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观赏向日葵的优质栽培技术
摘要:根据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和观赏向日葵特性,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水肥管理、整株除草、病虫害防治、花期调控、采收储存等方面总结了多年的试验和推广经验,提出了黑龙江省观赏向日葵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为推广观赏向日葵提供参考。
关键词:观赏向日葵;景观营造;栽培技术
观赏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L.)为菊科(Asteraceae)向日葵属(Helianthus)一年生草本植物。观赏向日葵株型高大,枝叶茂盛,花色鲜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观赏向日葵的茎秆能作良好的隔音板,可以代替木料,经化学加工后,还可作人造纤维或造纸原料,燃烧后是优良的钾肥和钙肥,可直接作肥料;向日葵花盘含有粗蛋白,青贮或粉碎后可用作猪、奶牛的饲料,为养殖产业提供优质饲料;舌状花可入药或提取黄色素;子仁对缓解神经衰弱、降低胆固醇有一定的疗效[1]。观赏向日葵原产于北美地区,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的特点,同时生育期短,切花产量高,种植观赏向日葵不但可有效利用和改造中低产田,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逐年扩大,观赏向日葵已广泛应用于盆栽、切花、景观及园林绿化等,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根据近年观赏向日葵新品种推广示范经验,提出了黑龙江省观赏向日葵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供生产者参考。
1选地整地
观赏向日葵虽然耐贫瘠,但在土壤肥沃、疏松地块生长则更繁茂,花枝多且花朵大,不易种植在低洼、易涝地块及前茬施用长残效除草剂的地块,容易产生药害。前茬以小麦、玉米等禾谷类及棉花为好,忌豆类、菊科茬及向日葵连作地块。深翻有利于根系生长,减轻地下害虫为害。
2品种选择
2.1效果营造
应优先选择观赏性好、花期长、抗性强、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子粒饱满的品种,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植株高矮、花期长短、花色差异的合理搭配,可起到良好的营造效果。在植株高矮搭配上选择不同株高的品种使群体高低错落有致;在花期搭配上可选择不同花期品种种植,使群体的观赏时间更长,如果选择同一品种也可采用错期播种的方法延长开花期,选择分枝型品种也可达到延长开花期的效果;在花色的搭配设计上,不同花色品种有序搭配,能使群体具有层次感、观赏性[2]。
2.2品种选择
目前,适应黑龙江省种植的观赏向日葵品种主要为龙赏葵系列,其中龙赏葵1号为黑龙江省选育的第1个观赏向日葵品种,该品种具有分枝且无花粉,花期长,舌状花菊黄色,管状花紫色。单秆型品种与分枝型品种有较大差别,单秆型只有一朵花,但花盘较大,花型整齐;分枝型品种主头与分枝的花盘均较单秆品种小,但分枝陆续开花,花期较长。
2.3产量表现
2015年参加黑龙江省观赏型向日葵区域试验,龙赏葵1号花枝数为20个,比对照月影多2个;花瓣数为36个,比对照月影多3个;平均每hm2子实产量1106.7kg,比对照月影增产21.97%。2016年续试,龙赏葵1号花枝数为26个,比对照月影多7个;花瓣数为39个,比对照月影多4个;平均每hm2子实产量900.0kg,比对照月影增产20.52%。2年平均比对照月影增产21.25%,综合性状表现好。
3播种
3.1播种期
观赏向日葵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气温达到15℃左右、地温13~14℃时即可播种,黑龙江省一般在5月上旬达到播种条件,具体播种时间主要由开花观赏期决定。观赏向日葵开花时间与播期、栽培条件有关,一般播种后50~80d开花,开花期25d左右。
3.2合理密植
原则是高大分枝型品种宜稀;矮秆分枝型及单秆型品种宜密。矮秆分枝型或单秆型品种株型较小,株行距可以采取30cm×60cm;高大分枝型品种,株行距可以采取60cm×60cm,如果地力较好,株行距还可以适当增大,保持通风可减少病害发生。 3.3播种方式
观赏向日葵栽培可以采取直播方式,深度2cm为宜,还可以采取点播或条播方式,播种前可通过晒种来提高芽势,通过药剂拌种预防病虫为害。为保证出苗整齐,控制开花期,可以在温室或大棚育苗,育苗20d后即可移栽。
4加强田间管理
4.1间苗定苗
为确保苗期生长快,防止幼苗徒长,应在1对真叶期间苗,2对真叶期定苗。
4.2水分控制
在不同生育期,观赏向日葵的水分需求差异很大。播种至现蕾期应适当控制水分,利于根系生长并增强植株抗性;当光照强、气温高时,应及时浇水,以防叶片萎蔫,影响生长。现蕾期和开花期是需水高峰期,缺水将对产花量及花叶色泽产生影响;若水肥过大,容易徒长并导致基部叶片发黄。
