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职称新闻 > 重庆口腔科专业副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重庆口腔科专业副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中华智刊网 网络日期:2023-07-21 11:59:00人气:259

重庆口腔科专业副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


一、基本条件一、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自觉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和医德医风。


二、身心健康,心理素质良好,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

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医疗类、护理类职称,应取得相应职业资格,并按规定进行注册,取得相应的执业证书。

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各层级职称,除必须达到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应分别具备以下条件。


二、初级职称

医士(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区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师职称;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师职称。按照《中医药法》参加中医医师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师职称。

护士(师):按照《护士条例》参加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可视同取得护士职称;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一年,可直接聘任护师职称。具备大专学历,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3年;或具备中专学历,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5年,可参加护士资格考试。

药(技)士:具备相应专业中专、大专学历,可参加药(技)师资格考试。

药(技)师:具备相应专业硕士学位;或具备相应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年;或具备相应专业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或具备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取得药(技)士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可参加药(技)师资格考试。


三、中级职称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具备相应专业学历,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报名参加考试 :

临床、口腔、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具备博士学位,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具备硕士学位,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6年;或具备中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7年。

公共卫生类别主治医师 具备博士学位并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或具备硕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2年; 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6年;或具备中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7年。

主管护师具备博士学位并注册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或具备硕士学位经注册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6年;或具备中专学历,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7年。

主管药(技)师: 具备博士学位;或具备硕士学位,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6年; 或具备中专学历,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7年。


四、副高级职称

1.副主任医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治(主管 )医师职务满5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在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受聘担任主治( 主管)医师职务满7年。

(2)评审条件 : 专业能力要求

临床、口腔、中医类别 :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具有较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危重病人,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强化病案作为评价载体,采取随机抽取与个人提供相结合的方式,提供5-10份申报人主治或者主持的、能够反映其专业技术水平的抢救、死亡或疑难病案,加强对临床医生执业能力的评价。

基于病案首页数据,重点从技术能力、质量安全、资源利用、患者管理四个维度,利用诊治病种范围和例数、手术级别和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单病种次均费用等指标,科学准确评价医生的执业能力和水平。其中,中医专业还应基于中医病案首页数据,重点围绕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中药饮片处方比、中医治疗疑难危重病患者数量、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等中医药特色指标,评价中医医师的中医药诊疗能力和水平。具体指标见附表2。

公共卫生类别: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具有较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

基于参与的业务工作内容,重点考核公共卫生现场能力、计划方案制定能力、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南制定能力、业务管理技术报告撰写能力、健康教育和科音能力、循证决策能力、专业技术成果产出、科研教学能力,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能力等方面,包含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分析预警 ) 报告、制定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案和风险评估报告、业务工作计划、技术指导方案制定等内容。

2.副主任护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管护师职务满5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受聘担任主管护师职务满7年;

担任主管护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工作时间总计不少于40周,病历首页责任护士和质控护士记录累计不少于480条(急诊、重症、手术室、血透、导管室等科室从相应记录单提取护士记录 )。

(2)评审条件 : 专业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能够正确按照护理程序开展临床护理工作,熟练掌握本专科病人的护理要点、治疗原则,能熟练地配合医生抢救本专业危重病人。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护理人员的能力。

3.副主任药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管药师职务满5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受聘担任主管药师职务满7年;

担任主管药师职务期间,平均每年参加药学专业工作时间不少于40周。

(2) 评审条件: 专业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能够参与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对临床用药结果做出准确分析,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处方和医嘱中出现的各种不合理用药现象,及时提出临床用药调整意见。具有指导下级药师的能力。其中中药专业还应具备中药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中药药学服务能力,能够提供中药药物咨询服务,具有中药处方点评工作能力,提供合理使用中药建议。

4.副主任技师

(1)申报条件 :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管技师职务满5年; 或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受聘担任主管技师职务满7年;

担任主管技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时间不少于40周。

(2)评审条件: 专业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具有较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里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技师的能力。


五、正高级职称

1.主任医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满5年。

完成规定的工作数量要求(详见附表1)

(2)评审条件: 专业能力要求

临床、口腔、中医类别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里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强化病案作为评价载体,采取随机抽取与个人提供相结合的方式,提供5-10份申报人主治或者主持的、能够反映其专业技术水平的抢救、死亡或疑难病案,加强对临床医生执业能力的评价。

