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高效课堂论文 > 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构建

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构建 

日期:2018-09-24 07:43:19人气:1204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现存问题探析

(一)忽视知识结构,衍生思维障碍

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而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对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分析,没有依照小学生字词积累、语句基础知识等选择教学内容,而是一味地只根据学校课程大纲和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这势必会使学生出现思维和学习障碍,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二)高估认知水平,随意拔高目标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务必掌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形成正确的了解。而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高估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设置学生超出现有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学生难以完成学习任务会给学生带来挫败感,使学生形成低成就感、低动机,逐渐失去学习信心而厌恶甚至放弃该学科的学习。这种忽视学情,随意拔高教学目标的“揠苗助长”行为,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忽视学生差异,未能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学生在智力水平、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差异。而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之间的内部差异,按照统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施教,可能会导致优秀生由于任务难度较低而没有学习成就感,逐渐形成骄傲自满的不良情绪和学习“惰性”心理。后进生则认为无法达到学习目标而出现灰心丧气的不良情绪甚至厌恶和放弃学习的情况。从而导致阅读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无法得以提升。

二.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基于上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现存问题探析,我们发现忽视学情是阻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关键因素。基于此,笔者认为应根据学情确定和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评价,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根据学情确定阅读教学目标

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教学目标,教育目标确定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价的选择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依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学习制定。首先,要树立整体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三维目标”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独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次,关注个体差异,设置弹性目标。为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激励学生不断努力而达成目标。此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以学生的学为主体,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发展。比如,在进行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摇篮歌”阅读教学时,就可以根据学情将教学目标设计地更加具体,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目标如下:1.学会认识“醉、哼、蚯、蚓、铜”五个生字,掌握“醉人、蚯蚓、天井、船舱、安卧、结冰、炭火、铜盆”八个词语。2.不看诗歌,能够独立对诗歌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复述。3.分享自己知道的摇篮歌。4.提出自己认为值得探讨的问题。5.谈论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二)根据学生需求选择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选择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符合和适应学生的发展。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学情区分教学内容。对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内容可以不在重复,要重点讲解学生未掌握的知识内容。而且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另一方面,教师应注意把握学生未意识到的和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知识的盲点,对其加以点拨,化未知为已知。此外,学生往往在诗词、文言文和近代的白话文小说的理解上有一定困难,教师应重点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阅读“泊船瓜洲”为例,这首古诗对小学生有一定难度,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应放在字词赏析,情感理解方面,教师应简单地向学生介绍王安石和作诗的背景,便于学生理解。引导学生自主找出诗中的精辟字“绿”并说明好在哪,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乡之情”。

(三)基于学情选择课堂教学方法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除了一般的阅读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朗读法等,还可以根据时代的要求,采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方、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为依据,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思维特征基础上,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阅读教学时,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实地参观法,带领学生深入大自然观察春天、倾听春天、触摸春天,课堂上用直观法向学生展示当天拍的照片和录制的视频,然后使用讨论法,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利用情景法为学生创设情景进行课程导入,讲解课文后让学生合作探究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依据学情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部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和创新阅读课堂教学环节,使其真正为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服务。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思维特征,教师可以创设泛读―略读―细读―精读―感悟等五大教学环节。泛读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课文预习,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和背景;略读则在课堂刚开始时进行,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段,找出文章的生字和不懂的词语句子;接下来进行细读,掌握文章中的生字,理解文章的内涵;其次便是进行精读,对文中精美的字词、语句进行赏析,并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课堂最后提出自己认为值得探讨的问题和自己的感悟,在小组内进行探究并讨论。

(五)根据学生差异完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是保证阅读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手段。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极易对某些偏科严重的学生造成一定伤害。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开展教学评价,建立健全阅读评价体系。在对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行评价时,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不仅要关注教学结果,还需关注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学生的表现。包括课前预习的基本情况,课堂上应对、解决问题和对问题进行迁移的表现,以及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和小考的反馈。这样才能综合全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启梅.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37(17):139.

[2]才合杰.探讨小学语文阅读高效教学课堂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34(14):153.

[3]姚畅.分析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高效课堂[J].新课程(上),2018(3):171-171.

作者:年维刚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新塬镇中心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