4.3合理追肥
观赏向日葵需肥量大,应施足底肥,结合整地每hm2施有机肥30t及适量速效化肥,同时施入药剂可预防地下害虫。除在整地时施入基肥以外,应分别在现蕾期及开花期进行2次追肥,每hm2追尿素150kg。整个生育期要防止过量施肥,以避免生长过盛造成花期缩短、花瓣数减少,影响切花品质[3]。
4.4植株管理
在多风的季节,植株高大且多分枝品种应立支柱拉网支撑,以防倒伏。及时除去过密枝、弱枝、底叶,有利于剩余植株和花枝发育,避免病害发生。
4.5科学除草
可以进行播种前翻耕掩埋除草,如果杂草顽固、较多,可覆地膜抑制杂草。第1次除草结合定苗进行,第2次除草结合中耕追肥进行,中耕时应培土防止倒伏。向日葵生长中后期植株长势旺盛可以抑制杂草生长。尽量不要使用除草剂,以免影响种子出苗,并在植株生长过程中产生药害,如果必须使用除草剂,需在1周之后再播种,豆磺隆、莠去津、草甘膦等类型除草剂不适用于向日葵。
5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应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措施以清除病株集中烧毁为主,一旦发生病虫害,应立即进行防治,以免病虫为害影响花枝产量和品质。观赏向日葵主要病害有菌核病、锈病、黑斑病、褐斑病等。菌核病每hm2选用五氯硝基苯25~40kg,加湿润的细沙土130~200kg,拌匀后撒在地面上即可抑制菌核病,也可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锈病选用15%三哇酮可湿性粉剂800~11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喷施。黑斑病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褐斑病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均匀喷洒。以上药剂均7~10d喷1次,连续喷2~3次。观赏向日葵的虫害主要有蚜虫、向日葵螟、黑绒金龟甲等。蚜虫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喷雾防治。向日葵螟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黑绒金龟甲选用2.5%敌百虫粉剂处理[4-6]。
6花期调控
观赏向日葵花期一般为15~45d,其最佳观赏期约10~30d。可以通过错期播种的方法延长花期,即第1次播种后隔7d左右播种下一茬,连续错期播种2次,也可以只错期1次,但应间隔15d左右,这样能保证在第1批花未开败的情况下,第2批已经开花,而且不影响整体效果。根据不同品种类型,单秆品种可适当缩短错期间隔时间,而分枝品种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对于分枝型品种也可以考虑去除主花,具体做法:主头开花后,去掉主花,促发侧枝,同时补充肥水,侧枝会连续开花。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而且花期延长时间不长。
7采收贮藏
应在舌状花露色时采收切花,花头用软纸包裹,以利于运输,叶片应保持充盈饱满,无黄叶及萎蔫叶。采花后应立即进行预处理,一般用0.02%洗洁精配合杀菌剂浸泡15~30min,以保证储运时间及插花寿命。采花后及时预冷可减少乙烯释放量,防止花茎弯曲,有利于排出有害物质,也能起到延长贮运时间及瓶插寿命的目的。一般花枝的最适保鲜温度为0~1℃,相对湿度为90%~95%,同时要避免与水果、蔬菜等乙烯释放量大的物品一同存放。包装前,应按照不同级别分类,花茎直立,叶片饱满,无损伤、无病斑的花枝为优等。一般可按10~12支一捆扎把,花茎留50~70cm长为宜,并保留顶部1~2片叶,基端用含保鲜剂的海绵或脱脂棉捆扎,并用塑料膜包裹[7]。
参考文献
[1]王文军,李彩凤,黄绪堂,等.油用向日葵龙葵杂7号的特征特性与产业化前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11):87-89
[2]吴建设,钟淮钦.观赏向日葵景观营造种植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6(9):52-54
[3]吴建设,黄敏玲.福建观赏向日葵新品种及栽培[J].中国花卉园艺,2012(16):12-13
[4]赵光英,陈泰教,陈冠铭.热带地区盆栽观赏向日葵栽培技术[J].热带农业科学,2011,31(8):20-21
[5]邓向君,丘熙祥,李礼聪,等.观赏向日葵HK306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3(5):171,180
[6]邹江腾,刘胜利,陈寅初.观赏向日葵的应用及种植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13(6):18-19
[7]孙伟.观赏向日葵鲜切花栽培与采后保鲜[J].保鲜与加工,2008(2):55-56.
王文军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