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产品论文 > 乡村振兴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浅析

乡村振兴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浅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0-13 07:21:00人气:500

1、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2021年2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2]

1.1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理顺工农关系、处理好城乡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但相比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仍处于缓慢起步阶段。并且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及公共服务发展不完善,城乡间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实施,我国必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通过工业化带动农业发展、以城带乡等措施,为农业农村投入更多的资源,提高农村生产活力,确保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农业农村不掉队。进而促进新型农工城乡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实施。

1.2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同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发展进程。现阶段,通过将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更好的应对国内和国际的复杂形势变化,不断夯实我国农业基础,守好“三农”这个战略后院。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通过挖掘农村地区市场潜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提高农村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实施提供基础保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3]。

1.3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升强农、惠农、富农等政策推广力度,推动了农业农村发展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使农业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目前,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全局性的胜利。但与此同时,我国“三农”问题仍不可小觑,例如: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发展缓慢、农村缺乏科学技术型人才、农村地区生态污染严重等。因此,必须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根本动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实施保驾护航。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处于转型跨越初期阶段,尽管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国有垦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但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严重。内陆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速度较慢,仍面临传统生产经营模式根深蒂固、难以形成新型生产经营模式、缺乏科技创新型人才及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2.1传统生产经营模式根深蒂固,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发展受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这种“小散全”的农户家庭经营模式占据了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位置。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加快进步以及市场化、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这一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首先,相比企业经营,农户家庭经营导致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农户个体经营所获利润较低,在利益效率的驱动下,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大多都是年老体弱者,由于老年人思想观念过于保守,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差,这给传统经营体系的转变增加了难度;其次,由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小而散”“小而全”等特点,使得农业社会化协作、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缓慢,进一步阻碍了新型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

2.2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农村地区的日常生产与生活都是以农业为主,相比于被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地区而言,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仍处于较好的状态。但是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严重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并且许多农村地区仍随处可见脏乱差的现象。首先,由于农村地区的生活废弃物遍地都是,相关政府部门缺乏足够的重视。政府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缺乏正确的认知,并且也缺乏与之相应的资源投入,由于当前许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备,因此农户对于生活废弃物等处置意识仍有待提升;其次,农村的污染来源范围较广,随着农村生产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应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在生产种植的过程中用到大量的肥料及农药,这导致土地肥力衰退,甚至出现了板结、酸化等不可逆的危害。

2.3农村地区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缺乏农业科技型人才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缺乏高质量农业科技型人才。首先,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低、农业技术装备较为陈旧且落后、科研投入少、科技创新能力弱、吸收新技术的能力不足等问题。缺乏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支撑,难以推广“智慧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等新兴技术,这导致我国农村地区所具有的巨大的潜在价值不仅难以充分发挥,同时还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这不仅与乡村振兴战略所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同时,这也阻碍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当前我国农村现有的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而具有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型人才大多是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所工作,并非扎根基层,这就导致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难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持续人才动力支持。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3.1加大政策支持为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提供新发展平台

政策支持是加快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型发展,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之所在。首先,政府应联合地方金融机构,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贷款及保险服务,并且通过降低贷款门槛,进行风险投资等方式,解决其贷款难、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进而确保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并且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其次,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税收调节等方式,带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良性发展,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提供新发展平台,同时也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实施。

3.2加强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宜居的新农村

重视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战略实施的必然选择。[4]首先,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更多的农业废弃物收集箱及垃圾处理站,通过“废物利用”原则,对废弃垃圾进行统一处理、再生形成一整套完整体系,同时加强对农民的环保宣教,增强广大农业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其次,建立起完善的土地污染管理体质,通过指导农业人员运用有机肥代替传统农业肥料,同时加强运用绿色防治等科技手段来预防病虫害,使遭到破坏的土壤肥力得到有效缓解并恢复,进一步保护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从而为构建生态宜居的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保障。

3.3加大农业农村科技推广力度,培育科技型新农民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科技是动力、人才是核心。先进的科技发展及高水平技术人才,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加大科研院所与农村地区的紧密对接,实现院地联合。加大科研院所培养人才的力度,不仅强化理论水平的提升更要强化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共建模式”,特别是将科研院所的专家下派到县、到乡挂职,成立专家服务团为地方基础发展服务。这种直接将人才和技术与地方需求的有力对接,极大解决了地方的困难和问题,这将是未来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有力支撑;其次,通过积极开展科技特派行动,打造全国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加大农民技术员培训力度等活动,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训,进而培训出一批“爱家乡、懂技术、有干劲”的致富带头人,以求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和科技问题,从而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参考文献:

[1]魏后凯,姜长云,孔祥智,张天佐,李小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权威专家深度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J].中国农村经济,2021(01):2-14.

[2]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J].中国农民合作社,2021(03):17.

[3]周娜.乡村振兴视角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探析[J].理论探讨,2022(02):159-164.

[4]李小云.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问题和振兴路径[J].贵州社会科学,2022(01):143-151.

周笑梅 胡嘉慧 沈阳师范大学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