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眼科专业副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重庆眼科专业副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
一、基本条件一、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自觉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和医德医风。
二、身心健康,心理素质良好,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
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医疗类、护理类职称,应取得相应职业资格,并按规定进行注册,取得相应的执业证书。
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各层级职称,除必须达到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应分别具备以下条件。
二、初级职称
医士(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区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师职称;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师职称。按照《中医药法》参加中医医师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师职称。
护士(师):按照《护士条例》参加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可视同取得护士职称;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一年,可直接聘任护师职称。具备大专学历,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3年;或具备中专学历,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5年,可参加护士资格考试。
药(技)士:具备相应专业中专、大专学历,可参加药(技)师资格考试。
药(技)师:具备相应专业硕士学位;或具备相应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年;或具备相应专业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或具备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取得药(技)士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可参加药(技)师资格考试。
三、中级职称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具备相应专业学历,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报名参加考试 :
临床、口腔、中医类别主治医师: 具备博士学位,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具备硕士学位,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6年;或具备中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7年。
公共卫生类别主治医师 : 具备博士学位并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或具备硕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2年; 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6年;或具备中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7年。
主管护师: 具备博士学位并注册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或具备硕士学位经注册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6年;或具备中专学历,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7年。
主管药(技)师: 具备博士学位;或具备硕士学位,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6年; 或具备中专学历,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7年。
四、副高级职称
1.副主任医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治(主管 )医师职务满5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在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受聘担任主治( 主管)医师职务满7年。
(2)评审条件 : 专业能力要求
临床、口腔、中医类别 :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具有较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危重病人,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强化病案作为评价载体,采取随机抽取与个人提供相结合的方式,提供5-10份申报人主治或者主持的、能够反映其专业技术水平的抢救、死亡或疑难病案,加强对临床医生执业能力的评价。
基于病案首页数据,重点从技术能力、质量安全、资源利用、患者管理四个维度,利用诊治病种范围和例数、手术级别和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单病种次均费用等指标,科学准确评价医生的执业能力和水平。其中,中医专业还应基于中医病案首页数据,重点围绕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中药饮片处方比、中医治疗疑难危重病患者数量、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等中医药特色指标,评价中医医师的中医药诊疗能力和水平。具体指标见附表2。
公共卫生类别: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具有较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
基于参与的业务工作内容,重点考核公共卫生现场能力、计划方案制定能力、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南制定能力、业务管理技术报告撰写能力、健康教育和科音能力、循证决策能力、专业技术成果产出、科研教学能力,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能力等方面,包含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分析预警 ) 报告、制定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案和风险评估报告、业务工作计划、技术指导方案制定等内容。
2.副主任护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管护师职务满5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受聘担任主管护师职务满7年;
担任主管护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工作时间总计不少于40周,病历首页责任护士和质控护士记录累计不少于480条(急诊、重症、手术室、血透、导管室等科室从相应记录单提取护士记录 )。
