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案例教学组织实践思考
摘要:首先分析了高职教育和教学特点,然后阐述案例教学的含义、特点以及与其他传统教学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最后给出高职院校组织和实施案例教学应包括根据需要选择典型案例、依据案例创设情景、基于案例分析提炼理论三个基本环节。
关键词:高职教育;案例教学
1高职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也简称高职教育,其培养的对象是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符合生产生活和服务实践等岗位所需要的高级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中,明确将高职教育定位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既不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又有别于一般职业技术教育,其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高职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共性,更有自己的特色。高职教育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包含有:(1)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2)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3)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4)“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教学质量的关键;(5)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与其它教育类型和层次的教学相比,高职教育既有共同遵循的教育教学规律,也有其独特的特点,总结有以下方面。(1)对象的较大差异性。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生源起点不一、差别较大,其教学对象呈现素质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2)目标的明确导向性。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等特点。(3)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有针对地教授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按需施教。同时也尽可能与学生的个性相适应、实行弹性课程组合。(4)方法的实践性。具体体现在互动性,重视学生的参与;根据专业实际合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比例;紧密结合学业、就业、创业。(5)组织的灵活多样性。教学组织机动灵活,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最大限度促进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和谐发展、实现专业与就业创业的贯通。如,在校学习时间的长短和组合方式,课程设置形式,等。(6)考核的技术技能性。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重点,注重培养考核学生的岗位技能,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其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7)队伍的双师型。由于高职教育是以就业导向、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双师型。这也是其有别其它高校之处。(8)教学产研的统一协调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产研的统一协调,发挥其各自的教育功能,才能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案例教学概述
2.1案例教学的含义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有关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案例法等。其中,案例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案例作为基本的教学素材,让学习者在积极参与案例的阅读、分析、思考和讨论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受教者的思维、推理和处理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最早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于1870年首次提出。案例一词源于医学。所谓案例,是指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件的内容、情节、过程和处理方法所进行的客观描述,以备查询和再现。案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作用于实践的载体。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选择必须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实践性和针对性。案例教学以对具体事实的观察和分析为前提,主张透彻地观察个别事物,深入剖析事实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因此,案例教学所关注的不是教育的共性和一般性,而是特殊性和多样性。
2.2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广泛应用于法学、医学、工商管理、教育等领域,具有如下特点。(1)目的性。在案例教学中,无论是案例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都紧紧地围绕着特定的教学目标展开。让学生通过独特的典型事件的情景再现和角色体验,建立一套适合他们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维体系,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启发性。任何一个案例中都包含有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探寻的许多问题。案例教学的实施,就是有意识地让学生透过可能表象不是直接关联的案例所描述的情景去观察、分析、体验,从而形成自己的概念,并以此为起点进一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3)客观性。案例是对已经发生典型事件的真实写照。学生基于这些真实素材和所学的理论知识,在不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与影响下对其进行客观分析,结果必然也客观真实。(4)实践性。案例教学告诉学生的是,如何在已经实践了的真实事件中扮演角色,进行实践体验,尽快完成从理论向实际的转化。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在模拟实际决策过程中得到训练,以弥补实践经验不足甚至空白。(5)综合性。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组织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形势,管理的成败更多地取决于是否具有审时度势、果断决策的能力。案例教学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让其在角色的扮演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巧来处理各种问题,弥补理论学习中知识片面的弊端。
2.3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教材。传统教学使用的是固定教科书;而案例教学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案例。(2)授课方式。传统教学是教师讲和学生听,课堂讲授是教学的重点和中心;案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和分析实际案例,案例构成课堂讨论的基础。(3)教师的角色和责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传道授业;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和推动者,需要课前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课堂上领导案例讨论过程、更新案例使之与时俱进。(4)学生的角色和责任。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是听讲者和知识的接受者,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是教学的主角。例如,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案例材料,课堂上积极发言,在独立思考和与他人争辩中,全方面多角度地体验实践问题。教与学是一对充满了矛盾的辩证统一体。在案例教学中,从主体即教师的角度来看,其一般程序主要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案例、设计问题、归纳综合评价、检测反馈等。从客体即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其一般程序主要又包括知识准备、个人准备、小组讨论、思考。只有主体、客体及案例之间达到了深度融合,该教学法才算是成功实施。
3高职院校案例教学组织和实施
案例教学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研究,使参与者的认识从具体跨越到抽象,从个别扩展到一般,从而掌握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因而,案例教学形式比较适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在其组织和实施过程中,一般包含以下三个基本环节。(1)根据需要选择典型案例。案例教学的效果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案例,其选择应是与教学内容和目的密切相关的正面或者反面典型者,寓所学理论于案例之中。精选出的案例应能深刻揭示或者体现相应的基本理论。如果案例缺乏典型性,就难以起到对学生的联系、启发和引导,更不利于总结、升华、概括出具有普适的一般准则。这必然要求教师必须不仅要完全理解教材(甚至每个细节),而且还要清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2)依据案例创设情景。案例教学实现了教学与现实情境的沟通与融合。老师根据来自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案例创设情境,学生从中获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案例的介绍应做到言简意赅,还应选择合适的方式。例如,可根据案例特点和实际条件采用口述、音频、视频、图片等,尽量做到生动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3)基于案例分析提炼理论。这是案例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切身体会,学生总结归纳出带有普遍性规律的理论。要达到这些效果,一方面必须挖掘教材和案例之间的联系精心设计问题,以及采用各种各样的讨论交流形式;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分析过程中的作用,如引导提示学生如何进行思考,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恰当评价,以保证分析沿着预定目标进行。案例教学始于“实践”。因此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具体的、个体的、独立的,要上升到普适的、一般的、相联系的,必须进行相应的总结和归纳,相当于画龙点睛。这可由教师完成或引导学生完成,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以便于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巩固。
参考文献
[1]王慧.高职案例教学探析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4,(28):26-28.
[2]王玉芬.案例教学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15):118-119.
[3]朱瑞华.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07,19(2):69-70.
[4]孙秀伟.论高职教育案例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10,(24):117-118.
作者:李晓红 单位: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