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学价值初探
[摘要]通过了解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深入认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探讨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历史中的里程碑式的意义和对人类发展的重大指导作用,最终达到利用积极心理学来促进人们美好生活夙愿的达成,提升生活幸福感的目的。同时要思考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特点与优势促进其他领域的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学意义;教育价值
1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充实了心理学研究领域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心理学兴起,这是心理学研究继人类行为和精神研究之后新生的研究方向,它将研究的重心放到了探究人类存在的正面价值上而不像前者更注重人类出现问题的行为。它着重强调要重视人本身的成长与发展,发掘人的潜能最终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但随着二战的发生,使得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了重大创伤,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也在这一阶段停滞不前[1]。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关注点转移到了如何治愈人们的心理问题上而弱化了如何通过心理学提升人类能力水平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便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应运而生。在整个20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消极心理学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它认为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消极的心理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在内外环境中消极条件的刺激下,人会不由自主地感觉到压力,压力又促进发展。虽有一定的实在意义,但是消极心理学总是从出现问题的部分入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局限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积极心理学则与消极心理学有所对立,它从人类的积极面来深入展开,从积极健康的方面引导发掘人类的优良美德与优秀品质,更加重视人性的闪光点。因此积极心理学填补了人类心理学研究方面的一部分空白[2]。另外,积极的心理力量是机体抵御外界伤害的重要一部分,通过研究积极心理的形成过程,能够帮助引导人类塑造积极心理来提高抵抗力。
2积极心理学能够促进个体多方面共同发展
积极心理学的首要研究内容为情绪体验,即是人在拥有积极的情绪时能够强化其力量和开拓其思维,长期的积极情绪引导对个体的思维方式与行动落实均有重大促进意义。其次积极心理学将人的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项研究内容,这代表了人们对所完成的事情的主观情绪感受和认知评价,其意义是能够代表一段时期内人们对于生活的满足度[3]。最后一个方面即是对积极的组织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由人类群体聚集活动地如学校、家庭等的发展特点,引导人们用积极的情绪带动一个系统的发展,有利于个体潜力的发掘和幸福感的提升。综合上述内容,积极心理学在人本心理学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充实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并补全其应用时的一部分不足。利用人类积极的本性,再结合心理学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将个体中尚未发掘的能力调动起来,激发人类的动手创造能力。在人类的漫长发展过程中,这样的积极连锁效应,使人们致力于改造世界并从中得到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满足以获得幸福感。从当下情况来看,我国即将达到全面小康的目标,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普遍提高,但具体到个人情况时又出现了极大的差异。因此以我国为例,目前心理学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在已有的物质条件下提升人们的幸福获得感。积极心理学侧重于人类的积极情绪与优秀品质,研究主体为正常人,其利用心理学的科学性来更好的理解人性,指引健康的人格品性形成。个体的积极效果将直接促进群体的积极发展。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目标是培养人的积极心态,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发动自己的潜在能力来解决问题以获得满足感与幸福感。在无法预估的未来中,能够通过心理学明了积极心态的养成途径来引导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获得积极健康的生活,这又回归了以人为本的立足点。
3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学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力水平稳步提升,其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因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愈发强烈。这就使得人们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关注素质能力与发展方式[4]。个人能力素质水平的提升反过来又会促进社会群体的发展,如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此外,以教育方面的发展为例,传统的应试教育评价学生形式单一,使得很多学生的其他优秀之处并未被发掘出来,学习的积极性被挫伤。在意识到这一弊端后,一种全新的自由发展的学校模式开始萌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学习课程并参与到实践当中去,在掌握了所学技能通过考核后即可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目前这样的教学形式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其中的一些积极作用不可否认。通过兴趣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到课程当中学习思考、动手实践,能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创新与创造力。
4结语
积极心理学将过去各个类型的心理学研究中积极健康的因素汇总并加以新的研究。充分利用人类积极的心理素质,来调动大脑的思考能力与身体的行动力,发掘人类潜能来面对挫折与困难,并指导人们通过自身能力改善生活和提升生活幸福感。积极心理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因此积极心理学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董炫辰.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的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J].中华少年,2018(4).
[2]张迪慧.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学意义与教育学价值初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
[3]孔卫丰.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学意义与教育学意义[J].饮食保健,2017,4(11).
[4]张迪慧.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学意义与教育学价值初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
作者:刘田园 单位:西北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