基于病案首页数据,重点从技术能力、质量安全、资源利用、患者管理四个维度,利用诊治病种范围和例数、手术级别和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单病种次均费用等指标,科学准确评价医生的执业能力和水平。其中,中医专业还应基于中医病案首页数据,重点围绕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中药饮片处方比、中医治疗疑难危里病患者数量、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等中医药特色指标,评价中医医师的中医药诊疗能力和水平。具体指标见附表2。

公共卫生类别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系统拿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

基于参与的业务工作内容,重点考核公共卫生现场能力、计划方案制定能力、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南制定能力、业务管理技术报告撰写能力、健康教育和科普能力、循证决策能力、专业技术成果产出、科研教学能力.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能力等方面,包含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分析预警 ) 报告、制定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案和风险评估报告、业务工作计划、技术指导方案制定等内容。

2.主任护师

(1)申报条件 :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护师职务满5年。

担任副主任护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工作时间总计不少于35周,病历首页责任护士和质控护士记录累计不少于240条(急诊、重症、手术室、血透、导管室等科室从相应记录单提取护士记录 )。

(2)评审条件: 专业能力要求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护师水平的基础上,精通护理学某一专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临床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护理人员的能力。

3.主任药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药师职务满5年。

担任副主任药师职务期间,平均每年参加药学专业工作时间不少于35周。

(2) 评审条件: 专业能力要求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药师水平的基础上,精通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药师的能力。其中,中药专业还应具备中药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中药药学服务能力,能够提供中药药物咨询服务,具有中药处方点评工作能力,提供合理使用中药建议。

4.主任技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技师职务满5年。

担任副主任技师期问,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时间不少于35周。

(2)评审条件 : 专业能力要求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技师水平的基础上,精通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技师的能力。


六、工作业绩要求

以下业绩成果可作为代表作 :

(一)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形成的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应急处置情况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

(二)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专利。

(三)结合本专业实践开展科研工作形成的论文等成果。

(四)向大众普及本专业科学知识形成的科普作品。

(五)参与研究并形成的技术规范或卫生标准。

(六 )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包括带教本专业领域的下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所承担教学课题和所获成果等)。

(七)其它可以代表本人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性工作业绩。

 

 

 

口腔科医疗器械消毒监测技术分析



【摘 要】目的:为了探究消毒监测技术对口腔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文应用了采样检测的方式,依据相关医疗卫生消毒标准和规范,对某院口腔科室的室内空气环境质量、医护人员手部、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以及蒸汽压力灭菌锅等方面进行了消毒监测,并现场采样对消毒效果分析评价。结果:通过采样调查以及实验检测后,口腔科室内环境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口腔器械以及压力蒸汽灭菌锅的监测结果的合格率分别为58.3%、94.0%、97.5%、100.0%、90.0%、98.0%、94.7%。结论: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其中环境空气、紫外线消毒灯以及医护人员手部的消毒效果并不是很高,合格率相对较低,需要口腔科室进一步加强消毒工作。

【关键词】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监测效果


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饮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变化,人们的身体健康却有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疾病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加大。其中口腔疾病是人们重点关注的一个疾病种类,口腔科室也是各个综合性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但是由于口腔科室的患者较多,而且医护与患者之间的接触距离非常近,口腔器械的循环使用,可能会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口腔医疗器械的消毒工作尤为重要,是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前提。本文以某院的口腔科室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口腔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以及科室环境的消毒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文调查对象为某院口腔科室内环境空气、医护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口腔医疗器械、紫外线消毒灯及蒸汽压力灭菌锅。

1.2 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对调查对象的消毒监测进行分析评价,室内环境空气用9cm琼脂平板按要求取点,采样后暴露5min送实验室检测。将漫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支在双手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2次,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触部位,将棉拭子装人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物体表面采用Scmx5cm灭菌规格板,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5次,转动棉拭子,取样4次送检。使用中消毒剂采用消毒剂染菌量检查。紫外线消毒灯采用电压220V直管型紫外线辐射强度达70μW/²。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黏膜或进人组织的诊疗器械,在无菌操作条件下采样,直接放入10ml含有中和剂的无菌营养肉汤试管中,振荡洗脱30s,送实验室。蒸汽压力锅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液检测。

