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职称新闻 > 天津运动康复专业初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天津运动康复专业初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中华智刊网 网络日期:2023-08-27 03:25:00人气:303

天津运动康复专业初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一)中级职称评审 获博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在职在岗满6个月;获硕士学位,取得助工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助工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工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中专毕业人员不能直接申报中级,至少需提升学历至大专。

 (高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8 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职务工作 5 年以上;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10 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 5 年以上。

天津市初级职称申报条件:

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并从事拟聘任专业技术工作;

大学本科毕业的,从事拟聘任岗位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

大专毕业的,从事拟聘岗位任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

中专毕业的,从事拟聘任岗位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

满足上述学历条件,可以有资格申请天津市初级职称了

副高级职称评审,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工作二年以上。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八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工作五年以上。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工作五年以上。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取得中级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中级工作五年以上。


运动康复专业教学策略探讨

摘要:在健康背景下,部分人群由于缺乏体育理论修养和储备,导致其运动内容与自身身体承受能力不匹配,或者错误的运动形式给身体带来了意外的伤害,这就使得运动康复愈发受到关注。基于大学体育教学中运动康复专业的教学实践,从当下教学的现状和运动康复理论与实践层面,从多个角度分析运动康复专业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体育;运动康复;教学策略;有效教学。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运动康复在近几年中得到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逐年上升,基于健康背景下在体育院校中开设运动康复专业,通过医学、体育和康复知识等多方面内容有机融合,创新出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讨论如何有效提升运动康复专业的课堂效率,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1 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树立教学目标。

在竞技体育发展中,运动员在锻炼期间会经常受到伤病困扰,而带伤训练易造成身体过度透支,影响身体健康,因此亟需预防损伤和恢复伤病的专业幅值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是引领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方向,在开展过程中,每位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运动康复知识对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和具体教学内容中树立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在目标引导中有序开展教学。

首先,观念决定行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要能够从根本的教学观念转变,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下展开教学。其次,教师需要提升自认专业能力,利用课余时间给自己充电,在与同行优秀的教师学习和交流中提升自我。最后,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充分分析学生特点后设计优化课程,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

2 以多媒体技术辅助,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

近年来,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使得多媒体技术辅助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领域中,在运动康复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其形象生动的特点开展教学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实现具象转变,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存在的重难点,加深认知。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系统引导学生进行动作演示,由于教师的讲解或示范并不到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优势给学生播放录像,让学生在观看正确的姿势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认识。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能在身临其境地感知中初步感受运动康复具体操作实施,在初步了解和感受中获取知识,深入认识。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PPT,加入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让学生先观看动态影片,然后抛出问题结合PPT 进行授课讲学,在有效节省教学授课时间的同时,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具体形象的知识传授,巧妙地将教学重难点化解开,让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

3 通过多种案例情景,激发学生对理论探索兴趣。

运动康复专业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培养有较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基于教材在课堂上讲,学生被动地听,忽略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不仅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还不利于学生毕业后的能力发展。在多种教学方法探究中,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设计多种案例情境,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究兴趣。

4 完善考试评价机制,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任何课堂的高效构建都离不开与之相对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的创建,在运动与康复专业教学中,多元化的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激励学生更进一步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还要能从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出发,构建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除了固定的考试考核外,教师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考核。首先,教师可以从平时的课堂表现中对学生进行评价,计入期末考核中。其次,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自评,也一并将其计入期末总成绩中。最后,通过实践操作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考察,在多元化的评价考核中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5 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身体健康和运动康复对人们越来越重要。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开设运动康复专业,并有效探究该专业教学的有效性是大健康教育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是该专业学生学习需求的充分体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以生为本树立教学目标;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 设计多种案例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讨论中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以进一步实现运动康复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翠霞.我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职业技术,2018,17(10):81-83.

[2]刘宇飞,李晓琳.浅析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教学体系[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9):109+111.

[3]刘宇.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4):10670-10671.

[4]甄希成.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教学体系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5(06):208-212.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