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赏识教育论文 > 以作文教学为例谈赏识教育的利与弊

以作文教学为例谈赏识教育的利与弊 

日期:2018-10-16 19:21:41人气:949

【摘要】赏识就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等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它在给别人肯定的同时,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使人们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感。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很容易产生矫枉过正的现象,从而进入赏识教育的误区。以作文教学为例谈谈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利与弊。

【关键词】赏识教育误区作文教学

什么是赏识?赏识就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等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它在给别人肯定的同时,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使人们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感。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在教学中的意义非同一般,它已成为教师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如果表扬不得当,很容易产生矫枉过正的现象,从而进入赏识教育的误区。我想以作文教学为例谈谈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利与弊。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畏惧写作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如何消除这种心理,一直是教师作文教学的一个难题。卡耐基说:“要改变人而不触犯或引起反感,那么,请称赞他们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个进步。”可见,要让他们由“我怕写”转而变为“我想写”,最好的办法就是赏识教学。赏识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还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积极的写作情绪,从而消除学生对于写作的畏难心理。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题中赏识,善于激发学生兴趣

作文教学题目的设置非常重要。好的题目能激起学生们的写作欲望,文字表达欲望,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布置作文时的激励用语,更加能够唤醒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表达的欲望。比如,学习了必修-摄影散文《前方》后,我顺势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选择任意题材的照片,写一篇摄影散文,且字数不限,作文要附上图片,图片可以打印,可以手绘。在布置写作时,我给了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并且用真诚的语调说:“同学们,老师特别期待大家精彩文章的出现。”此时,教师语言中的润物细无声的赏识引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还不到收作文的时间,有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提前交稿。所有学生都精心挑选图片,有必修二课本上的反战照片,有复印的彩色图片,有手绘的中日漫画对比图……学生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只为博得满堂喝彩。有时,教师的一个青睐的眼神,一句殷切的话语,一个真诚的微笑抵得过千万句的说教。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用赏识、激励的方法设置写作题目,可以把看似枯燥无味的写作训练变得妙趣横生。

二、阅读中赏识,及时捕捉学生情思

中学生的内心世界十分复杂。善于发现学生渴求表扬的心理,抓住机会,适度表扬,往往会事半功倍。开学第一周,学生周记写作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敷衍了事,应付差事,甚至有抵触情绪。我全批全改后,选择了几篇题材新颖,观点独到的文章。第二周有一学生写了一篇穿越题材的作文,我问他为什么选这样的题材?学生回答,我总结老师挑选出来读给我们的范文都是与众不同的文章,我想标新立异,老师就会关注我的文章。事实表明,学生需要有成就感,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在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求之外,更高的需求是对尊重的需求,就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他人肯定的同时,就会形成自我肯定的意识。学生这种自我肯定意识不断的积淀,就会积累成功感,学生内心自信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赏识可以满足学生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三、品味中赏识,努力放大作文亮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歧视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失败的情绪体验都会引起学生自尊水平的降低。神奇的“罗森塔尔效应”也表明,只要教师对学生充满期待,就会激起学生从未有过的热情与兴趣。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板起面孔,用挑剔的眼光竭力寻找学生作文的不足,居高临下的审视学生作文;而应该把眼光聚焦于学生作文零星的亮点上,赏识学生作文的“一技之长”。这“一技之长”可以以点带面,带动他们作文其他方面的发展,直至他们把整篇作文写得越来越好。比如,有的学生作文内容空洞,但字迹十分工整,教师可以结合现当代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就学生的一些字的笔画给予适度的评价,甚至可以是“溢美之词”:有王羲之《圣教序》的影子,有启功字的灵秀清瘦等等。下次学生的作文的书面会更加美观,其他学生也在他的带动下开始注重自己的作文书写。有的学生喜欢诗人海子,模仿海子写了很多诗歌,我的评价是“你的诗歌有海子诗歌的风格,可以以假乱真了。”有些学生作文,有句无篇。教师可以着眼于学生习作的某些精彩语句,与学过的课文相比照,分析其亮点。有些学生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作文立意也与众不同,这也是教师可以发掘的亮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的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

四、交流中赏识,民主品评作文思想

评价学生作文是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许多教师把评价学生的作文看成教师一个人的事情,经常是一言堂。看到学生习作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武断地写下评语,学生也是一看了事。这样的评价既费时又无效。教师呕心沥血,学生一无所获。如果在评价学生习作时能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避免套路化陈式化的批语,能与学生的思想产生碰撞,得到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课堂上阅读学生的作文,教师用激励性的话语当堂评价,同时允许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甚至鼓励学生互相反驳。哪怕是有些激进,哪怕是丝毫不留情面,也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批驳得畅快淋漓。作文课堂能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会不言而自高。赏识教学给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作文课堂教学的发展。但是,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地表扬,它更像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科学理性的认识,否则,就会深陷赏识教育的误区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比如,在写作文时,有学生喜欢用科幻小说中的语言做论据,因为题材新颖,我给予他了高度地肯定。之后,他每写一篇作文都如出一辙,只用科幻小说中的语言做论据,其他学生也纷纷效仿。有的学生甚至把数学概念、物理公式作为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导致作文失去了应有的文学味,学生的作文成了一篇篇科学研究报告。还有的学生把英语日语单词写入作文,为新而新,这样的赏识起到的作用是相反的。赏识教学的误区与弊端:其一是平等化。不管学生之间写作水平差异有多大,一视同仁都表扬,不区别对待。能写出优秀习作的学生心里落差极大,而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却飘飘然地盲目自大。其二是过度化。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当人过度的时候,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当学生一直生活在赞扬声中时,就会滋长骄傲情绪,盲目自大,失去了进取心。其三是抽象化。教师在评价学生习作时地一些话语十分简单,形式化很严重,诸如“很好”“不错”“思想深刻”“论点鲜明”等等,泛泛而谈,语言单调乏味,这样学生就会出现“赏识疲劳”,赏识也就失去了它本来地意义。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利弊相随。有时单一的赏识不如直接对他们正确归因,分析问题,寻找策略,对症下药有效果。赏识教育还需要与其他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相结合。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地教育。我们只有在尊重学生差异地基础上,全面科学理性地认识赏识教育,才能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把握住这种策略,驾驭住这种艺术,用赏识教育奏出师生之间最美的乐章!

作者:毕美华 单位:山西省榆次一中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