2结果

通过对各项检测项目进行消毒监测,从监测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其中消毒剂消毒监测合格率最高,效果最好,高达100%,而较差的就是室内环境空气、紫外线消毒灯以及医护人员手,合格率较低,效果不是很理想。监测数据详见表1、表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口腔医疗卫生意识的不断增强,医院口腔科室接诊的患者越来越多,很多人并不仅仅是为了治疗口腔疾病,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为了预防口腔疾病或者为了牙齿更加美观而来医院就诊。在治疗的过程中,口腔医疗器械是重要的治疗工具,直接与患者的口腔内部进行接触,因此,口腔医疗器械的卫生条件对患者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器械的消毒工作没有达到卫生标准,不仅会降低口腔疾病的治疗结果,同时还可能引起病菌感染。这就要求口腔科室必须加强对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工作。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临床中,消毒和灭菌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具有一定的相似度,很容易混淆。消毒是将病原微生物消除,着重强调的是病原方面,将其数量控制在最低,不能再导致疾病产生,而灭菌则是指将所有的微生物全部消灭。

由上述监测结果来看,环境空气、紫外线消毒灯以及医护人员手的消毒监测合格率相对较低,口腔医疗器械的消毒合格率也并没有达到100%,可见,口腔器械的消毒效果也会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具体可能会受到以下几点因素干扰:第一,口腔器械使用后没有及时进行清理,或者将器械过长时间浸泡在消毒剂中,导致器械表面腐蚀严重;第二,由于口腔科室接诊患者数量较多,医护人员下班后也没有对器械进行仔细清洗消毒;第三,清洗器械的水质不达标,清洗过后器械表面会产生白色斑点;第四,消毒室或者口腔科室的环境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器械的消毒效果,本次研究中对环境质量的消毒监测合格率结果最低,也会对器械的消毒效果产生一定的干扰。

口腔科室的器械种类十分复杂,每天被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如果不注意消毒管理,很容易导致严重的医源性病菌感染,威胁患者的健康状况。因此,为了避免感染情况发生,口腔器械的消毒监测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口腔科室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

第一,时刻保持科室以及消毒室内部的空气环境清洁干净。口腔科室内部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流动性很大,科室环境中包含的病菌也非常多,通常是来源于患者飞沫或者治疗过程中清洗时所产生的气溶胶,相互之间很容易产生交叉感染。本次研究调查中,空气环境的合格率最低,相比于倒数第二的紫外线消毒灯还要低很多,这就要求科室必须加强科室环境的消毒处理。空气消毒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紫外线消毒,一种是喷剂消毒,但是前提必须在室内无人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有人,可以采用自然循环通风法,简单高效,也是最常用的方法。科室环境的日常消毒通常都会采用开窗通风的净化方式,保持室内有新鲜清新的空气流通,除此之外,还要定时用紫外线照射,每天大概30-60分钟。第二,消毒剂是消毒效果最强的一种消毒方法,口腔科室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消毒剂使用的培训工作,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和管理消毒剂。第三,口腔科室的工作人员在进入岗位工作之前,应该对科室内的设备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擦拭,比如诊台、桌椅、灯架、门等工作区域内部的各种设施。吐水池要用500mg/L有效氯,在每一人使用过后及时消毒,另外,科室内部的医疗垃圾要及时处理,保持环境卫生干净。第四,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手部直接接触患者的口腔,也是携带致病菌的重要媒介,而且由监测的结果可以看出,医护人员手部的合格率也并不是很高,很多医护人员对手部的清洁工作并不重视,在接诊前没有洗手、直接用污染的手接诊下一个患者、戴手套但是没有及时更换等等多种问题都会导致病菌感染。有关人员做过调查实验,结论得出医护人员如果注意手部清洁可降低一半的感染事件发生的概率。第五,口腔科室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医护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保证消毒工作流程正确规范。


参考文献:

  1. 沈晓霓. 做好口腔门诊消毒灭菌预防院内感染[J]. 保健文汇, 2019, 000(003):185-186.

  2. 杨菊华. 口腔器械常用消毒灭菌方法效果比较[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27).

  3. 蒋自然, 吕静静.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13, 000(022):141-141.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