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油菜全程机械化轻简栽培技术
摘要:油菜全程机械化轻简栽培技术,是发展冬季农业生产的重要推手,是农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增收的重要来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3年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摸索出了这种种植方式的高产栽培技术,为桃源县油菜生产轻简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油菜;机械化;轻简栽培
引言
油菜是桃源县的传统产业,也是冬季农业第一大种植作物。油菜不仅是人们主要的食用油来源,也是重要的能源作物、蜜源作物和景观作物[1]。实行水旱轮作能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油菜的落花落叶以及机收后的秸秆粉碎还田,是最有效的有机肥源,具有较强培肥地力效果,有利于后作水稻增产[1]。2000年以来,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油菜栽培管理粗放,单产难以提高,据测算,在油菜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成本占60%~70%[2-4],传统种植油菜的生产方式比较效益低,种植面积逐年下滑[1]。近几年来,油菜籽收购价上扬,从4400元/t上升到6200元/t,激发了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而且已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集中,要降本增效,唯有实行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耕地、平整、分厢、开沟、施肥、播种一体化及机防、机收、机烘)。油菜全程机械化轻简栽培是采用乐星1004拖拉机牵引湘耕源牌2BFG-8型旋耕播种机,带有2m包沟开厢耕整机、8孔施肥、播种于一体,开沟分厢、施肥、旋耕、播种一次完成,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操作,可以做到定量施肥、精量播种。
1试验示范效果与推广方式
1.1试验效果
2016年试验在盘塘镇张家桥村进行,面积10hm2,分别于9月12日、9月22日、10月2日、10月12日、10月22日播种,每期试验面积2hm2,品种为沣油737[5],用种量为4.5kg/hm2,次年5月15日机收,实行单收计产。结果为9月12日播种的产量为1334kg/hm2,9月22日1播种的产量为845kg/hm2,10月2日播种的产量为2084kg/hm2,10月12日播种的产量为2027.5kg/hm2,10月22日播种的产量为1712kg/hm2。2017年试验在青林乡九龙山村进行,对用种量进行调整,面积15hm2,每期试验面积3hm2,品种为沣油958。9月12日播种量为3.75kg/hm2,9月22日日播种量为4.5kg/hm2,10月2日日播种量为5.25kg/hm2,10月12日日播种量为6.0kg/hm2,10月22日日播种量为6.75kg/hm2,次年5月12日机收,实行单收计产。结果为9月12日播种的产量为1927.5kg/hm2,9月22日播种的产量为1963.5kg/hm2,10月2日播种的产量为2254.5kg/hm2,10月12日播种的产量为2230.5kg/hm2,10月22日播种的产量为1819.5kg/hm2。
1.2示范效果
2018年在盘塘、双溪、陬市、青林、剪市举办5个“千亩”(66.67hm2)示范片,规范每个示范片播期和用种量。其中:双溪9月12日播种,用种量为3.75kg/hm2,盘塘9月22日播种,用种量4.5kg/hm2,陬市10月2日播种,用种量5.0kg/hm2,青林10月12日播种,用种量6.0kg/hm2,剪市10月22日播种,用种量6.5kg/hm2,示范品种为沣油958,次年5月13日收获,收获前对每个示范片抽样测产,结果为:双溪1410kg/hm2,盘塘1590kg/hm2,陬市1650kg/hm2,青林1545kg/hm2,剪市1470kg/hm2。
1.3推广方式
2019年在全县推广,机播油菜享受1500元/hm2政府补贴,同时购买机械享受农机补贴。凡机播油菜的种子由政府免费提供,鼓励农民种油菜。对青林乡九龙山村调查,全村100hm2油菜全部实行机播,品种为沣油958。9月20日开始播种,10月25日结束,2020年5月15日前收获完毕,总产187.2t,平均单产1872kg/hm2,其中最高丘块达2340kg/hm2,最低的也有1335kg/hm2。
1.4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以青林乡九龙山村为例,收入为12355.2元/hm2(按照收购价6.6元/kg计算),成本:复合肥1300元/hm2,尿素171元/hm2,农药675元/hm2,机耕、机播1500元/hm2,机防300元/hm2,机收1500元/hm2,种子540元,其他750元,合计6736元/hm2,获纯收入5619.2元/hm2。社会效益:一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油菜茎、叶、角壳还田是很好的有机肥源;二是减轻病虫害,通过机耕可以减少病虫越冬基数;三是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用工,一台机械2人操作,可播种2hm2/日,育苗移栽1hm2需要15天;四是促进土地流转,增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种油菜的积极性。
