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
【提要】本文在分析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融合价值的基础上,从重视学生人格培养、高效整合教育内容、优化教育者队伍结构、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打造优质人文环境几方面重点探讨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对策。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汉语言文学融合对策
一、前言
在文化多元化和信息化背景之下,学生思想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培育、健全人格的塑造极为不利。因此,若想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则需要以汉语言文学为突破口,努力寻找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切入点,借助教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顺利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工作实效性。对此,本文以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及对策为题,对其相关内容作出简要分析与着重探讨。
二、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价值
(一)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以灌输式、注入式方式为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和机械学习的状态,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汉语言文学当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拓展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的广度,挖掘其深度,以积极正面的内容影响学生,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经验,使之与学生思想认知产生共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有利于调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汉语言文学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是非判断能力、高尚道德情操,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巩固学生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人文底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奠定基础。在新的时代形势之下,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具备扎实理论能力、娴熟实践技能的同时,还需要有品德修养、审美素养、合作精神等.
三、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对策
(一)重视学生人格培养
就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育者因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忽视对学生的学生培育,使得学生虽然掌握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但是无法对其进行整合与应用,难以实现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若想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有效融合,则需要教育者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具体来说,教育者要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为己任,将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践能力培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与此同时,教育者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缓解情绪压力的正确方法,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高效整合教育内容
从整体上来说,汉语言文学具有内容繁多、体系庞大的特点,并不是所有的内容知识点均需要学生掌握。这就要求教育者具备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利用教育内容的精心选择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深度融合。对此,教育者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诉求,以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为导向,在汉语言文学中选择学生感兴趣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以潜移默化之势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此同时,所选择的教育内容还应该具备实用性的特质,加深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教育内容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将其应用在现实生活之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热情,提高汉语言文学教育质量,落实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任务。
(三)优化教育者队伍结构
高素质、高水平的教育者是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深度融合的保障条件,教育者教学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学习动机。因此,教育者若想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确保学生维持较为长久的学习兴趣,则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借助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深化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正确处理语言与汉字间的关系,在汉语言文学课堂当中以独特的教学魅力感染学生,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一方面,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日常工作当中努力学习,借助网络、书籍等途径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培训活动,与其他任课教育者交流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学校要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者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渗透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还可以聘请汉语言文学专家来校开办讲座,为教育者及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四)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教育者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摆脱传统教育思维的局限,在重视课堂上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还需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演讲辩论、话剧表演、诗歌朗诵、文学创造等,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团结协作、解决问题,这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育大有裨益。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学生会深刻认识到汉语言文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感悟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学生通过自身的亲自参与、主动思考、动手实践可以及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快速适应周围环境,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可见,利用汉语言文学特点开展实践活动在提高汉语言文学教育水平的同时,还可以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可谓是“一举两得”。
(五)打造优质人文环境
优质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以为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融合创造有利条件,对两者的深入融合具有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平等、尊重的心态对待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育者要予以耐心的解答,以引导启发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教育者在关心学生汉语言文学知识学习情况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心理健康状况,从多个层面了解学生,善于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变化,做一名“有心人”,这是优质人文环境建立的基础。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亲身经历,深入体会汉语言文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最大限度挖掘学生自身潜能。
四、总结
综上所述,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融合是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汉语言文学学习积极性的强化、综合能力的培育具有良好作用。因此,高校要正确处理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间的关系,通过重视学生人格培养、高效整合教育内容、优化教育者队伍结构、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打造优质人文环境等途径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逐步完善学生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汉语言文学教育水平,实现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刘文君2018《探究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评<汉语言文学知识>》,《高教探索》第3期。
童京华2018《中职汉语言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作用》,《科学咨询》(科技•管理)第3期。
陈国宋2017《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第36期。
作者:林志坚 单位:福建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