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造林技术论文 > 沙棘育苗与造林技术要点探析

沙棘育苗与造林技术要点探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4-28 18:18:00人气:391

摘要:沙棘有极强的生命力,是一种深根性植物,主根会生长大量侧根。这部分根生长有水平纵横交错的特点,且抗蚀性和抗虫性极强。根瘤菌不仅可对土壤改良,还非常抗寒耐旱,能在贫瘠土地生存。青海造林工作中沙棘是主要树种,生长在青海大部分地区。因此,科学研究沙棘育苗技术,提高育苗效率,以实现土地沙漠化治理,优化生态环境。

关键词:沙棘;育苗;造林技术

沙棘是一种落叶灌木,广泛分布在海拔400m以上的地区,非常适合在青海的高海拔地区生长。沙棘作为深根性灌木,根系深入至5m,在土壤贫瘠、抗寒耐旱的土地上生存能力更强,种植地点包括青海大多数砂石地区、半荒漠地区等,可涵养水源和保存水土。

1沙棘的生长习性及作用

沙棘又称醋柳、黑刺、酸刺。分布范围广泛,具有较强适应性。

1.1沙棘的生长习性

沙棘是阳性树种,属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果树,对温度没有特殊的要求,喜光、耐干旱、恶积水,适应不同的土壤,具有较强防风沙能力,栽种地点是阳坡、阴坡、沟谷和山顶。1.1.1温度。沙棘是阳性树种,生长过程不会强调温度条件,达2500℃积温地区均能较好生长。沙棘不但能抵御-50℃的寒冷气天气,还可以在50℃高温环境内生存,在年平均气温0℃以下可照常发育。沙棘种子在24℃~27℃内产生最高的发芽率;开花阶段,沙棘在12℃~14℃时更易开花;沙棘枝条在17℃~20℃时生长情况最佳。1.1.2光照。沙棘喜光照,年日照时数不少于1600h~3200h,沙棘在充足光照环境内生长良好,可在疏林下种植,但林区郁闭度会影响其生长。1.1.3水分。沙棘耐旱特性较强,不喜积水,年降雨量超过400mm区域可茁壮生长,在丘陵沟谷、河漫滩地等也能种植。但沙棘恶积水,应预防积水的现象[1]。

1.2固土防冲挂淤作用强

沙棘根萌蘖力强,侧根发达,可向水平方向甚至较远延伸,并串生大量新株,使沙棘群更加茂盛密集,最大程度彰显其防风、固沙和防冲挂淤的功能。该树种能保土、保肥、改良土壤和恢复植被。沙棘林下植被繁茂,有较好固岸防冲、缓流挂淤、归整流路的功能。

2沙棘育苗技术

2.1采种

沙棘种子包括生理成熟与形态成熟,生理成熟是指种子经一定时间的生长,不断积累干物质,生长到一定大小后种胚成熟,种子此时有极高含水量,但种皮的饱满度欠缺,还要继续成熟。形态成熟是指沙棘种子顺利完成生长发育,果皮变软,色泽鲜亮,降低含水量,果实内物质产生转化,难以溶解自身状态,种仁饱满,种皮较坚硬,抗寒能力较强,呈休眠状态,此时种子质量好,提高了发芽率。故形态成熟的种子优先采收。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立地条件下种植沙棘的不同品种,故产生了不同的成熟期。沙质土壤条件对比潮湿、黏重的土壤条件,前者提前了种子成熟的时间。在不同区域生长同一株沙棘种子,成熟时间也各不相同。为提高种子采收的产量和品质,沙棘种子一旦形态成熟应及时采收。沙棘枝条着生了很多锐刺,果柄短小,易对果皮造成伤害,使果汁外溢,无形增加了果实采收工作难度。采收常选冬季,在-15℃~-8℃时,果实会逐渐变硬,增强了耐挤压性,果柄相对脆弱,保证采收质量。果实采收一般包括三种方法:第一,在早晨寒冷时段尽快采收,以帐子摊铺在沙棘树下,以木棒轻微对枝条拍打,这样做可有效震落果实;第二,准备1cm长铁丝,弯曲端部得到半圆环,与枝条上果实轻微接触,利用接果工具采收果实;第三,以化学药剂喷洒果实表面,有利于果实自然脱落。果实采集后,以石滚子实施碾压,在清水内浸泡24h,揉去果皮,用清水反复淘洗,清除杂质,完全晾晒后贮藏;寒冻结冻环境内采集果实,收集打落果实,捣碎果皮,加水、搅拌、清洗、过滤和晾干。

