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种植技术论文 > 花生品种规范化种植技术探讨

花生品种规范化种植技术探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7-11 22:07:00人气:398

为解决河南省北部传统麦垄套种花生不能机械化播种、种植不规范、田间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多年来在农业农村部和全国农技中心重点新技术试验示范项目的支持下,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集成了麦垄套种花生规范化种植技术,在全省豫北、豫东地区得到大面积示范。该项技术改以往传统麦垄平地人工套种为麦垄机械化起垄套种,不仅实现了麦垄套种花生机械化、规范化种植,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通过垄作栽培改善了花生与小麦共生期间田间小气候,优化了前后茬田间群体结构,发挥边际效应,充分激发小麦分蘖力和花生分枝力等自身调节能力,提高了作物对光照、空间、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增大光源强度,实现粮油协同增产增效。

一、深耕轮作

(一)轮作倒茬作物连作易造成根系分泌有机酸,积累自身毒素、导致病虫害加重,土壤养分失调。因此,要求每2~3年让花生与玉米、甘薯等粮食作物轮作1次。

(二)土壤深耕每隔1年在秋季播种前茬小麦前进行1次25~30cm的深耕,打破犁底层,增加活土层。重茬连作地块应加大深耕。整地标准要求土壤上松下实,通透性好,保墒性好。

二、种植规格

秋季前茬小麦整地播种时,设置前后茬布局规格为80cm一带,垄面宽40cm,垄沟宽40cm,垄沟内播1行小麦,翌年5月中旬垄面上机播2行花生。

三、品种选择

(一)前茬品种小麦应选择早熟、抗病、矮秆的优质高产品种,品种特性要求叶片上冲、遮光性小、落黄好、后期不倒伏。

(二)花生品种花生应根据当地自然生态条件,选择增产潜力大、早熟、综合抗性好、生育期在125天内的优质高产新品种。

四、种子处理

播种前15~20d带壳晒种2~3d,晒种后剥壳,分级粒选,剔除秕粒、病虫粒、破损粒、霉变粒,选用饱满的籽粒作为种子使用,保证种子活力强,发芽率高。播种前用符合绿色食品种植要求的药剂浸种或种子包衣。

五、机械播种

(一)播种方式麦收前15d(5月15―20日)应用小型播种机完成施种肥、点种、覆土等工序,在垄上播种2行花生。

(二)足墒播种播种出苗期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墒情不足时应结合浇麦黄水造墒播种,确保全苗。

(三)培土扶垄小麦收获后留茬高度不高于15cm。麦收后进行顺沟机械中耕灭茬、追肥、培土扶垄,形成宽窄行种植,管理方便,易于高产。田间布局规格为:垄背宽60cm,垄沟宽20cm,垄深10~12cm,小行距25~30cm,大行距50~55cm,穴距15~20cm,播种行距离垄边要保持10cm左右,播种深度4~5cm。精量播种,每667m2种植密度20000~22000株。

六、科学施肥

(一)施用种肥每667m2施纯氮6~7.5kg,五氧化二磷5~6kg,氧化钾6~9kg,需用专用复合肥或粒径相近的颗粒原料肥混合。施肥方法可采用种肥异位同播技术,防止烧苗。即通过起垄施肥播种一体化作业机械,将肥料与种子一次性施入,播种在地下3~5cm处,施肥在地下10~15cm处,施肥位置在种子下方5~8cm。

(二)合理追肥麦收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较低,苗期追肥促进根瘤发育与第1对、第2对侧枝早生快发,分化较多有效花芽。始花前可结合中耕培土浇水每667m2分别追施纯氮2.5~3.5kg。花生封垄前结合中耕培土扶垄,每667m2顺垄撒施过磷酸钙50~60kg,石膏20~30kg,促进荚果发育,提高饱果率。

(三)叶面喷肥为防止早衰,花生进入结荚期后,每隔7~10d叶面喷施1%的尿素和2%~3%的过磷酸钙澄清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次,共喷洒2~3次。

(四)平衡施肥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平衡施肥,特别是长期连作地块,虽然土壤氮元素增加,但磷、钙、钼、铁、硼、锌等元素消耗量大,必须合理调整氮、磷、钾、钙元素配比,同时补充微量元素。钙能稳定生物膜、细胞壁,缺钙导致细胞壁解体,生物抵抗力下降,不利于干物质积累,不仅造成果实空壳,也增加果腐病、白绢病的发病率。缺钙地块在始花期每667m2增施石膏20~30kg。缺铁一般表现在灌溉或雨后顶部叶片发黄,用硫酸亚铁作基肥(0.75~1.5g/m2)、浸种(用0.1%硫酸亚铁溶液浸种12h)或叶面喷施(新叶发黄时每667m2用100g硫酸亚铁兑水50kg喷雾)。对有空壳现象的缺硼地块施用硼砂作基肥(500~1000g/667m2)、作种肥(用0.02%~0.05%硼砂水溶液浸种)、追肥(初花期每667m2施50~l00g)或叶面喷洒(花期用0.1%~0.25%硼砂水溶液喷洒叶面)。缺锌地块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失绿,整地时每667m2用硫酸锌200~400g和有机肥混施作基肥或浸种(播种前用0.1%硫酸锌溶液浸种12h后晾干种皮播种)及根外喷施(花针期、结荚期新叶出现黄化症状时用0.2%硫酸锌溶液叶面喷施2~3次)。

