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产业栽培技术论文
1玉米栽种技术改进措施
1.1前期处理
选择耕层深厚且有机质充足、容重1.1-1.3g/cm3、ph值6.5-7.0的土壤,适合玉米生长条件。播种前做好深耕工作,耕深18-22cm,确保土壤无坷垃无根茬。深耕可改善物理性状,使之疏松通气,促进土壤熟化,加强保水保肥能力。若上次种植时采用有色地膜铺设覆盖除草技术,则收获时应注重清除残留地膜,防止薄膜阻碍根系生长。选用抗病性或耐病性玉米品种,通过正规官方渠道购买,落实晒种、浸种工作。
1.2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应结合葫芦岛市当地天气条件、玉米品种特性、栽培方法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例如春播时,地温需稳定在11℃以上。若温度较低,可采取温室育苗或者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提高植株成活率和发芽率。对于早中晚熟期不同品种玉米,可采取分期播种的方法,避免某一时段玉米产量过少。这可充分利用土地、人力资源,创造更高经济价值。
1.3苗期管理
苗期中应注重查苗定苗工作,去除弱苗、病苗,也可适当喷洒植物生长剂,确保植株密度合理,防止根系生长空间过小或者资源利用率低的两极化极端现象。不同品种玉米对于植株密度要求不同,举例来说,糯玉米属于紧凑型植株,一般种植密度为6.75-7.50万株/hm2,而甜玉米属于平展型植株,种植密度以5.25万株/hm2为最佳。间苗工作宜在3-4叶开展,定苗工作宜在5-6叶开展,遵循就近多留苗、浸种催苗、做水补种的三大原则。出苗期,可用40%阿特拉津胶悬剂3500ml/hm2,或50%乙酸胺乳油,兑水750kg均匀喷洒在土壤表面,有效防治地下害虫。拔节期,应及时除去基部生长的分蘖,并做好中耕除草工作。在授粉期,去雄措施应在雄穗尚未散粉时进行,剪雄措施应在散粉期后及时进行。若遭遇高温干旱天气,应及时开展人工授粉工作,在大部分花粉开放时进行,视实际授粉情况决定具体次数。
1.4肥水管理
施加肥料时,应适当减少长效化学化肥的使用,提倡生物防治措施和有机肥料;选择质量有保障、官方渠道购买的肥料,确保氮、钾、磷等大量元素和铁、铜、锰等微量元素都达到所需含量,避免养料不均衡。氮、磷、钾的比例应为10:4:5,避免偏施氮肥。有机肥可选择微生物肥料或者腐殖酸类肥料。若采用地膜覆盖,应适当加大有机肥施用量,确保植株营养供给。
1.5病虫害防治
玉米易发的病虫害种类较多,常见防治方法分为毒土播撒和喷洒农药两类。玉米苗期易发矮花叶病和地老虎、蝼蛄、粘虫、蚜虫等虫害,可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50ml,兑水750kg,进行叶面喷雾;或用杀虫剂制成毒土,顺垄均匀适量播撒。中后期易发大斑病,小斑病,黑粉病,可用50%多菌灵750-1120kg/hm2,每隔7-8天喷洒一次。对于玉米螟,可在害虫产卵期采用赤眼蜂生物防治,在心叶期用米乐儿颗粒剂拌细沙展开灌心防治。另外,及时清除残留病株,防治病害传播。开花期后,使用化肥必须注意残留期,使用残效期20d以上的长效农药原则上不许使用。
1.6收获时间
收获常在玉米蜡熟期开展。判断方法为:剥开果穗苞叶后,用手指轻掐果穗,有少量浆液流出;或者玉米籽粒饱满变硬变亮,苞叶松散。采收时应带苞叶收获,糯玉米的采收以授粉后23-24天为宜,而甜玉米以授粉后20-22天为宜。
2结论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葫芦岛市玉米种植的基本情况调查,了解造成玉米减产的因素,并指出了玉米栽种技术上的不足之处,其中有科技水平、种子管理的客观原因,也有农民素质参差不齐的主观原因。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从技术层面提出了一些科学、简便的改良措施,希望能为玉米产业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帮助。玉米产业的发展不仅仅决定于科学技术水平,也决定于政府农业政策和农业部门实际措施。玉米产业的发展,需要规范的科研机构、种子市场、农药市场等多方面的改良;同时,对当地农民展开技术培训,加强土地保护意识和科学意识,鼓励合理施肥和适时种植,做到玉米技术的优质、高效、节能、安全发展。
作者:陈朝霞 单位:葫芦岛市建昌县农村经济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