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案例教学实践分析
摘要:案例教学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而衍生出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从案例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上的实际应用出发,探讨其优势及局限性,不仅丰富了地理案例教学理论,而且对改善地理教学的质量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案例教学;地理;实践研究
1.案例教学概述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是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秉承这一理念,对比传统课程内容所体现出的相对落后陈旧,脱离生活实际的特点,偏重对于地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的课程目标,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应运而生。何谓案例教学?靳玉乐在《案例教学原理》一书中将“案例教学”定义为: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交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2.地理课堂中案例教学的应用
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中学地理课堂,笔者认为,即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探究,从而落实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向学生传递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互动性、全面性。下面笔者就以七年级地理教材为例谈一谈案例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具体应用。案例1:模拟地球公转(一个地球仪、一位学生)。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因其抽象、空间概念强、动态和静态思维转换大,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此,可以采用比较直观的演示法,以降低难度,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例如,课堂先给予学生一部分时间对于书本中该部分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而后请一位学生充当太阳,教师手握地球仪代表地球,通过不同的演绎,让学生体会地球始终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同时地球也在围绕地轴自西向东实现自转,地轴指向始终不变。案例2:亚洲拥有复杂的气候。任何一个大洲,由于范围广大,因此自然环境较为复杂,自然环境又包括多种自然要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教材重点关注了地形、水系、气候三大自然要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是七年级下册的起始章节,对其自然环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把握归纳任意地区在地形、水系、气候特点的一般方法。对这一部分的教学,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是不错的方法。
3.地理课堂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地理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书本理论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构造出真实性极强的地理案例,经过学生的直接参与,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及经验对案例进行剖析、引申和扩展,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一过程不仅可以缩短教材中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2)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教学氛围,进而实现教学相长。生动、逼真的案例,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在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下讨论,学生独立思考,大胆交流,拥有更多的自由与展现自己的机会,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对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艺术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地理案例教学的局限性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优势和适用范围,案例教学也不例外。一两个案例也很难让学生接受所学的知识,还是应当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不同的地理教学内容,地理教学案例又可以进一步设计为讲解式案例、讨论式案例、活动式案例或调查式案例,如何将这些案例教学有机结合,往往是较为困难的。
5.结语
案例教学不仅代表着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种教学方法的转变,更代表的是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创新。当然,对于它的应用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案例教学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会逐渐发展成熟,它不单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会促进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晴.试论地理案例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9).
[2]林国银.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福建地理,2005,(2).
作者:张倬 单位:江苏省淮阴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