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开放教育论文 > 教育学专业对学生的重要性研究

教育学专业对学生的重要性研究 

日期:2017-11-28 19:56:27人气:1353

摘要:对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做了基本的研究与探讨。主要研究现如今我国毕业生对教育学专业做出的选择及想法。随着我国教育学专业的发展,此学科的框架逐渐牢固,同时教育学专业培养的人才有助于教育改革的推动,使师范院校受到了不少高考学生的青睐。以至于现如今有不少高校学生对于教育学专业的就业发展也抱有十足的信心。通过大数据分析,在中国2018年开设教育学专业的高校已有122所。说明教育学专业可以为高校毕业生塑造更好的框架与未来的发展目标。但同时如此多的高校开设此专业也对它的就业率有所削弱,由教育学专业提出的教育改革方案也屡次遭受困难。因此教育学专业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且经常谈论的话题。

关键词:教育学专业;师资培育;高校毕业生

1教育学专业的介绍与发展

从现如今的观点去解读教育学专业,它是以教育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培养更优秀的高等师范院校师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的一门社会学科。虽然很多人为教育学究竟算不算专业而唇枪舌战,但却很少有人能彻底否认教育学逐渐向专业化发展的这一现象。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就会发现在很多西方教育学者认为,教师专业主义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前专业时期、自主专业时期、组织专业时期、后现代专业时期[1]。以美国而言,十九世纪末普通大学的快速增加使得师范学校(normalschools)饱受威胁,但是也让师范学校的全体教员有机会提高入学标准并追求更高学位的资格,截至1920年代,师范学校全部转型为州立师范学院(stateteacherscolleges),教师也逐渐成为了学院教授(即第一个时期);而从1960年代开始,教师的地位与声望得到改善,到了1970年代,几乎各国的师范教育都普遍为本科学历的执教者。有少数大学由研究生学历的人担任此专业,教师有着史无前例的自主性(即第二个时期)[2]。那么教学行业的发展趋于专业化殆无疑义。问题在于随着教育的意涵从教学行业延伸到行政管理、学术研究,教育专业的指涉也就不尽相同,从制度上进行分析,发现教育学专业化有不同的路径,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为例,教育学院聚焦于博雅学科的科学研究,师范学校强调的是一种知识的形式与实务的方法,而工会则着重保障并增进教师自主与权威的关系与结构,不同的路径之间表面上看似乎互为补充,其实也充斥着争执。进入二十一世纪,不论在教育学专业的发展或是整体的社会又有很大的改变与发展,教育学专业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即称为后专业或后现代的专业时期,在这个时期,教育改革有助于教育专业的建立[3]。例如中等教育扩张,需要提高师资的素质,师范教育机构得以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环,致力于知识的研发与人员的培训,藉此提升教育的专业地位等。当然教育专业有助于教育改革的推动,例如当教师享有自主,决定教学材料与方法,师范学院所倡导创新创业、发展主义的理论得以影响教育改革。

2教育学专业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的中、高等师范院校师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培养更优秀的高等师范院校师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是此学科重要的培养目标[4]。在成为一名执教者前毕业生须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及能力:(1)掌握教育学专业相对应科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3)具有从事教育专业教学和其它中小学学科教学工作的能力;(4)熟悉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教育改革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很好的掌握信息文化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锻炼的语言以及交际能力,学习培养自主创新的理念。培养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覆盖范围广泛,大致可以分为主要课程与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主要课程包括[5]: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通论、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测量评价、教育哲学、中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学法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见习、实习、社会调查、教育调查等。此环节培养的安排时间总数不少于20周。

3研究假设与研究变项

其研究主要目标是以刚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和即将走出高校的毕业生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以及当下的架构做出下列研究假设并例举问题。1)就业前景问题;由于随着师范高校的增加和各校设立教育学专业的增设,对于前者而言,刚进入高校的大学生有了更多的专业选择也有机会提高了入学标准,但对于后者而言,走出高校的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问题,培养出的人才远远超出了社会上对执教者的需求,对此专业的就业率也有所下降。2)专业选择问题;教育学专业范围广阔,以至于培养出的人才在就业方向上有所不同。这使得很多学生在选择此专业的时候其主要考虑就业问题,例如,商务英语的课程在就业前景方面更有帮助,有些学生就主要学习此课程,而忽略了其他理论知识。如是这样,根本不能达到教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3)区域需求问题;不同区域教育学工作需求分析。数据的对比显示北京在此方面的需求最大,由此表明,在教育水平方面北京最高。在不同的区域可以看到对执教者有着不同的需求。从而表明区域也影响了学习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4研究统计方法和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采用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对三所大学攻读教育学专业的大二和大四已经实习的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择校主要以名牌师范大学为主。调查起始在2018年4月进行,大二和大四实习学生发放问卷种类不同,各发放1500份共计3000份,共回收2214份。本研究以三所名牌师范大学为主,所以无法涵盖全中国设立教育学专业课程的高校,以至于得出的结论也有所限制。大二学生调查问卷搜集的信息包括:课程的喜好程度、入学渠道、学业成绩与毕业后发展目标。大四实习生调查问卷搜集信息包括:学业成绩、实习中所从事的专业与实习的地区。题目经参考教育学书籍查阅、筛选和修改而成,具备理性判断的内容有效性。题目主要调查攻读此科学生的以下信息:(1)调查学生在此科目的学习成绩以及努力程度;(2)调查学生对各课程的满意程度;(3)统计学生今后是否愿意从事此专业的工作;(4)地域对毕业生从事此专业的影响。

5结果与分析

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深受学生喜爱占(46.3%)之外,中国教育史与外国教育史(8.2%)外国教育史教育通论、教学论、德育原理占(10.7%)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测量评价、教育哲学(11.6%),中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学法占(23.2%)这个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此专业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哲学课程的方面还需要提高。实习生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问卷以高校的所在地划分调查区域分别是北京,湖北,兰州。从调查结果来看,总体来说在实习中从事此专业的学生占(84%)北京(42.3%)湖北(22.5%)兰州(19.2%)。可以看出北京在执教者需求方面最高,对今后毕业生在此专业对口的工作机会较大,就业率较高。总体来说教育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较为出色,当然此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的行业的广泛性也是一大因素。6结论教育学专业对学生的重要性,可总结为以下三点:1)通过研究基本列出下列教育层次学校教育:指对学生智商(IQ)的提高为目的教育行为。家庭教育:指对学生情商(EQ),智商(IQ)的提高为目的教育行为社会教育:指对学生德商(MQ)的提高为目的教育行为。自我教育:个人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行为。2)学生需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理论现在已经走过了简单、片面、零碎的经验水平阶段,具有较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许许多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用智慧和汗水共同浇铸的宏伟大厦,集中反映了当代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体现了时代精神,学习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应注重培养教育理论,从而更好的设立对此专业的发展前景和目标。3)教育学专业人才依然炙手可热当今社会父母的知识有限,学生更需要教育与引导,必须要有更专业更多的人来从事教育行业,此专业对今后教育事业的影响与发展至关重要,由此看来,因长期发展的缘故教育学专业是不可能饱和的。但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能够发现自己的长处、短处,与别人相比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在哪里,从而更好的给自己定位。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J].教育科学,2018(05):25-30.

[2]姚恋.创新之路[J].科学技术,2018(02):60-62.

[3]王晓春.今天怎样做老师[J].教育案例,2017(10):17-18.

[4]肖翔,张翼.教师教育改革及教育学专业的革新重构[J].教育与教育学,2017(12):3-4.

[5]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作者:李伟 侯宏勋 单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处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