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造林技术与抚育管理要点浅析
摘要:雨季造林是指每年降水集中的7、8月份进行的季节造林,是加快荒山荒地绿化的重要途径。为保证雨季造林成效,需加强对雨季造林技术研究,加强抚育管理,提高造林成活率。通过分析雨季造林需求特点,研究雨季造林技术及管理要点,提出了雨季造林抚育管理的相关措施,为提高雨季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雨季造林;整地技术;树种;苗木;抚育管理
雨季造林是荒山、荒地造林的主要季节,该季节温度高、湿度大、墒情好,十分有利于苗木的成活。雨季造林能够充分利用雨季特点及优势,有效实现抚育速度的提升,为乔、灌木的茁壮生长奠定坚实基础。雨季造林技术要求严,栽种难度大,时间性较强,为确保造林质量得到有效提升,造林前要进行造林工程设计,确定造林技术方案,以便顺利实现造林目标,促进林业资源的持续稳定发展[1]。
1雨季造林技术
1.1雨季造林整地
1)整地是雨季造林的重要环节,一般在造林前一年的上半年进行。可以春季整地,雨季造林,也可以随整随造。整地方式选择要合理,整地方法及规格要按照土壤水土要求,尽可能保持原土面结构。2)对于坡度不小于25°的坡地,要以穴状或鱼鳞坑状为主,穴径保持在30~40cm,深度在20~40cm;鱼鳞坑长短径分别在30~50cm与30~40cm范围内,土堰宽与高分别为20~40cm和10~20cm。3)山坡中部及坡度在15~25°区域的造林地,规格与穴状整地法相同,水平阶宽保持在1~1.5m;对于山坡下部的坡度小于15°的坡地可采用窄幅梯田法,其宽为2~5m,深度保持30~80cm,并明确其长度,双层石堰要坚固,两阶间的生土带为2~3m。
1.2合理选用树种与苗木
1)雨季造林过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树种。比如本地常选用常绿与萌芽力强的阔叶型树种为主,确定具体树种落实到某一造林地块。常见的有侧柏、黑松与油松等树种。2)苗木首选一二级优良树种,即生长力强、根系发达且没有病害与机械损害的树种。通过容器苗,提高造林成活率;栽种针叶树苗时,1-2年生的苗木最为适宜。
1.3合理选择造林时机
雨季时间短且气温高、水分快速蒸发,是苗木生长的关键时期,造林不可太早或太迟,如果栽种后持续晴天,对苗木成活不利。因此,透雨后阴天时期、或持续阴雨天气或阴雨间隔短期内,才是造林的好时机,切忌降雨量小或没有降雨的时候强栽苗木[2]。另外,造林要掌握降雨实际情况,严格执行“天不连阴不栽,雨不透地不栽,雨过天晴不栽”的造林原则,遇到连阴天气立即造林。
1.4栽植前造林苗木的保护与处理
雨季造林首选小苗、壮苗及容器苗,一般采用随起随栽的方法,起苗时保持根部完好无损。为了防止苗木出现脱水,应采用有效的造林技术,平衡苗木内部水分。即阔叶树栽种前,要裁叶或截干,以降低水分蒸发;栽植时要带土进行,以防苗根干燥;植苗时要严格执行“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栽培要求;造林种子植播过程中,要做好种子的消毒与催芽处理。
1.5雨季造林苗木类型与造林方法
1.5.1容器苗及造林方法。容器苗栽种过程中,用苗量小且苗期短,苗木的抗逆性很强且极易成活,苗木能够快速生长。由于采用质轻价廉的材料,其通气透水性好,具有一定的稳固性。采用该造林方法时,要注意不能出现幼苗萎缩现象,确保苗床水分干湿要适宜。1.5.2裸根苗保护及造林方法。造林过程中,要重视起苗工作,保护好苗木根系。起苗前,要对圃地进行灌水,用锄头深刨,根部带土,将弱苗与根苗清除掉,划分出苗木等级,为了使苗木保持充足的水分,可用草袋将其包装好,以备随时起运,确保苗木栽植的需要。栽植时,要取一株栽一株,为了确保不损伤根系,注意苗木根部不能用手抓。深穴栽植时,要将苗木扶正,填土踩实,填土深度以原土痕为适宜。
2苗木抚育管理要点
2.1覆盖好穴面
造林后,为了预防暴雨期间滴溅表土,可用枯树枝、碎草或石块覆盖好穴面,利于保持穴面墒情,保持土壤水分,促进苗木健康生长,因此,覆盖好穴面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2.2整穴浇水
造林后,一旦降雨不及时,要尽可能浇一次水,以保障幼苗成活率。尤其是栽种裸根苗2-3天内,要确保供水。大雨过后,对苗穴做好检查,如果树盘被暴雨冲毁的话,要及时将其修筑好,在苗木被冲压后,要及时将其扒出并扶正。
2.3松土除草