(2)评审条件 : 专业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能够正确按照护理程序开展临床护理工作,熟练掌握本专科病人的护理要点、治疗原则,能熟练地配合医生抢救本专业危重病人。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护理人员的能力。
3.副主任药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管药师职务满5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受聘担任主管药师职务满7年;
担任主管药师职务期间,平均每年参加药学专业工作时间不少于40周。
(2) 评审条件: 专业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能够参与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对临床用药结果做出准确分析,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处方和医嘱中出现的各种不合理用药现象,及时提出临床用药调整意见。具有指导下级药师的能力。其中中药专业还应具备中药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中药药学服务能力,能够提供中药药物咨询服务,具有中药处方点评工作能力,提供合理使用中药建议。
4.副主任技师
(1)申报条件 :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管技师职务满5年; 或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受聘担任主管技师职务满7年;
担任主管技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时间不少于40周。
(2)评审条件: 专业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具有较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里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技师的能力。
五、正高级职称
1.主任医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满5年。
完成规定的工作数量要求(详见附表1)
(2)评审条件: 专业能力要求
临床、口腔、中医类别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里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强化病案作为评价载体,采取随机抽取与个人提供相结合的方式,提供5-10份申报人主治或者主持的、能够反映其专业技术水平的抢救、死亡或疑难病案,加强对临床医生执业能力的评价。
基于病案首页数据,重点从技术能力、质量安全、资源利用、患者管理四个维度,利用诊治病种范围和例数、手术级别和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单病种次均费用等指标,科学准确评价医生的执业能力和水平。其中,中医专业还应基于中医病案首页数据,重点围绕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中药饮片处方比、中医治疗疑难危里病患者数量、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等中医药特色指标,评价中医医师的中医药诊疗能力和水平。具体指标见附表2。
公共卫生类别: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系统拿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
基于参与的业务工作内容,重点考核公共卫生现场能力、计划方案制定能力、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南制定能力、业务管理技术报告撰写能力、健康教育和科普能力、循证决策能力、专业技术成果产出、科研教学能力.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能力等方面,包含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分析预警 ) 报告、制定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案和风险评估报告、业务工作计划、技术指导方案制定等内容。
2.主任护师
(1)申报条件 :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护师职务满5年。
担任副主任护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工作时间总计不少于35周,病历首页责任护士和质控护士记录累计不少于240条(急诊、重症、手术室、血透、导管室等科室从相应记录单提取护士记录 )。
(2)评审条件: 专业能力要求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护师水平的基础上,精通护理学某一专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临床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护理人员的能力。
3.主任药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药师职务满5年。
担任副主任药师职务期间,平均每年参加药学专业工作时间不少于35周。
(2) 评审条件: 专业能力要求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药师水平的基础上,精通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药师的能力。其中,中药专业还应具备中药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中药药学服务能力,能够提供中药药物咨询服务,具有中药处方点评工作能力,提供合理使用中药建议。
4.主任技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技师职务满5年。
担任副主任技师期问,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时间不少于35周。
(2)评审条件 : 专业能力要求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技师水平的基础上,精通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技师的能力。
六、工作业绩要求
以下业绩成果可作为代表作 :
(一)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形成的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应急处置情况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
(二)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专利。
(三)结合本专业实践开展科研工作形成的论文等成果。
(四)向大众普及本专业科学知识形成的科普作品。
(五)参与研究并形成的技术规范或卫生标准。
(六 )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包括带教本专业领域的下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所承担教学课题和所获成果等)。
(七)其它可以代表本人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性工作业绩。
浅谈中医眼科的护理特点
【摘要】中医以辨证治疗为主,在治疗过程中强调患者治疗的个体性与独特性,是当下医疗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眼科治疗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较高,为提升中医眼科治疗效果,文章就中医眼科护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就眼科护理工作意义进行阐述,以促进中医眼科护理质量的提升,拟对中医眼科护理人员提供相关的工作理念 。
