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思考
摘要:案例教学法作为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该校在精挑细选,建成案例资源库、探索专题式案例教学的新思路、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案例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几年的探讨和实践,使该校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案例教学;探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础,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班级讨论,教师引导、释疑,分析和研究具体案例及其问题,从而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一种教学模式。我校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中,已经开始应用案例教学法,对案例的采用编辑及具体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与研究,其教学成果正在显现。
1精挑细选,建成案例资源库
该校近几年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中,首先着重案例的选取,选取新颖、丰富、真实的案例,选取富有实效性、感染性、针对性的案例,多方面挖掘“案”源,建成案例资源库。首先,选取具有真实性的案例。柏拉图在谈到用讲故事塑造学生心灵时就特别强调故事的真实性,他指出,“为了培养美德,他们(年轻人)最先听到的故事应当是最优美、最高尚的。”因而我们选取的案例:一是引用有证可考的古今中外典型事例,选择可信度高,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强的案例;二是节选相关的影像资料进行整合加工,使其更具有感染力和震撼性;三是把参观考察等方式获取的第一手材料通过整理、剪辑和技术加工等,制作成新的教学案例,使其保持“本色”,真实可信、形象具体、说服力强,受到学生的喜爱。同时,教师在叙述案例时必须客观公正,真实可信,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样的案例教学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在思考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选取具有针对性的案例。案例的选取和运用重在为教学目标服务,与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不要牵强附会,生动不是好案例的唯一标准,好案例的第一标准应该为教学目的服务。因而要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基本内容为主线来选择案例,使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以达到目标明确、事实充分、说服力强的教学效果。如在讲“爱国主义教育”专题时,我们以“爱国主义”为主线,讲述爱国主义的内涵和爱国主义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列举出举我国历史上屈原、文天祥、岳飞等著名的爱国英雄,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来说明爱国主义的概念、意义及其形成过程,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来教育学生,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正是由于案例选择恰当,现实性、针对性强,同学们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教学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选取具有启发性的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绝不能追求表面的、显而易见的东西,要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审美需求出发,更要在基本观点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案例选择要贴切准确,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灵魂在于它的思想性,必须用课程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案例一定要有典型性和启发性,不能随信拈来,而是筛选有代表性、针对性、时代性并且能揭示矛盾、反映问题较为典型的实例。这样,才能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认识和分析事物,提高认识水平,纠正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达到教书育人、用理论武装思想的目的。
2探索“专题式案例教学”的新思路
思政课教材是国家统编教材且本专科通用,对高职专科学生来说理论性太强,实例偏少。我们在不打破教材基本体系的前提下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实行专题化教学,将大量贴进社会、贴进实际、贴进生活的相关教学资源整合进专题教学中。根据“05”方案各门课程综合性较强的特点,该校发挥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和多媒体课件研发的各自优势和整合效应,以激活课堂教学、提炼和活化教学内容为切入点,着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的新尝试――“专题式案例教学”的教学思路。首先,在“专题式案例教学”中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与职业教育理念相结合,不断渗透职业教育理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相结合,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在“专题式案例教学”中,教师围绕每一个专题,收集大量相关教学案例,运用多种手段沟通师生之间的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他们对专题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选用贴近学生实际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素材,不断调整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双赢局面。再次,在“专题式案例教学”中,我们从教材现实、社会现实、高职学生现实出发,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处理好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高职教育的特点,选取学生关注的有关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的案例,如在讲“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这一专题时,我们将本专题的主线、重点、主题与高职学生关注问题相融合,选择反腐败案例、选择马加爵、林森浩等大学生犯罪案例,加深学生对法律概念与历史发展的理解,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更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样,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也提高了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了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同时也实现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完美转化。
3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案例教学模式
坚持案例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要求,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符合“第一线”职业岗位要求的理论素养与思想道德素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形成主要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的案例教学模式,即教师展示案例、学生讨论分析案例、教师引导释疑。首先,教师展示案例。教学中,根据不同的专题,不同的内容,展示不同的案例。如在讲述“毛泽东思想”这一专题时,运用了毛泽东不同时期的诗词,介绍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伟大历史意义,加深学生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从而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同时,不同的案例在不同的环节展示。如那些内容复杂、时间跨度大的案例,在课程结束后展示给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查阅资料,加深对案例中人物和事件的理解;那些耳熟能详、耐人寻味的案例,在课前展示给学生,易于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那些教育意义大、感染性强的案例,要穿插在授课内容中,在给学生带来惊喜和震撼的同时,引发他们的讨论,加深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其次,学生讨论分析案例。在学生分析讨论案例环节中,要高度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辩论、问答、模拟体验等方式参与其中。对于那些通俗易懂、大众化的案例让学生自由讨论。如古今中外耳详能熟的名人名言、名人轶事等经典案例,让学生自学或自由讨论,加深对相关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对于那些复杂的、不易理解的案例,开展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选出代表参与讨论。如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热点和难点等案例,集中讨论,使学生对相关问题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教师引导释疑。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导、点睛、释疑格外重要。教师要根据案例的内容和教学目的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引导学生带着疑问来研读相关案例;教师要采用即时点评和总结性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解读案例,发挥答疑解惑的作用;教师要采取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采用案例教学,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已引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正实现了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今后,在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将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案例教学在该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使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4):31-35.
[2]武建国.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几个问题[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4):79-82.
[3]赵玉环.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0(22):108-109.
作者:刘云影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