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新农村建设论文 > 新农村建设民俗视觉元素应用研究

新农村建设民俗视觉元素应用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2-07 14:47:00人气:323

摘要:文体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依托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庞家村为研究案例,对关中地区的民俗元素进行梳理与提取,意将其元素应用到庞家村新农村建设当中。根据该村的类型特征系统探讨民俗元素的应用方法与实施原则,所涉猎的民俗视觉元素主要针对有形的物质艺术范畴。

关键词:关中民俗艺术;视觉元素;新农村建设;庞家村

一、民俗视觉元素的基本概念

民俗视觉元素是民俗艺术与视觉元素的文化载体,也是民间文化的艺术符号。张道一先生曾在《民间艺人艺事》的序论中指出:“民间艺术是‘劳动者的艺术’,是民族的‘下层文化’,是艺术的摇篮。”它囊括了民间传承的乡土艺术、通俗艺术与宗教艺术等,具有供人欣赏、把玩、参与、祭祀等特征,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也是特定历史时期普通老百姓的文化信仰。从广义上看,民俗视觉元素是传统的人文科学,也是标记的历史演变。它源于劳动生产,是人类在改造自然、接触事物与形成社会关系中下意识的活动踪迹,它具有信息传递、信息储存、情感传达等功能,是符号与文化之间的桥梁。

二、关中民俗元素综述

关中位于陕西省中部,地处函谷关和大散关的平原河谷盆地之间。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美称,是人们理想的生活场所。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与13朝古都的根据地,优越的自然条件与悠久的历史文化为该地区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与民俗元素,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趣味性、古老性。从物质艺术范畴大致分为建筑文化、砖雕石刻与传统工艺三大类。

(一)建筑文化关中传统民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长期的生产与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例如,“屋子半边盖”就是典型的关中一景。由于该地区雨水并不充沛,这里的人们为储水方便采用单坡入窖的方法进行引流,保证用水的充足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义。另外,为节省建筑用地与木料紧俏的制约,当地居民普遍采用多土少木的构筑方法进行房屋建设,使民居普遍形成规整、狭长的平面格局与灵活多变空间形式,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也是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瑰宝。

(二)砖雕石刻关中地区的砖雕石刻题材新颖、工艺精湛,类型丰富。这些精美的砖雕、石雕经过制胚、烧炼的制作工艺后在不同程度上通过线刻、浮雕、圆雕等工艺手法被广泛应用到民居建筑中。如拴马桩的隽秀、上马石的浑厚、砖雕画的饱满和抱鼓石的简约都彰显着该地区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是我国雕刻艺术的文化精髓。

(三)传统工艺关中地区的传统工艺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如剪纸、刺绣、皮影、泥塑、马勺脸谱等。其中,马勺脸谱作为关中特有的工艺品,其创作灵感是将民间的社火脸谱融入艺术加工精致改良而成。手工艺人将马勺作为画布,以精湛画工绘制出五彩斑斓的图案,并通过浓郁的色彩搭配形成鬼魅多变的艺术形象。在设计主题上,马勺脸谱多彩用神话题材的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并以黑、白、红等颜色进行性格区分,具有镇宅、辟邪、驱鬼、纳福的精神含义,堪称“西府一绝”。另外,皮影和剪纸艺术在关中也是久负盛名历史,闻名遐迩。皮影又称灯影,即用牛、驴等皮革材料刻制的人、物图案。通过借助灯光,采用手签进行的戏剧表演。关中的皮影主要集中在陕西的东府和西府。皮影艺术也被分成皮影雕刻和皮影戏两大类。其中,皮影雕刻在人物塑造汲取了当地剪纸、戏曲、年画等特点,使其形象生动,惟妙惟肖。

三、兴平庞家村的现状概况

庞家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下辖的县级市兴平。地处马嵬驿街道东北方向3km。该村交通便捷,坐中四联,北靠莽塬,西接安家,东邻西城办,南依添户村,毗邻马嵬驿景区与S104省道相交。由于受“移民屯田”制度的影响,当地人携家迁移关中,定居兴平,在此繁衍生息。在这些人口中因为庞姓人居多,故名庞家村。目前,全村共有370户,合计人口1600人。其中劳动输出约200人,耕地面积111.13hm2,是典型的农业自然村。近年,庞家村按照马嵬街道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出亮点的工作思路,先后对村庄进行了道路硬化、改厕改水、量化绿化等方面的工作,使村中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并在构建美丽新乡村的热潮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进一步提高乡村风貌,突显庞家村的民俗内涵与文化特色,庞家村应在文化建设中加大力度,成为新时代乡村风貌的引领者。

