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元素在景观园林设计中探析
摘要:水彩元素可烘托景观园林设计氛围,提升色彩渲染效果。围绕景观园林设计与色彩元素,在分析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理念及特点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水彩元素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彩元素;景观园林;设计运用
水与色彩的组合,成就了水彩,水色透明,可有效美化环境。现阶段,随着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理念及技术的不断更新,园林景观不再仅是山水组合,更要考虑景观园林与环境间的关系,只有确保二者保持一致性,才能传递独特的文化内涵,为人们带来良好的视觉感受。
1景观园林现代设计理念与特征分析
1.1自然设计理念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如今工业化发展速度日渐加快,人们大量开采与利用自然资源,导致自然生态发生改变。同时,人们开始丧失对自然的敬畏心态,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引发各种生态问题。为此,景观园林设计应尊重自然,充分关注自然变化,根据四季更迭现象有效融入自然客观规律。以此为园林景观设计赋予新鲜内涵,确保景观园林设计作品既能充满地域文化,又能发挥自然景观优势。
1.2生态设计理念
伴随社会经济及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尊重自然生态观念的基础上,还要保护生态环境及生态资源。设计景观园林时,坚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避免过度开采与利用资源,全方位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明确景观园林设计思路与目标。此外,将生态保护与景观园林设计相融合,理清生态要素及景观设计主次关系,全方位考虑各项因素,促进人与生态和谐相处。
1.3景观园林现代设计特征
相比其他材料,水彩具有色彩交错的特征,实际设计景观时,应用水彩元素,具有其他材料难以比拟的优势。水具有透明性,将其与色彩随机性、多样性组合,便可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将水彩元素融入景观园林设计中,既能凸显浓郁的地域色彩,又能彰显自然的灵动韵味,形成亮丽的风景线,满足人们审美需求。
2水彩元素加入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意义
2.1水彩元素主要表现特征
景观园林设计应用水彩元素,可呈现独特的艺术形式与艺术特色,这是其他材料无法实现的。水彩艺术中的水和色彩相互联系,呈现透明质感,会为人们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水彩元素融入景观园林设计,可为景观园林设计作品增添灵动性,从而促使人们在视觉上体验不同的美感。
2.2水彩元素具体立意构思
在设计景观园林时融入水彩元素,要充分凸显水彩元素特征,尤其是在立意构思层面展开全面考虑。立意构思不只是景观园林设计的核心,还是完善不同景观的关键点。若想科学融合景观园林设计及水彩元素,在景观园林设计初期,就应全面分析水彩元素及其特征,以确保高效呈现景观艺术层次。2.2.1立意。在立意过程中,全面考虑园林景观建筑主题,分析园林整体布局,并详细规划园林景观中的各种植被资源。2.2.2绘稿。绘稿分为2个步骤,即“立稿”和“绘制”。立稿时保持大局观念,关注整体设计,每个设计步骤都要做好细节处理,所绘制的每一幅水彩元素作品,都要恰当得体,以确保其能为整体性景观园林建筑设计提供参考。绘制时注重把控细节,加强艺术表达,只有顺利完成初稿,才能操作后续步骤。2.2.3选材。选材时应选择颜色适宜、造价合理、环保及不存在毒性的材料。为了保障选材环节不出现任何偏差,需将绘制的初画交付给采购人员,确保所有采购人员真正理解各种材料用途,从而提高选材成效。2.2.4着色。绘制景观园林水彩作品时,着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有关着色的搭配,应与原稿要求相吻合,并且协调整体搭配基调与艺术情感,才可以营造出最佳意境。2.2.5修缮。完成着色任务后,针对作品进行修缮,确保着色基调与园林景观融为一体。2.2.6填色。在填色过程中,适当搭配“深入”处理。“填色”及“深入”并不是调整水彩画作品的步骤,其作用在于调节水彩作品四周搭配感。成功的水彩作品,要与其他景色元素互相衬托,才可相得益彰,凸显绘画主题[1]。2.2.7整理。整理工作实则就是善后工作,在完成上述步骤后,需要做收尾处理,这就需要收集他人关于水彩元素作品的反馈意见,并整合相关意见,以便为下次绘制水彩元素作品做好铺垫,不断提高水彩技艺水准。
2.3水彩元素美学建构
将不同水彩颜料混合在一起,可形成独特的艺术作品,即水彩元素。绘制水彩的过程相对复杂,需要绘制人掌握水彩画构图理念,并且了解颜料深浅变化。在实际设计期间,全面把握水彩元素艺术特征,而要充分融合水与色彩,增强水彩原色艺术美观度。
3水彩元素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3.1注重结合生态环境与园林规划