2.2育苗

2.2.1选择苗圃地。育苗的沙壤土具有良好的土壤肥力和排水条件,地势相对平坦,水源充足,尽可能不要用黏重土壤。育苗地确定后精耕细作,以硫酸亚铁225kg/hm2~300kg/hm2消毒土壤,结合土壤肥力与粪肥质量控制施肥量,通常施入有机肥450kg/hm2,底肥选择磷肥300kg/hm2与碳酸铵225kg/hm2。2.2.2种子处理。沙棘种子十分小,皮硬厚,有油脂,形成了棕色胶膜,影响吸水和发芽率,播种前应落实浸种催芽。将种子浸泡在0.5%高锰酸钾水溶液内消毒,时间为2h,后实施催芽,具体方式包括:2.2.2.1雪藏催芽。精心挑选当年采收的沙棘种子,全面消毒后,挖坑区域尽量选背阴,保持最佳的含水量,坑内堆放种子与积雪,次年春季雪融化以后,以1∶3混合湿沙,在温暖环境内催芽,科学控制温度,进一步延长发芽时间,一旦种子裂口率提升至30%,便开展播种作业,借可行性手段消除日晒风吹的不良影响。通过雪藏方式储存沙棘种子,有利于种子保留水分和养分,提高催芽率,还可以确保出苗质量,提高幼苗抗性。2.2.2.2温水浸种催芽。播种前大概两个星期,在50℃温水环境内浸种24h,种子捞出后与湿沙混合,为催芽设计适合温度,每天翻动种子堆2次~3次,及时补水,避免缺水影响种子发芽,室温维持在13℃~18℃,一般4d后见芽,当出苗率达50%后进行播种[2]。2.2.3播种时间与播种量。春季播种时提前实行早播,沙棘种子发芽土层深5cm,温度为9℃~10℃,最佳温度条件为14℃~15℃。故较为适宜的播种时间为4月。正式播种前,充分浇底水,当土壤湿度达到要求时,实行浅翻耙平,严控条播行距,令其保持在15cm~20cm,播幅维持在5cm~8cm,根据75kg/hm2~150kg/hm2控制下种量,覆盖细土约为1cm~2cm。出苗后,立即喷灌,实施遮阳,避免灼伤。秋季播种时,土壤未封冻前确定播种时间,9月~10月消毒种子后播种。次年春季幼苗生长整齐,扎根深,表现出极强抗性,保证苗木品质[3]。2.2.4苗期管理。幼苗大规模出土后,立即分期撒除松针。用遮光网预防幼苗被灼伤。待幼苗出齐后,通过0.5%高锰酸钾溶液或1%硫酸亚铁溶液根治猝倒病和茎腐病。幼苗长出7片~9片真叶后实行间苗,该阶段易出现严重病虫害,也是幼苗快速生长期,注意防病并轮替用75%甲基托布津、多菌灵、0.5%波尔多液实现防治。育苗全过程不定期除草。除草时避免杂草带走幼苗。因此,根据“除早、除小、除了”原则进行除草,对床面适度浇水,提高其湿度。利用容器移植提高造林成活率,配制灌袋基质选择1∶2基质土、黄土。幼苗长至10cm~15cm后,实施间苗与苗木移植灌袋,争取在初雨前6月底7月初进行灌袋。灌袋20d后施尿素和钾肥。冬季多浇水以防冬干。

3沙棘造林

3.1播种造林

选取的荒山荒坡、荒沟荒滩或事先整修的反坡梯田具备较好的土壤水分条件,造林地最好为沙质壤土地。3.1.1播种造林可在春季、雨季和秋季进行。大多选4月份~5月份,透雨后抢墒播种。8月底完成雨季、秋季播种,幼苗较迟会增加越冬难度。3.1.2因地而异选择整地播种方法,以畜力对撂荒地进行翻地。播种采取撒播,播后实行耙耱,播种量1.5kg/667m2~2.5kg/667m2;若河滩水分条件优良且杂草偏少,可直接播种,之后实施浅耙;若杂草较多,建议使用点播,播种穴保持40cm~50cm直径,松土深30cm,每穴点播5粒~7粒种子,覆盖1cm~2cm厚土;造林若选择荒坡,种子播种在事先整好的反坡梯田或鱼鳞坑内,并以2∶1混播柠条、油松等,效果明显。造林播种后做好管护抚育工作,防止牲畜践踏林地。

3.2植苗造林

荒坡干旱时提前整地时间,促使畜水保墒顺利开展,使用鱼鳞坑和水平沟整地。春秋均可造林。沙棘苗发芽时间早,一般选择春季实施早栽,待土壤解冻达20cm~30cm时进行。苗木最好为1年~2年生,高30cm~100cm,根长保留20cm~30cm。适度深栽,或以生根粉保水剂液蘸根,打上泥浆后运输至栽植地点。栽植过程预防发生苗木窝根问题,埋土深于原土印,栽后截干。生态林植苗造林保持1.5m×2m×2m株行距,初植密度1650株/hm2~3300株/hm2。营造纯林,以7∶3混交比营造云杉、油松、落叶松等混交林。

3.3插条造林

春季和秋季均可实行。林地具有良好的水分条件,选取1年~2年生1.5cm~2cm粗健壮光滑青绿枝条,截成插穗,即25cm~30cm,插后地上外露3cm~5cm,利用穴播方式,每穴插10穗~15穗,插100穴/667m2~200穴/667m2。这种扦插造林方式保证了成活的质量。