造林后,锄草松土不仅可以增强幼苗抵抗杂草的能力,还可以减缓虫害影响,如蟋蟀、地老虎及白蚁等,保障造林苗木成活率。伴随降雨,常有土壤板结、干裂或杂草等现象,适时松土是非常必要的,以此保墒除草。否则,杂草与灌木将会形成遮盖,导致幼苗生长所需阳光不充分,直接影响到树种正常生长。通常在苗木种植后,分别进行2次锄草,一般在种植3个月与8个月之后进行;第二年安排2次锄草[3];造林后2-3个月内还要进行除草抚育,连根铲除所有杂草。除草抚育中,要沿种植带铲草抚育,其上下宽度分别为1.0m和0.5m;也可以采用穴状抚育,除草半径为1m,剩余杂草可用浓度为41%的甘霖除草剂喷施,提高除草效率。
2.4修剪整形
幼树栽植1-3年后,需要修剪整形,控制好竞争枝,保留住辅养枝,培养树木主干;及时修除树干基部萌条,增强主梢生长为树木顶端创造更好的优势。幼林进行郁闭前,为了给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树林内要有充足的光照,不修或少修树冠下层枝条,以便扩大光合作用范围;树冠长度及高度需保持3/4的比值。
3雨季造林管理措施
雨季造林要提前做好整地工作,适时进行栽种,在栽种后还要加强管护,确保雨季荒山绿化效率的提高;要加强雨季造林的组织管理工作。主管领导要亲自布置工作与调度检查,靠前指挥,逐级推进,层层落实,以推进雨季造林工作的顺利完成。
3.1稳定和完善经营政策
为了保护林地所有者和林地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对现有林业承包经营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高森林管理和管护水平,确保造林成活率;对宜林荒山荒地,可由集体统一组织开发后,再以适当方式确定经营主体,也可直接采取分包到户、招标、拍卖等形式确定经营主体,对于有能力的单位或个人,可将一定期限的使用权无偿转让给他们开发经营,但必须限期绿化。逐步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3.2大力推行合同造林,明确责任
采取专业队伍合同造林方式,提高造林效率,按照“五个统一”原则实施雨季造林。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组织人力、统一整地栽植、统一供应苗木、统一抚育管护和验收等措施,确保造林工程质量。在造林的管护上,要明确责任和目标,抓好落实,切实增强护林员的责任感,确保绿化成果。
3.3加强林政管理
林政管理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快国土绿化步伐的一项重要措施。对违法开山采石、采矿、破坏森林植被等行为,一定要严厉惩处;认真落实森林防火条例,对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加大打击力度,切实保护好林木资源。
3.4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雨季造林工作成效
雨季造林,时机是关键,抚育管理是保障。雨季造林时间紧、任务重、季节性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要建立长效机制。要及时做好雨季造林的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随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制定有效应对措施,确保雨季造林任务的全面完成。
4结语
雨季造林是加快荒山荒地绿化的重要途径,其所涉及方面相对较多。诸如:苗木种子、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等。近年来,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并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和经验,但依然还有许多不足,有关部门应加强深入调研与研究,制定科学造林方案,不断优化造林技术,提高抚育管理水平,有效促进雨季造林成活率的提升,不断增加森林面积,为实现远期及近期“碳达标,碳中和”目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滕祥金.雨季造林方法与管理技巧[J].农民致富之友,2018(11):181.
[2]周连忠.对雨季造林技术与管理措施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1):173.
[3]李荣志,于春红,赵云龙,等.雨季造林方法和抚育管理要点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3(23):235.
李强 辽宁省国营铁岭县白旗寨林场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