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博会景观园林土壤改良及绿化探究
摘要:以上海花博会项目绿化工程为依托,响应生态发展理念,对园林景观绿化种植进行全方位研究。通过对地栽苗和容器苗两种苗木的种植土组成、配生土改良、苗木检疫、起苗运输、修剪包裹、种植工艺等内容的管理及研究,形成一套系统的园林绿化管理模式,实现上海花博园景观绿化快速成景,且苗木成活率高达97%。
关键词:园林生态;种植土与配生土;容器苗;种植与养护技术;病虫害防治
0引言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上海崇明举办,秉承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加速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推动美丽家园建设的重要举措。本项目园林绿化建设背景林区占地面积约920000m2,绿化面积约533452m2。涉及的苗木包括室外绿化种植、室外草坪铺设、室外容器苗种植、垂直绿化、室外花坛花境布置等。种植面积广阔,植被种类繁多,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本文将针对上海花博会土壤改良处理,以及占比最多的乔木等大型树木的地栽苗和容器苗栽植技术开展研究。
1种植土与配生土改良
1.1原料检测及筛选
本文对种植土和配生土通过消毒、翻熟、培土、掺沙,以及有机肥施伴等措施,进行原客土针对性改良,并严格控制栽培土的厚度要求。上海花博会园区内种植土多为原生土,部分采用外购土方。本文根据《绿化种植土壤》(CJ/T340―2016)检测标准[1],对园区内原生和外购种植土的pH值、EC值、有机质、水解性氮、发芽指数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见表1),合格的种植土方能用于园区绿化建设[2]。黄砂采用刷分法筛选粒径大于5mm占比小于12%、粒径2~5mm占比小于30%、粒径0.4~2mm占比大于50%、粒径0.2~0.4mm占比小于15%,且无明显杂质的合格黄砂。根据《绿化用有机基质》(GB/T33891―2017)检测标准,选取pH在4.0~6.5之间、EC指标在0.2~2.5mS/cm之间、有机质含量不小于45%、C/N指标小于30的合格草炭。有机肥选用pH在5.5~8.0之间、EC指标小于12mS/cm、有机质含量不小于40%、总养分大于4%的合格有机肥。脱硫石膏选用pH在5.5~8.0之间、EC指标小于10mS/cm的合格石膏。
1.2配生土改良转换系数确定实验
改良配生土可根据配合比实现快速、批量的工厂化生产,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特性以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能有效提高绿化工程的施工效率,在快速成景的园林绿化种植工程中广泛利用。本文配生土改良采用平均法分别称重、测量体积,进行成品配生土重量与体积转换系数的确定实验,实现配生土改良快速、高效生产。实验原料选取翻晒好的原土、进口草炭[3]、黄砂、有机肥、脱硫石膏5种原料,实验设备包括电子秤、半方箱、开松机、装载机、卷尺、毛刷、叉车。1.2.1原土。用半方箱依次测量2箱原土的重量。a箱656.3kg,b箱657.3kg,取平均值656.8kg。根据原料体积配方,每立方配生土含50%体积原土,重量为656.8kg。1.2.2黄砂。用半方箱依次测量2箱黄砂的重量。a箱676.6kg,b箱694kg,取平均值685.3kg。根据原料体积配方,每立方配生土含20%体积黄砂,重量为274.12kg。1.2.3有机肥。用半方箱依次测量2箱黄砂的重量。a箱356.6kg,b箱364kg,取平均值360.3kg。根据原料体积配方,每立方配生土含7%体积有机肥,重量为50.44kg。1.3.4进口草炭。随机称取3托盘(6m3/托盘)进口草炭并称重。a托盘1068kg,b托盘1132kg,c托盘1203kg,取平均值1134kg。根据原料体积配方,每立方配生土含25%体积草炭,重量为47.25kg。根据原料体积配合比得到配生土改良的重量配合比[4-5](见表2),并通过计算确定配生土改良的重量和体积转换系数,每立方配生土重量为1.03t,即每吨配生土为0.97m3。
2苗木种植工艺
上海花博会苗木种植选在适宜移栽的春季进行,但由于种植面积大、植被多,部分推迟至秋季种植,主要分为地栽苗和容器苗两种。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应对所有苗木的质量检验、土球挖掘、运输起吊、修剪与捆绑、种植工艺、灌溉养护、病虫害防治、冬季防风保温养护等各项工艺,做好技术准备和现场管理监控。每道施工与养护工艺都是造林成功的关键,直接影响苗木成活率[6-7]。
