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鳜网箱成鱼养殖技术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点
1.1.1试验地点2013年5月10日在吉林省白山市云丰水库三道沟江段用网箱养殖斑鳜成鱼试验。试验网箱二支,分A和B。1.1.2网箱条件网箱规格为(长×宽×高)4×4×6m,所用网片网目3.5cm。制做网箱的网片均为二层。用2寸直径镀锌铁管做成框架,用直径50cm、长80cm的泡沫塑料做浮子,每2m设一个浮子。 网箱设置在背风,水流缓的头道沟。将很多的网箱,联在一起。上面设置生活区和生产区。
1.2鱼种放养
A箱:斑鳜鱼种春片规格11.8g/尾(体长7.1cm,全长8.6cm)。放养量1040尾,放养密度1040尾(12.27kg)÷16=65尾(0.77kg)/m2。B箱:斑鳜二龄鱼种规格217g/尾(体长21.7cm,全长26.1cm)。放养量640尾,放养密度640尾(138.88kg)÷16=40尾(8.68kg)/m2。放养前将鱼种用4%盐水浸洗10min。计数后放入网箱内。
1.3饲养管理
鱼种入箱后,每天投喂二次饵料鱼。饵料鱼主要是池沼公鱼(冰鲜鱼),还有在云丰水库内捕捞的麦穗、棒花等小杂鱼。冰鲜鱼化开后,用4%食盐水浸泡2h,然后向网箱内投喂。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
1.4鱼病防治
1.4.1选择无病,健康的鱼种进行养殖。
1.4.2运输中操作小心,勿使鱼体受伤。
1.4.3鱼种入箱前用4%食盐水浸洗10min。
1.4.4投喂的饲料鱼一定要新鲜。特别是在7、8月份高温季节,更要注意。
1.4.5以防为主,在高温季节,要用抗菌类药物,氟苯尼考纯粉,每吨饲料鱼用100g,与饲料鱼一起搅拌均匀。搅拌后要放置30min,然后投喂。也适当用杀虫药,每半月用一次;高温季节每半月用一次。
1.4.6养殖季节要经常清洗网箱上的附着物,保证水流畅通,同时也起到防病的作用。另外,也可以重新设置新的网箱,将箱内的鱼倒进新箱。
1.4.7一般在7、8月份易发生鱼病,主要是烂鳃、肠炎。这时要投喂氟苯尼考纯粉,每吨饲料鱼加100g。将药与饲料鱼在一起搅拌后,放置0.5h后才可以投喂。同时要停食1d,然后少量投喂。
1.4.8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混合比为5:2,浓度为0.7g/m3防虫。用滴流的方法进行。即用塑料桶装上药液,倒挂在网箱上方,使药液下流。塑料管的粗度直径在5mm,通入水中后,从深度1m以下开始,每半米有一小孔,孔径为2―3mm,管的长度可达水深度5.5m处。在鸭绿江水流的上游设置,每次设置二根管,每3d用药一次,2h药物用完。
1.5测定及观察项目
每天早、中、晚各巡视网箱一次,观察鱼类的活动和摄食情况;测定水温和透明度一次;每三天测定溶氧和pH值一次;不定期测定鱼类的生长情况,同时检查鱼体是否有寄生虫及其它疾病发生。2013年5月和8月对鸭绿江三道沟江段水质进行污染和浮游生物进行监测。
2、试验结果
2.1鸭绿江三道沟江段水质及浮游生物情况
透明度80―170M,溶氧7.2―11.1mg/L,pH值8.0―8.7。COD5.27mg/l,总磷0.014mg/l,总氮3.560mg/l。浮游植物72/1.08万个/mg/L,浮游动物155/3.715万个/mg/L。
2.2成鱼出网箱规格
A箱成鱼出箱规格为体长23.9cm,全长27cm,体重261.3g/尾。B箱成鱼出箱规格为体长28.4cm,全长33.6cm,体重609.1g/尾。
2.3成鱼出网箱成活率
A箱养殖成活率为80%。B箱养殖成活率为93.4%。
2.4成鱼出箱产量
5月10日放养,10月3日养殖结束,养殖期共146d。A箱:出箱尾数832,总产量217.4kg;单产为13.6kg/m2。B箱:出箱尾数598,总产量364.2公斤;单产为22.8kg/m2。
2.5生长情况
A箱:增重倍数:261.3g/尾÷11.8g/尾=22.1倍。特定生长率:SGR(%)=Ln(Wt-Wo)/T×100=Ln(261.3-11.8)/146×100=5.519/146×100=3.78。(式中SGR:特定生长率;Ln:自然对数;Wt:出池规格;Wo:放养规格;T:试验天数。)B箱:增重倍数:609.1g/尾÷217g/尾=2.8倍。特定生长率:SGR(%)=Ln(Wt-Wo)/T×100=Ln(609.1-217)/146×100=5.971/146×100=4.09。(式中SGR:特定生长率;Ln:自然对数;Wt:出池规格;Wo:放养规格;T:试验天数。)
3、讨论
3.1关于成鱼饲料
斑鳜是可以吃死鱼的小型凶猛鱼类。经试验,用冰鲜杂鱼饲养斑鳜成鱼效果很好。投喂时鱼类摄食凶猛。所以在生产上投喂冰鲜鱼或水库中的小型成鱼,进行规模化养殖是可行的。但投喂的饲料鱼一定要保证其鲜度,不能投喂储存时间长或变质的饲料鱼。这样就要保证有冷库或较大的冰柜,用来储藏饲料鱼。保证饲料鱼的质量,就能够取得防治鱼病、获得较高鱼产量的理想效果。
3.2抓好防治鱼病的关键环节
在A网箱中,斑鳜春片养殖成鱼(二龄),此阶段很易得病。特别是烂鳃和肠炎病,一旦感染,死亡率很高,本试验达死亡率达20%,也很难治疗,严重地影响斑鳜的养殖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相比之下,B箱是养殖的斑鳜三龄成鱼,其发病率低,死亡率仅6.6%,这个阶段的成鱼不易得病。经几年来的前期工作,笔者深刻地认识到,防病重于治病。在本试验中,采取了如本文试验方法中1.4鱼病防治中所提到的八种防治方法,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在7、8月份到来之前,6月下旬就要采取防治措施,投喂药物,主要是用氟苯尼考药物,每三天到一周就得投喂一次药饵鱼。鱼病防治工作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工作内容,涉及到养殖生产的成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3关于斑鳜成鱼的生长
斑鳜属于吉林省鸭绿江特有的土著鱼类,为小型凶猛经济鱼类,生长速度较快,其食用规格没有确定。在A箱试验中,成鱼规格达到261.3g/尾,这已经是较好的优质鱼类。在B箱试验中,养殖的是三龄成鱼,出网箱规格达到了609.1g/尾,这样的规格,就是最好的食用规格,售价也比二龄成鱼贵。在生长上看,三龄成鱼的生长速度快于二龄成鱼。在特定生长率上看,三龄鱼为4.09,二龄成鱼为3.78,三龄成鱼比二龄成鱼高0.31个百分点。斑鳜在鸭绿江的生长速度较快。与山东的日照、临沂养殖水平(17.36kg/m2)相比,我们三龄鱼的产量(22.8kg/m2)要高于山东。延长其生长期,其规格超过500g/尾以上,可出口韩国和日本,价格将会更高,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根据本试验情况看,养殖三龄成鱼比较合理,可以体现出生长快,规格大,售价高,效益好。
作者:徐彦山 郭军 赵全东 阎春梅 韩泽兵 刘铁钢 刘晓峰 别佃动 单位: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吉林省白城市月亮湖水库管理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