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栽培技术论文 > 油菜新品种保油杂1号的栽培技术要点

油菜新品种保油杂1号的栽培技术要点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1-18 08:34:00人气:477

摘要:保油杂1号是以隐性细胞核不育系270AºBb为母本和恢复系387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甘蓝型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1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年通过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具有高产、丰产、优质、抗病、抗倒伏等特点,适宜在云南省油菜种植区域推广种植。

关键词:油菜;新品种;保油杂1号;选育;栽培技术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料作物,是食用植物油的第一大供给源[1],在食用植物油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不断改善,市场对菜籽油脂的需求量仍将大幅度增长[2]。油菜是保山市重要的小春作物,也是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之一,在保山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培植发展,保山市的油菜生产在全省占据着重要地位,年均种植面积约3.07万hm2,面积、单产和总产均排全省第2位,成为了云南省重要的油菜籽生产基地,油菜产业的发展为全市乃至全省食用植物油的安全供给起着重要作用[3]。因此,促进油菜产业的持续发展,将成为保障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保油杂1号是以隐性细胞核不育系270AºBb为母本、恢复系387为父本,于2008年杂交组配育成的甘蓝型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16年9月通过了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滇审油菜2016003号;2017年12月通过了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油菜(2017)530224。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丰产稳产、生育期适中的特点,适宜在云南省油菜种植区域推广种植。

1亲本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1.1不育系和临保系

2003年利用细胞核两用系270AB材料的不育株为母本和自育材料45-3为父本杂交,通过2004-2007年连续4年6代的回、测交,选育出不育性彻底且稳定、不育率100%、性状优良的不育系。该不育系性状优良,幼苗生长半直立,叶色淡绿,苗期生长势强、整齐一致,茎、叶微具蜡粉,种子圆形、黑色,定名为270A°Bb。同时选育相应的临保系,定名为458。

1.2恢复系

2003年混合收获双低杂交种油菜皖油2号的大田优良单株4株,编号为2003D-4。2004年种植收获的混合种中出现了株高、花期、育性等性状分离,从其群体中选择了可育、开花早、花粉量多的5个单株与群体中的优良不育株杂交,编号为2003D-4-1~2003D-4-5。2005-2008年进行加代繁殖,结合品质、育性和抗性的选择,经过4年7代的连续测交及自交选育,编号为2003D-4-3的单株材料表现育性稳定,植株性状优良,幼苗生长直立,叶色绿色;苗期生长势强、整齐一致,茎、叶微具蜡粉;开花早、花粉量多,恢复率100%,种子圆形、褐色,于2008年定名为387。

2品种选育及特征特性

2.1选育过程

以隐性细胞核不育系270A°Bb为母本、恢复系387为父本,于2008年开始测配。2009年种植了测配的23个品系,通过对植株性状、育性、品质等方面的严格筛选,该品种(组合)表现较好。2010年进行小网室隔离制种;同时继续进行品系比较试验,表现较好,增产显著。2011-2012年参加保山市油菜预备试验,居8个参试种之首。2013-2015年度参加云南省油菜(田油菜组)区域试验,连续2年增产显著。2016年参加云南省油菜生产试验。

2.2品种特征特性

保油杂1号属甘蓝型半冬性杂交油菜品种,平均生育期184d,幼苗生长半直立,叶色淡绿。苗期长势强、生长整齐一致,匀生分枝型,茎、叶微具蜡粉。株高167.2cm,有效分枝数10.5枝,单株有效角果数388.6个,每角粒数22.1粒,千粒重3.9g,单株产量25.2g,种子圆形、黑色。

2.3抗病性

2015年经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抗病性鉴定:菌核病病级5级,感菌核病(MS);霜霉病病级7级,感霜霉病(S);根肿病病级7级,感根肿病(S)。

2.4品质特性

2016年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芥酸含量为0.2%,硫苷含量为29.28μmol/g,含油量为40.95%。

3产量表现

2011-2012年参加保山市油菜预备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268.65kg,居8个参试种之首,比对照花油8号增产22.83%,增产极显著。2013-2015年度参加云南省油菜(田油菜组)区域试验,其中2013-2014年度9个试点每667m2平均产量243.65kg,居12个参试种第3位,比对照云油杂2号增产9.6%;2014-2015年度8个试点平均产量234.6kg,居12个参试种第2位,比对照云油杂2号增产8.04%;2年平均产量239.13kg,比对照云油杂2号增产8.8%,增产显著。2016年参加云南省油菜品种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255.29kg,居试验品种第1位,比对照云油杂2号增产13.17%;试验共5个试点,增产点率达100%。2017年在隆阳区、腾冲市和施甸县示范种植,示范面积约9.27hm2,每667m2加权平均产量243.7kg,比对照云油杂10号增产9.8%,增产显著。

4栽培技术要点

4.1整地,播种

前作收获后及时进行精整土地,做到土粒细碎、均匀疏松、无大土块和大空隙,干湿适度。围沟、腰沟、墒沟配套,一般墒宽1.60~1.80m、沟宽30cm、沟深25cm左右。直播的最佳播种期为10月上旬,育苗移栽播期为9月下旬,移栽期为11月上旬,苗龄控制在30~35d,旱地油菜播种时应根据墒情抢墒播种。每667m2直播的适宜密度为1.2万~1.4万株,育苗移栽的适宜密度为7000~8000株。

4.2平衡施肥

把握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大元素肥与微肥相结合的原则。一般要求每667m2施农家肥1500~2000kg、尿素40kg、普钙40kg、硫酸钾20kg和硼肥1kg。要求无机肥施肥总量的70%在种肥和苗肥时施用,中期追肥时要兑水浇施。

4.3中耕管理及时间苗、定苗和查苗、补苗,保证苗齐、苗壮

在出苗期防治跳甲虫为害,适时防治蚜虫,在苗期与返青期喷农药预防病毒病,蕾期和花期预防白粉病和菌核病。适时除草和中耕培土,在苗期、蕾期、花期和角果发育期适时灌水。

4.4适时收获

全田植株角果有2/3现黄时收获,收割后晾晒5~7d,再进行脱粒。

参考文献

[1]王汉中.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32(2):300-302

[2]王迪轩.油菜优质高产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3]杨和团,牛文武,杜新雄,等.保山市优质油菜栽培技术现状及展望[J].中国种业,2015(9):31-33.

杨和团 牛文武 杜新雄 杨丽萍 蒋劲松 张建军 云南省保山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工作站 云南省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