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困境及创新策略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大幅度增长,畜牧养殖业也逐步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阐述了,随着畜牧养殖业规模扩大,我国畜牧兽医管理体制逐步暴露出的问题以及实现我国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创新,推动畜牧养殖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管理体制;产业规模;ERP系统
引言
随着国民对肉制品需求量的提高,我国畜牧养殖产业规模也随之扩大,畜牧养殖业也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中,逐步暴露出对于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相关部门要及时调整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进畜牧兽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国畜牧产业发展水平,维护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1畜牧兽医管理体制的现状
1.1对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就目前我国畜牧养殖业经营过程中的畜牧兽医管理工作来看,相关部门以及管理人员没能足够重视畜牧兽医的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第一,相关人员以及养殖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昧注重经济效益。过度关注养殖质量以及经济效益,致使养殖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于畜牧兽医管理工作重视,同时也导致了畜牧兽医管理工作没有形成系统化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产业的发展。第二,畜牧兽医管理工作形式缺乏创新。目前畜牧兽医管理工作形势仍然沿用以往的布置方式,即以考试测评、工作总结等方式开展相关工作。
1.2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
从我国目前的畜牧养殖工作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经营者会在经费分配上有所偏向,对于养殖规模的拓展以及养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较大,而对于畜牧兽医管理方面资金的投入明显不足。这不仅仅会造成专业人员的流失,还会直接影响到牲畜的养殖,例如,如果在养殖过程中出现大规模疾病时,往往会出现药品不足,医疗技术水平较低,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等情况。由于经费投入比例较低,致使畜牧养殖产业难以抵挡大规模疾病的威胁,也严重影响到后续的畜牧养殖质量以及养殖企业的经济收益。
1.3缺少专业的畜牧兽医管理人才
专业的畜牧兽医管理人才是提高畜牧养殖质量以及畜牧养殖规模的重要前提,因此相关部门要重视对畜牧兽医管理人才和管理水平的引进与提升。由于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对于畜牧兽医管理工作认识的不足以及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福利待遇、工作环境较差,导致了近年来从事畜牧兽医管理工作人员的大幅度减少,这也就造成了目前我国畜牧养殖场专业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畜牧兽医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的出现。专业人才的缺乏致使相关管理体制与管理方法缺乏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畜牧养殖产业的隐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畜牧养殖水平。
1.4畜牧兽医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
畜牧兽医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医疗手段的缺乏,是导致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畜牧兽医人员专业能力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畜牧兽医人员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结构不合理两个方面。针对于相关数据统计情况来看,18岁到35岁年轻畜牧兽医人员比例占整体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20%左右,而45岁到60岁左右的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占比为50%左右。年龄结构的不合理,为实现畜牧产业的兽医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畜牧兽医人员学历层次结构不合理主要从我国现在就职的畜牧兽医整体情况来看,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仅占10%,大专学历人数占比为30%,剩余60%的畜牧兽医人员学历为中专及以下学历。学历水平偏低,从业年龄偏大,使其畜牧兽医工作者在面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新型疾病时,不能够及时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而影响到畜牧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1]。
2实现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创新的有效对策
2.1提高对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兽医工作在我国畜牧养殖中作用越来越突出。建立健全畜牧兽医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为养殖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还能够确保动物产品的安全性。加强对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重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健全畜牧兽医管理机制。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各地区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大规模特色化养殖产业,畜牧兽医数量也普遍增加。建立健全畜牧兽医管理体制要充分结合产业及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立符合企业经营需求的管理体制。第二,转变畜牧兽医管理人员观念。畜牧兽医管理人员应重视畜牧兽医管理工作对畜牧养殖业的重要作用,通过加深自身对于畜牧兽医工作内容的了解,转变自身的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法,提升对于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推进我国畜牧产业发展水平。
2.2加大对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经费支持
针对于目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畜牧养殖厂内部的经营情况来看,管理人员应重视畜牧兽医管理工作,优化企业经费分配结构,为实现高效的畜牧兽医管理工作提供经费支持。经费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进展,增加对于畜牧兽医管理经费的投入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行业服务与经营服务相结合为基础,充分满足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经费需求。在具有充足经费的基础上,要持续推进管理体制的创新,摒弃原有的布置型传统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成熟管理经验实施对畜牧兽医工作的管理。例如,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引入ERP管理系统,在实现人员规范化管理的同时,也能够对于养殖的牲畜进行一体化管理,使兽医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对养殖的牲畜进行全面化的了解。经费投入的增加,不仅能够提高人员的管理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兽医人员的日常工作[2]。
2.3培养与引进畜牧兽医管理人才
畜牧兽医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畜牧养殖产业能否拥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完善对于畜牧兽医的管理体制,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动物养殖安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重要保障,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养殖企业的收益。相关部门要做好畜牧兽医管理人才的招聘工作,注重以专业、科学的方式来进行畜牧兽医管理工作。培养与引进畜牧兽医管理人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做好畜牧兽医管理人才的招聘工作。负责人员可以充分结合相关文件以及国家政策,最大程度为畜牧兽医管理人员争取福利补助,并通过提高兽医管理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以及工作环境,来吸引专业型人才的加入。第二,加强与高校对口专业的合作。相关人员要充分意识到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突出作用,利用与高校间的合作关系来进行人才引进,从而有效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2.4加强对畜牧兽医人员的技能培训
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工作质量与工作水平。因此负责人员要加强对于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培训。首先,针对于新入职的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要注重为其争取在职深造机会,确保其在进行充分实践的同时,还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有效的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其次,可酌情选派部分优秀人员到权威机构进行深造与交流,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最后,要定期聘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增加工作人员对先进仪器设备操作以及新型治疗方法的认识与了解。相关管理部门以及负责人员,要积极鼓励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提升自身学历水平以及知识技能,进而推进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3]。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畜牧兽医管理工作中存在对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专业管理人才缺乏。可应用经费不足以及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因此,相关部门要针对问题及时做出调整,提升对于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其经费支持以及人才引进培训,推动我国畜牧兽医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国良.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困境与创新策略[J].吉林畜牧兽医,2019,40(11):133-134.
[2]刘庆伟.县级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困境与创新策略[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7):63.
[3]赵婷.基于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策略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24):85.
作者:柳文臣 吕芹云 单位: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丁庄街道办事处农业办公室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