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上海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1.助理职称:(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
(3)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4)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
(5)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员级职务。
2.中级职称:(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4)初中以下学历人员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高级职称:(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4.副高职称:(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博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两年以上;
硕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年以上;
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大学专科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
现代气象防雷设备与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雷电灾害会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产产生严重影响,同时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都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气象防雷设备与防雷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气象防雷工作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需要明确意识到现代气象防雷工作优化和创新意义。基于此,本文将详细分析现代气象防雷设备与技术及其应用,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提出相关参考建议,希望为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关键词:气象防雷设备;防雷技术;雷电灾害
雷电灾害作为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当产生雷电灾害会产生很严重损失。社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雷电造成损失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我国针对雷电灾害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现代气象防雷技术和防雷设备的不断发展。现代气象防雷工作中应注重开展防雷技术以及防雷设备创新工作,可以确保现代气象防雷工作的有序进行,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防止由于雷电产生的不同程度上影响,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分析现代气象防雷措施
1.1直击雷防护
避雷装置实验作为直击雷防护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直击雷开展现场观察工作,然后观测现场传输数据线路以及金属设备。直击雷防护应对三种避雷装置进行科学运用,具体为:引下线、接闪器以及自然接地体等,有效连接这些避雷装置。通过直击雷防护的方式,实际工作原理为雷电发生过程中,接闪器可以接受雷电流,并根据引下线将雷电传播到地体,通过接地体输送给大地,可以取得不错的雷电防护效果。
1.2接地工作
现代气象防雷过程中接地工作充分发挥出自身应用价值,工作人员应对现场的技术设备开展严格检查工作,明确该地区是否有金属设备。针对现场的金属设备应开展完善的处理工作。金属设备接地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将周围建筑物开展接地工作,提高接地效果确保整体稳定性。
1.3注重开展现代气象防雷技术风险控制
第一,防雷现场存在着易燃易爆物品,工作人员应做好完善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确保现场安全性。通过制定有效、及时的雷电事故处理措施,工作人员严格进行执行,对每个环节做好细节处理,有效降低安全事故产生的概率。工作人员应对现场防雷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检查期间当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解决,防止产生不必要损失。当现场存在着比较多的金属设备情况,应优化监督管理方案,注重开展连接线检查工作,当出现松动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第二,气象防雷工作中和路运用电子信息系统。实施电子信息系统,可以呈现出科学性、规范性特征。发生雷电现象前后,工作人员应及时对电子设备系统运行是否正常进行严格检查,当发现电子设备系统存在着不正常运行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解决,有利于充分展现出防雷技术的应用价值,避免产生雷电事故现象[1]。
2探究现代气象防雷技术应用策略
2.1重视开展创新和改革工作
气象防雷技术工作中产生的实际问题,需要实施创新措施做好科学改进工作,做好防雷技术的创新和完善工作。气象单位应优化防雷机制,确保气象信息流通更具准确性,对多方面资源进行协调,有效提升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防止产生重复问题。
2.2优化预测和预警措施
气象防雷工作中,当发生雷电事故以及发生过程中存在着控制效果不理想情况,为了避免产生雷电影响需要制定科学的措施,做好规避工作。确保雷电事故产生之前实施科学措施,注重优化预测、预报工作,避免雷电事故产生严重影响。
2.3理论的建立
当前我国在开展气象防雷工作过程中,在气象防雷技术上取得了很大进步,然后在理论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注重开展气象防雷工作理论建设工作,确保理论与实践保持一致性,结合气象防雷工作中理论基础与指导,充分展现出气象防雷技术应用作用和价值。
3分析现代气象防雷工作中防雷设备和防雷技术的应用趋势
3.1防雷工作中防雷设备和防雷技术的定位
由于雷电灾害多发,气象部门应提高现代气象防雷工作整体重视程度,促进气象防雷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有效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当前,现代气象防雷工作作为我国气象部门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现代气象防雷技术上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绩,但是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开展防雷预测工作过程中,应提高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注重创新和优化防雷技术和防雷设备。
3.2注重优化防雷技术
为了不断完善防雷技术,需要加大整体投入力度。第一,加大气象防雷网络体系建设投入,工作人员应综合性分析防雷技术投入与产出工作,确保投入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有利于及时、准确传递雷电信息。第二,防雷技术应呈现出规范性、具体性,提高工作人员日常工作质量和效率。第三,加大雷电预警技术投入,做好雷电雷击风险评估以及监测数据工作,确保气象防雷工作内容更具丰富性,有效提升数据的准确性。现代气象防雷工作中,工作人员应注重对防雷设备以及防雷技术进行完善,有效提升防雷整体工作质量。
3.3广泛应用新产品和新技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先进的新型防雷器在建筑中得到有效应用,然而传统防雷技术不能实际满足现代化建筑实际应用需求,因此需要升级和创新传统防雷技术。合理运用电源防雷器,将避雷针和防雷器形成防雷整体体系,有效提升建筑物防雷效果。此外,广泛应用新型避雷针,在雷电发生临界点前形成向上先导,形成雷电优先通路。与传统避雷针相比,有着更大的保护范围、有着很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充分展现出自身应用价值[2]。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提高了气象防雷设备以及防雷技术水平,对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都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注重优化和完善气象防雷技术,积累更多成功经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可靠保障。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雷电对于各个领域产生不同程度上影响,需要注重创新防雷设备与防雷技术,加大整体研究力度,有利于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促进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臧艳华. 现代气象防雷设备与技术的运用分析[J]. 冶金设备,2022,(S1):92-94+20.
[2]傅敏军. 现代气象防雷设备与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 科技资讯,2022,20(17):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