径比赛,并在2014年仁川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上赢得1500米冠军;在2015年多哈举行的世界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再次夺得1500米金牌。她凭着自己对体育的热爱,坚持自己的信念,在体育比赛中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好成绩。学生通过赏识自己、赏识体育,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同时意识到体育项目为自身身体素质带来的好处。
三、总结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在每一个人内心的本质中都渴望被赏识、尊重和理解,每个学生亦是如此,也希望在学习中被挖掘被赏识。赏识教育是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教师对学生适当赏识让学生意识到赏识并不只是一种表扬的方式,同时也是爱与交流的体现。目前,我国赏识教育在体育课程中存有一些不足。随着教育方法的不断改革,赏识教育会有进一步的提升,会在今后体育课程的全面开展中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孙璞,孙哲.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策略[J].体育时空,2016
[2]沈铁.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4.
苏祖芹 厦门演艺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