2.1地栽苗
2.1.1起苗。起苗时间是苗木成活的关键,不同植被的最佳起苗时间不同,落叶树起苗宜在春季萌芽之前或秋季叶落之后,常绿树起苗宜选在春季刚萌芽或秋季新枝发育完成后进行。起苗前的1~2天应灌一次透水,使土壤湿润。移栽的苗木起苗时均携带一定比例的土球,土球底部平整、圆滑成锅底状。乔木的土球直径一般为枝干胸径的5~8倍,灌木的土球直径一般按照冠幅的1/3~1/2计。2.1.2修枝与捆绑。对于有病虫害的,以及起苗过程中折损的根系、枝叶应进行修剪,以保持完好的树形和根系。一般的落叶树,树冠修剪宜剪去1/3,常绿树枝干修剪需留1~2cm短根,修剪切口应及时涂抹愈合剂。对于树形扩散的植被,宜捆绑定型,便于运输。2.1.3运苗。运苗的土球必须用麻袋、纱布、草绳等进行包装扎实,防止根部水分散失和土球损坏。装车时须轻提轻放,车厢内需铺软材料垫,防止苗木擦伤。若是跨省运输的苗木,宜提前办检疫证书,以备检查。2.1.4质量验收。对于进场的苗木,须进行质量检验。主枝干无明显折断、破皮,根系发达无明显脱水症状,土球基本完整,枝叶无枯死、无病虫害,生命力旺盛的苗木方可通过验收,入场栽植,否则将以退场处理。对于未分级的行道树等观赏性高的苗木,还应进行高度分级检验,出现20%以上的高度偏差,不予以验收。2.1.5栽苗。栽苗前,需对运输中折损的枝叶进行二次修剪。种植洞穴宜根据土球大小而定,一般直径增大60~80cm,深度增深20~30cm。种植时,宜保持树形直立,观赏面宜选择树形较好的一面,树弯尽量迎风。树坑埋土采用改良后配生土,每层均需踏实。种好后,在树坑外围筑土围堰,稍高于坑土面10~20cm,利于浇灌养护。2.1.6浇灌。移栽完成后,宜立即浇灌第一次透水,浇水―渗完―再浇水―再渗完,反复4~5次。
2.2容器苗
2.2.1整地容器。苗林场地整理宜在雨季前进行,一般可在造林前3~6个月施工。场地整平后,采用“品”字形布置方式进行容器苗种植,可充分利用场地面积。2.2.2器皿。本文容器苗器皿采用多块塑料阻根板制成,结构为直径1.5~2m、高约0.8m的圆柱体。器皿内底部铺一层粗砾或粗砂,利于排水透气,上部再填充植物生长所需的改良后配生土。器皿制成就位后,无特殊情况不宜搬运。根据空气断根原理,阻根板器皿可达到很好的增根控根效果。2.2.3修枝。待栽植的苗木需将折损或枯坏的枝叶、过长或病腐的根系进行修剪,确保栽植健康的苗木。3.2.4定植。容器苗的定植尽量选择无风的阴天进行,在土壤沉降后定植深度根系与土壤表面应等高。栽植的每棵苗木采用3~4根缆风绳斜拉固定,苗木群及时利用竹竿或木棍连接成整体,有效抵抗风雨。2.2.5浇灌本文容器苗浇灌采用喷灌方式。定植后要立即浇注透水,待水全部渗入后及时覆土。第二次浇水宜在4~5d后。容器苗浇灌系统由多个大管径PVC管、抽水泵、软水管组成。每隔30~50m的距离就近布置一组浇灌系。2.2.6施肥由于容器苗不能通过地下土壤获取养料,人工施肥至关重要。根据苗木的生长需要,宜薄肥勤施,每隔15~20d施加一次氮肥,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叶面追肥,补充一定钾肥,增强苗木免疫能力。施肥应尽量在阴天或傍晚进行[8]。
3成活检验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完成后,需对园区内背景林区、梅园区、玉兰湖区、容器苗区及行道树等全部植株进行病虫害防治现场检查,包括病虫害损害、粗枝败叶、整体生长活力等情况。检验结果表明:园区内植株检疫合格率达96%,生命力基本旺盛,病虫害损害、枯枝败叶现象甚少(小于4%)。对于检疫不合格的植株进行重栽,对于轻微病害的植株采用针注入法灌输“施他活”等营养液,提高植株成活率。部分代表性植株成活检验结果见表3。
4结论
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园林绿化建设越来越重要,但是园林绿化景观植物种植和养护技术有待提高。本文通过对上海花博会园林生态景观的研究,总结了一套快速成景的绿化种植与养护工艺,得到以下结论:(1)根据原料体积配方,实验获得配生土改良重量配合比,利用重量配合比可快速、高效生产营养土。每立方配生土由656.8kg原土、47.25kg进口草炭、274.12kg黄砂、50.44kg有机质和1kg脱硫石膏组成。每立方配生土总重1.03t,每吨为0.97m3。(3)根据植被生物学特性,苗木应尽量在春秋两季进行移栽,对于不能及时栽种或后期需要移栽的苗木,可采用容器苗培育技术。本文从起苗、运输、修枝、包裹、栽种、支撑、灌溉、施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研究,合理的种植与养护措施有效提高苗木成活率至97%,达到景观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莫亚思 蒋碧珍 蔡晓男 林墨翰 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