3.4分根造林

每年3月截取刨出的沙棘棘根,保持15cm~20cm,埋入地表深处至5cm~7cm,随时挖埋,禁止晾根,有效保证成活率。

3.5分蘖造林

春秋季在沙棘林内带跟挖出1年~2年的萌孽苗,直接运输至造林地点,便于顺利造林。以上分根、分蘖造林均具有较高的成活率,但因材料来源被限,不利于推广应用。

4抚育管理

4.1幼林管护

造林工作结束后,组织专业人员实施管护。全面落实封山育林工作,禁止人畜践踏、放牧,定期为沙棘幼苗进行扩穴,及时松土除草。若林地土地较贫瘠,或磷钾肥严重不足,需立即进行施肥,有利于快速郁闭成林。

4.2整形修剪

沙棘栽后省去修剪步骤,而单茎植株应稍加短截,令其加快萌芽分枝,矮化多干,持续扩大树冠和结果区域。树龄不断增长的过程,要及时剪除干枯骨干枝,重剪衰老植株,保证树势尽快恢复,更新复壮,一般在解雇眼期开展修剪工作,具体包括:4.2.1疏剪。剪掉过密、过弱、枯干、焦梢、病虫,无利用价值的徒长交叉枝。一定程度提高冠内通风透光水平,扩大母枝势力,持续积累养分。4.2.2短截。截去一年生枝梢,加快抽枝,突出优势,促进局部,抑制徒长,达到早结果的目的。4.2.3摘心。新梢的嫩顶需摘除,避免其抑制生长,持续累积养分,为枝条提供充足营养,使其快速生长,尽早分枝,保证座果的品质。

4.3平茬复壮

沙棘一旦无法长期平茬应用,生长将会被终止,引起枝梢干枯衰老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积极平茬复壮,科学轮伐。造林后的5年~7年可进行平茬,间隔4年~6年最佳。早春土壤处在冻态时进行平茬,以便修复受损的根系,平茬处理后发芽更旺盛,长势强壮。平茬一般采取“片砍”,就是对整片面积实施砍伐,用小农具材开展“花砍”。选取平缓坡度的林分地段混栽其它树种,以达到改造目的。在水平方向间隔10m~20m进行砍伐,得到5m~10m一条带。砍时注意控制茬口,保证其平滑不裂。

4.4病虫害防治

4.4.1桑白蚧壳虫。该病症幼虫主要群居在沙棘枝干上,靠吸食枝干汁液生存,直到其萎缩干枯死亡。分3次喷杀50%对硫磷乳剂、80%敌敌畏乳剂、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2000倍液。第一次在5月中旬雌成虫产卵时虫体膨大,介壳边缘出现裂缝,由此渗入药剂。第二次在8月下旬,不间断3次能获得较好效果。4.4.2舞毒蛾。症状对沙棘和多种树木造成危害。大规模出现时将全部树叶食光,在沙棘分布区域出现。用50%对硫磷乳剂1500倍液~2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500倍液~1000倍液喷雾防治。或合理运用白天舞毒蛾在种植园树下区域的潜伏特性,树干涂毒环。卵期用煤油、沥青混合物涂抹卵块。4.4.3黄褐天幕毛虫。沙棘林内该种虫害十分普遍,以树叶为食,树势减弱,导致大量落果。幼虫发生时喷洒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2000倍液进行防治。秋季以人工方式剪除附在种植园沙棘上的卵块,并烧除。4.4.4沙棘实蝇。沙棘种植园内该害虫非常危险,大规模发生时减产90%,我国把沙棘实蝇作为检疫害虫。用乐果60%可湿性粉剂配制4000倍液~6000倍液进行防治,50%对硫磷2000倍液~3000倍液,或使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2000倍液,这些药液喷雾对幼虫及成虫有效防治。4.4.5沙棘木虱。是针对叶部的害虫。幼虫主要钻入沙棘开放的芽胞,当沙棘萌动放叶时,幼虫随之向叶子背面转移,吸吮叶汁时令叶片发黄扭曲。春季,用50%对硫磷乳剂1500倍液~2000倍液喷射萌动期的沙棘花芽,也可喷洒混合肥皂水的硫酸烟碱溶液。

5结束语

作为现代林业生产主要环节的林业育苗,其对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在育苗过程结合本地现实情况选择最佳树种。沙棘这一树种有较强耐受性,适合种植在青海地区。在沙棘育苗过程,科学管理育苗,提供抚育管理水平,通过高效的管理技术,为幼苗营造最佳生长环境,保证造林质量,广泛种植沙棘树种,推动林业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新国,吴临平,殷韶梅.宁夏地区现代化沙棘育苗技术探索[J].南方农业,2020,14(24):19-20.

[2]韩玉兰.沙棘育苗及造林技术研究[J].农家参谋,2020(12):143.

[3]刘靖帮.沙棘育苗及造林技术开发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236.

刘占伟 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林业和草原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