【关键词】中医眼科 护理特点 白内障护理
白内障属临床常见的致盲疾病,世界上每年均有大约600万人因白内障而导致视力模糊或者丧失。白内障疾病患者大多因视力模糊或视力丧失而就诊,当前我国治疗白内障技术水平先进,患者在对症治疗的情况下,大多视力恢复。良好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随着中医特色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众多学者将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应用于疾病临床治疗中。
一、中医眼科护理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措施
1.1成立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小组
根据眼科的护理需求选择资深护士组成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均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拥有护理师以上职称,并且具有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护士,小组配备年资,3年临床医师作为护理技术指导,保证患者得到有效的中医护理。
1.2建立电子档案
在电子档案当中,需要登记患者的名字、性别、电话、地址、白内障情况、中医辨证分型、中医特色护理方法等。护士需要从中医的角度进行评定患者的具体情况,并且需要进行评定患者对白内障疾病的认知度,然后根据评定的信息,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
1.3建立有效的护患联系
在联系片当中设置有科室及专科护士的电话、复诊时间、用药指导、用眼卫生等内容。在给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的时候,需要依据患者的中医证型,确定用药要求、饮食要求、情绪调整方法等,并且需要遵医嘱坚持欲针治疗。
1.4选择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内容
根据患者需求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在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使患者了解白内障的引发原因、具体症状、应用的药物、治疗方案、护理方法、复诊时间、平时用眼卫生、平时饮食注意事项等。
中医辩证施护。在中医辩证理论里,白内障分为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气血不足型、肝热上扰型及阴虚挟湿热型,本次研究中根据不同的类型,给予相应的组方,对于肝肾阴虚型要滋补肝肾,脾肾阳虚型应温补脾肾,气血不足型给予益气补血的药方,肝热上扰型需清热平肝,阴虚挟湿热型则采取滋阴清热,宽中利湿的组方。
中医辩证治疗,肝肾阴虚型:熟地15g,枸杞子、菊花、山英肉、泽泻、获答、冤丝子、当归、白芍、褚实子各lOg;脾肾阳虚型:生熟地、获答、黄蔑各15g,白术、党参、当归、白芍各9g,甘草、制附子、肉桂各6g;气血不足型:黄蔑、葛根、拘祀子各15g,党参、蔓荆子、当归各9g,炙甘草6g;肝热上扰型:石决明、草决明、赤芍、青箱子、木贼、荆芥、麦冬各12g,桅子、羌活各 9g,大黄6g;阴虚挟湿热型:生熟地、茵陈各15g,麦冬、积壳、批把叶、石角嗽黄等各9g,甘草6g,上述组方服用方法为均水煎服,2次/d。
二、白内障患者的中医临床护理特点
白内障属临床常见致盲眼病之一,好发于老年人群。经过调查发现超过60周岁的老年人当中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浑浊。常见的白内障病因主要包括生理性老化、身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遗传因素等。目前临床上治疗白内障主要是通过外科手术摘除浑浊晶状体,植入人工晶体。手术后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恢复速度。中医在治疗白内障已经有丰富的理论和经验,中医认为白内障属于肝肾两亏、精血不足或脾肾阳虚或气血两虚等,病机为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晶珠失养而引起。因此在治疗当中,可以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提高护理的有效性。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的主要方法为:进行健康教育:医院定期开展白内障病友会,尽量鼓励患者及家属参加。讲座的内容主要包含3个方面:①白内障治疗、护理的中医知识讲座,然后制定有奖知识问答,鼓励患者回答问题获得奖品;②树立治疗信心。邀请恢复状况比较好的患者进行诉说自己的经验,使其他患者提高对治疗的信心;③规范生活行为。护士在培养患者良好行为的时候,通过图片、视频、册子等方式,使患者可以更加了解白内障知识。引导其掌握良好的健康行为,改掉不良生活习惯,以免出现晶体浑浊加重的问题;
加强日常教育。在每天下午4至5点,由小组的护士负责解答患者所提出的有关白内障疾病的问题。许多患者关注的是食疗方的制作及食用时间,护士应详尽告知并嘱患者要长期坚持食用食疗方的食物。
随时教育。在科室可以开通白内障咨询电话,让患者可以及时进行咨询。而且对于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复诊的患者,需要及时通知患者复诊。
情志护理。祖国医学对情志护理很重视,《灵枢·师传篇》指出“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对眼科患者护理时,要多交流,耐心、细心、安心静养,保持心情舒畅,勿忧思恼怒,以免加重病情。因此,心理调理是中医眼病护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由于白内障属于一种慢性病,在实际生活通过中医的护理方法,应用中医手段给予患者食疗、欲针治疗等,可以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饮食调护能够根据患者证型进行针对性干预,采用食疗方式在保证患者营养供给的基础上调理病症,减少患者用药负担,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术后第1天给予患者欲针治疗,能够补益肝肾脾、疏通经络、止痛,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恢复,保证治疗结果。情绪调整可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机体应激状态,快速恢复机体正常状态,提升预后。
三、结束语
中医中药治疗具有历史性,其治疗效果较好,其护理工作的开展对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中医护理对护理人员的理论与技术要求较高,部分护理人员难以掌握眼科护理工作重点,基于此文章就眼科护理特点进行了论述,以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进而以促进中医眼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书楠,刘培,蒋鹏飞,詹杰,彭清华.基于整体观念的中医眼科望诊体系的构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09):4413-4416.
[2]崔红梅,毛履云.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4):61-62.
[3]郝小波.突出中医特色,彰显眼病中医外治的优势[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8,28(05):281-284.
[4]孙凤革.中医护理在32例眼科急症患者中的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2):180-182.
[5]朱敬.舒适护理在干眼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8(03):2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