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有机种植农业土壤培肥技术
摘要:为了实现有机种植农业的目标,土壤培肥技术被广大农民所应用。本文列举了合理耕作技术、矿物培肥技术、生物代谢物培肥技术和生物培肥技术等4种土壤培肥技术,分别介绍了其作用方式和特点,以期对农业生产者使用这4种技术开展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有机种植;农业技术;土壤培肥
在现代农业中,有机种植农业生产的过程既不会破坏周边环境,又可以给人民带来更多绿色健康的食物,因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国家农业部门应当全面推广此类种植方式,并利用土壤培肥技术实现有机种植的目标,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
1合理耕作技术
在有机种植农业中,为了保证植物健康成长,种植人员应当采用合理的耕作技术来保证农作物有适宜的生长环境。在种植农作物时,工作人员应当对耕作地的土壤先进行改良,为之后的培肥工作奠定良好基础。过度耕作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壤养分含量降低,使土壤结构变化、土壤变得极为贫瘠。在这种情况下,土壤如果长期耕作,就会渐渐变成荒地。因此,合理耕作是土壤培肥工作的第一步。这项技术通过对土壤的耕层加以保护,以防止土壤过于疏松。种植人员应当使用轮作的耕种模式,保证农作物根系的发育环境良好。轮耕轮作技术就是在同一片土地上不连续地种植同一种农作物,这种耕种模式不仅可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轮作制度可以使土壤休息一段时间,从而使上一种农作物吸收的微量元素得以补充。此外,其还可以保证地表水流动,减少肥料对水体的污染,改善土壤环境[1]。
2矿物培肥技术
矿物培肥技术是将沸石、黄金石等含有有益元素的矿物质进行合成,从而制作出矿物质含量丰富的肥料。因为这种矿物肥料含有多种天然微量元素,所以可以有效补充土壤缺少的养分,从而促进农作物生长。根据调查研究表明,使用了矿物肥料的土地与没有使用矿物肥料的土地相比,经济作物的产量提高20%、农作物的产量提高10%,故矿物培肥技术对于有机农作物种植有着极大的帮助。矿物培肥技术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加固土壤的效果,可以有效解决土质疏松的问题。二是具有吸水性与固水性的特点,可以保存土壤的水分含量,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防止土壤出现返盐情况。三是矿物类肥料的离子交换性与催化作用很强。通过大量使用矿物肥料,可以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与有毒物质,使土壤养分保持平衡,促进农作物的发育生长并提高其免疫力。四是矿物肥可以起到除草效果。矿物肥蕴含的金属离子可以将一些杂草灭杀,使农作物可以获得充足的水分,从而提升农作物的抗旱能力。五是微量元素丰富。农作物的生长不仅需要氮肥与磷肥,一些天然微量元素也可以很好地促进农作物生长。矿物质肥料中蕴含大量的微量元素,可以有效改善土壤板结等情况[2]。
3生物代谢物培肥技术
生物代谢物培肥技术就是使用农家肥对土壤进行改良。生物代谢物肥料是由家畜的粪料经过沤制后制成的肥料,这种肥料蕴含的营养物质较其他肥料丰富,并且有机物含量较高。因为生物代谢物肥料在使用时很难被植物直接迅速吸收,所以施肥效果较其他肥料慢。但是,生物代谢物肥料的持久性与稳定性优于其他肥料[3]。制作生物代谢物肥料的过程较为繁琐,农民需要收集充足的粪料和腐败的秸秆,将其粉碎之后用水浸透,并按照一层秸秆、一层粪料、一层细土的流程进行堆肥。如果粪堆略微干燥,还要添加适量水,将肥料的湿度控制在60%~70%的范围内。堆肥时,应当将高度控制在2m左右,或者建造地坑,在地坑内制作肥料。堆肥结束5~10d后,当堆肥内温度达到60℃时保持10h;当发现堆肥的堆顶出现坍塌时,要将堆肥翻倒,并添加适量水分,以保证湿度,然后重新进行制肥,直至堆肥的堆顶只坍塌1/3、肥料无白色菌丝、秸秆全部变为纤维状且呈软化状水解、温度降低到40℃以下时,肥料才真正制作成功。在肥料制作完成后,农民要检查生物代谢物肥料是否彻底腐熟。先将肥料先放入袋中,如果过了一段时间,袋子鼓起,则代表腐熟工作尚未完成;如果腐熟完全,则袋子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此外,在使用肥料时,种植人员应当提前将农家肥料撒入大棚中使用土壤进行熏蒸,然后处于高温状态下3~5d,从而将肥料变为无害化。随后,工作人员再按照对应的农作物肥料要求,将肥料埋入土壤中,从而结束土壤培肥工作。
4生物培肥技术
生物培肥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土壤培肥方法,其利用多种生物的特性而提升土地肥效。常见的生物培肥技术主要是利用蚯蚓进行培肥。蚯蚓是一种以土壤中有机物为食物的生物,它可以通过体内的生物活动将有机物快速分解,从而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4]。种植人员可以投放300~450kg/hm2蚯蚓,以加速有机物肥化的过程。同时,蚯蚓自身的排泄物也可以大幅度补充土壤养分,蚯蚓粪就是一种纯天然的有机肥料。蚯蚓可以有效分解大部分有机物,通过将土壤中的厨余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分解,保护土壤的生态环境。蚯蚓死亡后,其尸体也会化为蛋白质补充土壤养分,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营养[4]。
5结语
综上所述,土壤培肥技术可以实现有机种植农业的发展目标。通过上述内容可知,工作人员通过使用科学有效的土壤培肥技术,可以防止土壤疏松,保证农作物的根系发育有适宜环境,补充土壤中缺失的微量元素,促进地表水流动,减少肥料对水体的污染,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6参考文献
[1]孙凤广.有机农业种植中土壤培肥技术分析[J].乡村科技,2017(8):60-61.
[2]黄东风,王利民,李卫华,等.培肥措施培肥土壤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22(2):127-135.
[3]吕军杰,李俊红,丁志强,等.旱地不同土壤培肥技术效应研究[J].土壤通报,2014,45(1):141-146.
[4]覃建功,朱燕萍,覃燕克.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17(12):41.
作者:陈新 单位: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农技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