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芹人工栽培技术
1植物学特征
大叶芹也叫山芹菜是伞形科草本植物。株高50~70厘米,根粗茎短、基生叶有长柄,茎生叶、叶柄短,通常早植,在山地混杂的阔叶林下或林边腐殖质多的灌木丛中及山沟湿地都宜生长。
2发展前景
大叶芹是东北著名的山野菜之一,其嫩茎叶可食用,翠绿多汁,清香爽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具有很高的营养和食用价值。除含蛋白质和脂肪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炒食、凉拌、做陷,是色、香、味俱佳的山野菜。笔者利用家庭承包的荒山区内人工林进行林下种植,已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又在阔叶林林缘荒地低洼沟边处试种大叶芹成功,实践证明可以大面积推广林下种植大叶芹,它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一次性投本,连年致富的好项目。
3栽培技术要点
3.1选地
大叶芹栽培要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水源充足、利于灌溉、地温回升快的地块。这样的地块小气候条件好,地温上升快,有利于大叶芹提前出苗,是保证栽培大叶芹早于野生大叶芹上市,确保优势的必要条件;灌溉条件是保证大叶芹鲜嫩整齐高产的必要措施。
3.2种子的采集及处理方法
大叶芹种子小,种皮厚,发芽率低,为了提高发芽率播种前需将种子进行处理。一般8月初至9月初采集成熟饱满的种子,把采下来的种子放在阴凉地方贮藏,每3~5天翻动一次,20天后可把种子按1∶1的细河沙混拌,沙子湿度为60%,拌均后贮于5℃窖内或在阴凉处存放。经常翻动,当温度降到-10℃时进行冷冻,第二年3月下旬临播种前将种子移到10℃~20℃的地方自然催芽,待种子60%露白时便可播种。
3.3播种
可条播也可撒播。为管理方便多采用条播方式。播种时将土壤深翻30厘米左右,施足底肥,搂平作1~1.2米的育苗床。苗床上开深2厘米,宽5厘米,行距10厘米的浅沟,按10厘米的株距进行播种。播种后覆土1厘米左右,亩用种量10公斤。覆土后用松针叶或用稻草覆盖苗床,有利于保温保湿,一般15~20天基本出齐苗。大叶芹春播、秋播均可。春播在4月初~5月初进行播种;秋播可在10月末或11月初封冻前进行播种。播种一年后,翌年春即可采收商品菜,获得效益。
3.4田间管理
遇到干旱天气,床面要及时浇水,因大叶芹出苗持续时间长,约20~25天,所以土壤必须湿润。当有80%大叶芹出苗露土时,在傍晚揭开覆盖稻草,及时浇水、除草,建好遮荫网架,盖上遮阳网。苗期保持床面无杂草,隔15天左右进行一次拔草。秋后仍要清除一次杂草,拆下遮阳网,用腐熟农家肥土进行覆盖,覆盖厚度不得超过3厘米,过厚则影响春天出苗,采收时间延后。
3.5移栽
露地栽培、塑料大棚、小拱棚、温室大棚栽培都可。露地栽培可在春秋两季进行。以秋栽为好。移栽之前要结合整地施足有机肥。移栽时,株行距为5×10厘米,单穴3~5株丛栽植。根据大叶芹生长特性,移栽都在8~9月高温易干旱期,因此要在苗床上高50厘米高处架一个遮荫网,透光度在50%左右,及时浇水保持水分供应充足,有利于缓苗提高成活率。此外,大叶芹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可生长发育,因此利用早春塑料大棚生产鲜菜上市较早,结和整地选定位置,施足有机肥,深翻土壤,在棚架内做苗床,株距同露地栽培。秋季将大棚骨架设立好,翌年春季2月上旬用塑料扣棚,扣棚后,当地温升至5℃~7℃,气温3℃~6℃时,大叶芹开始萌芽抽茎,缓慢生长。当地温上升12℃以上时生长迅速,3月中下旬鲜菜长至高20~30厘米时可采收。如温室大棚栽培可在春节时间提前上市。
4病虫害防治
4.1病害
大叶芹主要病害有霜霉病、叶斑病,可用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4.2虫害
主要是防治芽虫伤害,要采用低毒药剂于采收后喷洒防治。
5采收
当年播种苗,次年采收,当鲜菜长到20~30厘米时可采收上市。每年可采3~4茬,采收后,在作业道上及时补种玉米,进行夏季遮阳。
6亩产及效益
大叶芹露地栽培,管理方便,效益较高,一次播种3~5年受益。一般亩产量800~1000公斤,应季鲜菜市场价格10~20元每公斤,亩效益按10元每公斤计算可收益8000~10000元。塑料大棚反季大叶芹,市场价格20~30元/公斤,亩效益按20元/公斤计算可收益16000~20000元。
作者:孙永萍 单位:通化县快大茂镇农业技术服务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