现阶段,为了贯彻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制定与颁布环保政策及相关规范,在发展社会经济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为此,在具体设计景观园林时,需要参照该理念,并结合有关要求与标准,做好环保理念设计、推广工作,为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助力,注重融合水彩元素后,便可进一步凸显设计理念。此外,还要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生态理念,在美化自然的基础上,提高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美感,从而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的审美需求[2]。
3.2全面体现设计意境
首先,不同景观园林在设计立项时,经常会提出不同程度的特殊要求,在主旨不变的状态下,延伸景观园林设计意境,则需有机融合自然环境及当地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区,若不充分了解地方文化元素,景观园林作品则难以被人民群众认可。为此,在针对部分特殊区域展开景观园林设计时,就需进行全面性的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真实情况及相关文化元素,在尊重当地人文环境的基础上,设计景观园林水彩作品。其次,在设计园林景观期间,若想保障观赏性,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需要灵活组合不同的设计方式,凸显具体意境。表达设计意境时,注重结合水与色彩,可增强园林景观设计的可观赏性与独特性。再次,融入水彩元素后,还可实现园林景观内部人文区域环境与自然条件的融合,增强景观园林表达个性。最后,将传统山水画元素融入园林景观设计时,可全面表达整体设计意境,提高园林设计美观程度,发挥园林景观设计作品美化环境的作用[3]。
3.3联系实际融入特点
在实施园林景观设计方案时,要充分了解园林景观布景功能、植物配置、景观特点等,比对参考图,明确每一设计环节的具体情况与操作内容。同时,因景观园林中包含大量景观要素,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形及地理环境影响下,植物种类与地貌类型也有一定差异。为此,具体融入水彩元素时,需要结合各个景观节点,反复进行强化设计,结合具体设计特点,生成整体效果图。应用水彩元素时,主要材料包含水粉、丙烯、水等,与我国传统水墨画绘制方法相似,区别点在于“彩”的应用[4]。为此,应牢牢把握这一特点,结合水彩透明、亮度特点,适当融入水彩设计技巧。3.3.1草坪基层的设计。设计草坪基层,以绿色与浅黄色为根本色调,整体上色以“平涂法”为主。水与颜料的配比,颜料不宜过多,否则极有可能出现颜料颗粒,直接破坏整体透明效果。此外,需结合前期设计稿,明确设计、层次要求,均匀铺设草坪,并适当添加树木景观元素及道路等,增强整体设计效果美观度。3.3.2地面砖石及建筑的绘制。在硬质铺装过程中,需科学调制土黄、熟褐、水等,采用平涂方式上色。其中,避免应用橙色、大红色等颜料,注重营造园林景观意境氛围,通过科学调制色彩,保障园林景观色彩和谐度。3.3.3园林植被的绘制。在具体绘制植被时,有效落实基层工作,再结合水彩技巧设计乔木、灌木。整合各种植被色彩冷暖关系及季相,科学搭配,合理应用色彩和景观园林基调。3.3.4光线投射方向设计。在设计景观园林光线投射方向时,可使用冷灰色马克笔绘制各景观投影。通过Photoshop进行局部微调,并细致标注具体参数与说明事项,从而优化整体设计与色彩效果。
3.4园林设计中彰显个性
在绘制水彩时,绘制人员普遍会通过不断调节颜色展现作品意境,进而传递绘制情感。一般情况来讲,水与色彩的搭配会发生奇妙变化,然而这种变化结果并非所有人都会认可,宛如一本书籍,不同的人阅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在每种感受作用下,便会生成不同的评价。设计者难以左右他人的想法与评价,但却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满足各层次观赏者需求。如景观园林水彩画作品在夜晚难以被人们细致欣赏,这就导致一些设计者丢失了升华作品艺术的契机。为水彩作品着色时,可选择特殊反射材料或荧光材料,即使在夜晚灯光照射下,也可促使观赏者发现水彩作品中独特的美,从而全方位展现景观园林的独特个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彩元素属于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自带独特的美观性,将其应用于景观园林设计中,既能提升园林景观设计审美价值,又能营造园林审美意境。在应用水彩元素时,需充分结合生态设计理念及自然理念,融入地域文化特色,合理配比水与色彩,最大程度满足受众关注需求,进而提高景观园林设计整体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琦,张跃.水彩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1(11):128-129.
[2]金勇.水彩元素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城镇建设,2020(12):70-71+87.
[3]陈炜林.水彩元素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居舍,2020(33):92-93.
[4]孜巴古力・艾比布拉.水彩元素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20,40(11):150-151.
张江东 闽江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