2关键技术措施
2.1品种选择
品种以株高1.4~1.6m[4],抗病和抗倒性好,品质优,含油量45%左右的甘兰型杂交油菜品种沣油737、沣油958、华油杂50最佳。种植方式以二熟制稻--油连作最好,即一季中稻一季油菜,在湘北地区谨慎推广稻、稻、油三熟制。
2.2科学施肥
油菜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以复合肥为主,用量为45%或51%的复合肥450~600kg/hm2。追肥施用适期为5~8片真叶之间,用46%尿素90kg/hm2雨前撒施,雨后和露水未干时不能施用(伤叶),在农历腊月看苗追施腊肥,立春后不能再追施任何肥料,否则造成开返花影响产量。
2.3适时播种
桃源油菜直播的最佳时间是9月底至10月下旬。用种量按播种时间早、迟增加,用种量9月底<10月上旬<10月中旬<10月下旬,播量分别为4.5kg/hm2、5.0kg/hm2、5.5kg/hm2、6.0kg/hm2,成苗率一般为30%左右,大田苗数在37.5万株/hm2、42.8万株/hm2、47.1万株/hm2、51.4万株/hm2左右。
2.4病、虫、草害防除与苗期萎缩死苗防止
油菜生长期间主要虫害是蚜虫和菜青虫;病害是菌核病和霜霉病;萎缩死苗是由水害、吊气(根系不能接触土壤)、霜霉病发生所造成。蚜虫为害油菜一生,严重时造成叶片卷曲,畸形和花蕾脱落,用蚜虱净防治;菜青虫为害油菜苗期至蕾苔期,用菊酯类药物防治;菌核病为害在初花期至成熟期,造成死秆、籽粒不饱满,可用托布津或多菌灵在蕾苔期、初花期各喷施一次预防,减轻为害程度;草害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在油菜4~5叶期,用10.8%的高效盖草能450mL/hm2喷雾防治[6]。萎缩死苗多发生在苗期(真叶1~10片之间),可用澳美邦农1.5kg/hm2加多菌灵喷雾救治。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治,2人操作1天可以防治面积10hm2以上。
2.5水土管理
油菜是嫌水作物,如遇雨水过多还要开沟排水。田间积水造成根少、腐烂、萎缩死亡。播种后,做到及时加深围沟和腰沟、疏通厢沟、保证沟水畅通,遇暴雨时,积水不上厢面。
2.6增施硼肥
油菜对硼敏感性非常强,苗期缺硼,叶片卷缩,无弹性、发红、易碎,开花期缺硼造成花而不实,开花不结角。硼肥以基施为主,叶面喷施为辅,基施硼肥可结合施基肥进行,用15%丰得多9kg/hm2与复合肥混合施于厢面。追施硼肥可结合防治菌核病进行,在蕾苔期和初花期用21%国光粒式硼450g/hm2各喷施一次。
2.7适期收获
机械收获对油菜成熟度要求非常严格,过早过迟收获都会造成产量损失,过早脱不了粒,过迟严重掉粒,适宜机收时间为田间角果呈黄色100%以后5~7天[1],角果中籽粒完全变黑(花籽变黄)果壳变黄,在晴天上午10点无露水时开机收获。油菜机收后,及时实行机械烘干。
3结语
成熟度一致性与种植密度有关。种植密度小,个体生长发育旺盛,造成群体之间差异大,植株分枝数不一致,单株二次分枝数较多,影响田间成熟度一致性;种植密度大,单株以一次分枝为主二次分枝较少,田间成熟度相对一致,较适宜机收[6],这是油菜机械化种植最重要的条件。建议基肥使用有机无机复混油菜专用肥。15%畲田牌油菜专用肥是按照油菜生长要求配制,以有机肥为主(鸡粪发酵),与氮、磷、钾、硼无机肥混合复混肥(N-P2O5-K2O为7-3.5-4.5,有机质含量22%)。经过几年试用效果比复合肥好,生长稳健、整齐,抗冻害能力增强,结角好、产量高,并具有改良土壤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尧锋.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D].浙江大学,2012.
[2]吴崇友,易中懿.我国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的选择[J].中国农机化,2009,(2):3-6.
[3]宗锦耀.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5):8-9.
[4]张东凤,王平会,赵君爱.油菜全程机械化的技术分析与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5,(30):116-117.
[5]高汉清,刘大锷,刘勇军,等.沣油737在桃源县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2,(11):141-143.
[6]唐双喜.稻田油菜机播机收配套技术要点[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1,(4):47-48.
作者:李娟 王永华 宋丽华 万治国 敖友平 单位:桃源县农业农村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