四、关中民俗元素在庞家村建设中的营造手法

总书记曾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结合庞家村的实际情况,融入具有关中特色的视觉元素可提高该村庄的风貌。不仅能增强庞家村的民俗气息,还能让外界直观地了解关中文化。从营造方式上可分为直观陈列、聚集体验、增加层次、传统与现代引借。

(一)直观陈列陈列不仅是展示文化的重要方法,也是营造空间和丰富视觉效果的艺术手段。在前期的收集与设计中,设计师不仅要归纳合理的民俗实物,还需要周密的策划,将具有文化特色的实作做为元素提取,进行展示陈列。庞家村作为关中地区的农业村庄,可通过传统的农业生产习惯进行元素提取,如村中的石碾、磨盘、水缸、牲畜、车轮等实物都能反映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关中地区的民俗特色。在营造中可按功能、形式等特征进行归纳与组合,并作为景观小品敷设于村落之中。同时要把握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比如,在陈列石碾的同时,可利用庞家村废弃的传统民居作为背景进行呼应,一方面,可营造一定的民俗感和年代感,在视觉上展现良好的景观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使废弃的房屋得到利用。另外,利用农产品作为视觉元素进行陈列展示,突出庞家村以农业种植为主的生产模式。将当地人自己种植的辣椒、玉米等作物形成元素挂设墙面,同时制成辣椒酱、辣椒油等产品进行销售,在营销过程中也凸显“油泼辣子一道菜”的生活习惯。

(二)聚集体验聚集体验即通过庞家村的区位优势及村内的开敞空间进行民俗活动体验。首先,庞家村交通便利,农田广袤,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在乡村建设进程中,庞家村每年的民俗活动丰富多样,如灶火、秧歌舞蹈和高秆芯子等都可作为文化元素进行宣传,使人在领略乡村美景的同时也能参与乡村的民俗活动。其次,村庄可依托种植业的便利条件吸收粮、油、茶、菜等特产进行电商营销,通过采用J2EE技术平台进行开发,并基于B/S结构进行设计,形成种植、采摘、制作、销售的一站式服务管理,让都市及外来游客领略关中生活。最后,充分利用乡村元素的再造景观营造氛围,如改造过的马车、石头堆砌的文化墙、坛子摆设的小品、麻绳编制的秋千等都可在村庄中营造良好的视觉感受与文化体验。

(三)增加层次庞家村村庄外墙多以砖石砌筑,形式单一,表面粗糙。在营造方法上可通过增加地台来突显墙体层次。地台采用仿古青砖铺筑,墙面用水泥整平,再配涂料粉刷绘制关中民俗的主题墙绘。腰线上部开设花窗或橱格,花窗内包含关中地区的民俗纹样或文字,如善、寿、福等。橱格内放置皮影、耀州瓷器、剪纸等小品进行陈列。地台下部种植花草、盆栽与墙面对应。此外,村内的巷道及公共活动空间在地面铺装上可采用废弃的灰瓦与鹅卵石作为铺装元素进行铺装筑,既保证了废物的再利用,又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

(四)传统与现代的引借这里的引借是从传统文化中进行符号提取,通过融入现代设计的美学原则,塑造具有当代审美的公共设施与导向。如将关中地区的上马石造型进行元素提取,抽取上马石的梯度造型作为坐凳元素进行转化,并结合防腐木、水泥等材质设计,制成座凳安放于村内的公共休憩区。它具有舒适、美观、耐用的特点。另外,庞家村毗邻马嵬驿景区,可结合马嵬驿特定的历史文化采用唐代的兵器“战戈”进行元素引借应用于村庄的导向系统。导向系统可分为三级,一级导向在造型上运用战戈样式,二级、三级导向造型可根据需求逐步进行简化,抽取战戈头部的图形简化其尾部,通过保留头部的样式,搭配钢材、木材、亚克力板制成导视牌,使其造型简洁,文化特色鲜明。

五、结语

关中民俗视觉元素在庞家村建设的应用与实施是基于对关中文化的敬仰与尊重,也是彰显“一带一路”战略下新农村建设的时代特色。事实上,作为新农村建设文化传承的显性对象,庞家村的村落空间和民俗视觉元素都是共生的和谐关系,二者在相互交融与影响中都体现着村落环境对非物质文化的容纳和传承。新农村建设与民俗视觉元素的融入正消减了农村盲目“城市化”的趋同发展,有利于村民在创造现代舒适生活环境的同时,将物质艺术与非物质文化进行了重塑与活化,保持了村庄的生态维护与民俗文化多样性,对周边地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允.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

[2]张道一.民间艺人艺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刘宁宁.关中视觉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4]张鸽娟.陕西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传承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作者:练达 谢晓玲 刘萍萍 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