七、田间管理

(一)查苗补种花生播种后,常因种子质量、病虫危害等原因造成缺苗,要在齐苗后及时查苗补种。缺苗时补种同一品种,杜绝补种其他品种种子,保证优质花生纯度。尤其是高油酸花生,可提前在田间地头预备小面积苗床,待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带土移栽。

(二)中耕培土中耕2~3次。麦收后及早进行第1次顺沟中耕灭茬,此次中耕灭茬时幼苗稚嫩,要避免损伤幼苗。在第1次中耕后10~15d进行第2次中耕,结合中耕追施氮肥,培土扶垄。始花期至果针入土前进行第3次中耕,并结合中耕进行培土迎针,追施磷肥和钙肥。

(三)水分管理掌握花生需水“两湿两润”规律,灌溉用水应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播种前后应浇好小麦灌浆水,保持土壤相对持水量的60%~70%,以利于小麦丰收和花生出苗对水分的需求。苗期可适度干旱,促根下扎,保持土壤相对持水量的50%~60%。花生开花下针至结荚期需水量最大,遇旱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相对持水量的60%~70%。但此时又是多雨季节,排水不良可能引起根系腐烂、茎枝枯衰、烂果,病虫害严重,要尽早修复和清理田间排灌系统,保持三沟相通,如雨水较多时及时排出积水。饱果期较耐旱,但严重干旱容易导致植株抵抗力下降,感染病害和黄曲霉菌,干旱严重时要及时灌溉,保持相对持水量的50%~60%。

(四)化学调控盛花期株高达到35cm时,每667m2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0g~40g兑水30kg叶面均匀喷洒,控制株形,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八、病虫草害防控

(一)防治原则采用绿色环保、综合防治的方法,优先采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突出生态控制,协调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严禁使用国家规定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二)拌种包衣播种时使用杀虫剂与杀菌剂(包括化学杀菌剂和生物制剂)混合拌种,解决花生苗期病害及蚜虫、蛴螬等虫害,实现病虫害一体化防治。种子每15kg可用吡虫啉30mL+卫福40mL+40mL噻呋酰胺24%种衣剂或35%福美双•萎锈灵•噻虫嗪悬浮种衣剂)进行拌种(包衣),拌种后晾干种皮,在24h内播种。

(三)物理防控利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控蛴螬成虫及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每3.33hm2用1盏灯即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四)生物防控单独使用Bt、白僵菌、绿僵菌或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制剂及性诱剂等防控蛴螬、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害虫。田间地头种植蓖麻防治金龟子。

(五)化学防治应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配合生物农药开展田间药剂防治。叶部病害推荐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B920)、木霉制剂以及免疫诱抗剂寡聚多糖、芸苔素内酯等诱导植株增强抗病能力,发病严重的用联苯三唑醇、氟环唑、苯醚•丙环唑、腈苯唑、烯唑醇、三唑酮、戊唑醇、咪鲜胺、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波尔多液等杀菌剂,任选一种按照使用说明每7~10d叶面喷洒1次,连喷2~3次。花生果腐病用多菌灵、嘧菌酯、咪鲜胺锰盐、三唑酮、三氯异氰尿酸、多抗霉素、乙蒜素、申嗪霉素等杀菌剂;白绢病用氟酰胺、噻呋酰胺等杀菌剂,任选一种,按使用说明兑水喷淋植株茎基部。

(六)化学除草播后芽前除草,可选用乙草胺、氟乐灵和除草通封闭用药,防除马唐、牛筋草、稗草、狗尾草等单子叶杂草及藜、苋、马齿苋等部分阔叶杂草。苗后除草在花生出苗后,使用精喹禾灵、烯草酮、高效盖草能等药剂防治。雨后点片疯长的田间杂草要人工拔除,以减少杂草与花生争光、争肥。

(七)防止黄曲霉素污染避免农事操作损伤,减少田间机械操作和病虫害(虫果、烂果)对荚果损伤造成的黄曲霉素感染。避免阴雨天收获晾晒不及时造成堆捂发霉。晾干后妥善保存,防止回潮。

九、收获储藏

(一)收获时期当生长时间达到该品种全生育期的天数,植株茎叶色转黄,果壳硬化,网纹清晰,饱果率在70%以上,果仁颗粒饱满、皮薄、光润,种皮呈现品种固有色泽时,抢晴好天气及时收获。

(二)收获方式收获时宜采用花生联合收获机或分段式收获机。收获和摘果时要注意避免或减少机械损伤荚果。联合收获机收获的要及时将花生果摊薄晾晒,最好与干燥设备配套,防止堆捂导致霉变。

(三)晾晒储藏花生收获摘果后,应及时晾晒或机器烘干,当花生荚果水分降到10%以下、籽粒水分降到8%以下时入库储藏。储藏设施、仓库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

作者:任春玲 曲奕威 王桂芳 单位: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