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机械化论文 > 农业机械化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思考

农业机械化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思考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2-16 00:41:00人气:441

摘要:综合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主要模式。提高农业类院校农业机械化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主要从3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包括加强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对农业机械的了解、二维和三维软件的应用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二是基础能力的提高,包括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外文文献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三是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包括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农业机械化综合素质培养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级农机专业人才。

关键词: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农业机械;阅读能力

1提高专业技能

1.1提高专业知识

农业机械化的不同之处在于农业装备作业对象的特殊之处,在农业装备的研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业装备作业对象的物理性能、土壤-植物-机器的相互关系。研究现代农业所需的关键装备技术,包括现代化农业装备的工作原理、工作部件、机器系统、性能试验和产品设计开发,以及农业装备和植物、土壤相关的力学问题。就专业知识而言,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的学习中机械类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机械制图和机械设计能力十分重要,也是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专业素质能力中最为基础的两个方面。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和动手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一方面,农业机械化专业是机械专业的一个分支,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农业机械产品的设计和维护。因此,掌握机械制图是最基础的学习内容,授课教师可以在机械制图课堂中引入像Solidworks等三维教学软件,通过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像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这类软件的强大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积极探索软件的应用,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取得更大的进步[2]。授课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指导和课后任务帮助学生更深入、更熟练地掌握3D软件的运用[3]。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3D设计比赛,以便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软件应用技能,在实践中认识到绘图软件对提高设计能力的重要性,在软件的辅助下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能力。另一方面,设计能力是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的又一必备能力。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种基于装配关系的交互作用过程。提高设计能力必须要有正确的设计理念,设计理念的形成不只是依靠平时学的软件和设计方法,或学了几门课程、明白了几个问题就行的。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设计是一个严谨的过程,不只是用计算机绘图,而是一个全面的逻辑规划。机械专业所包含的课程几乎包含了所有设计中要采用的方法,如优化计算、有限元计算和分析和可靠性设计等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缺少的是综合应用这些方法的能力和实践的训练。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如针对工程设计过程、机械产品设计过程等的课程,并结合具体的产品样例来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通过这两方面专业素质能力的提升,帮助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提升专业水准,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2培养动手能力

目前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普遍偏弱,在大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中不仅要学习理论课程,还要将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验证和创新。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去田间了解作物的生长情况,去企业了解生产的方法与工艺,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通过实践的过程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从而实现科技的创新。

2提高基础能力与兴趣

2.1培养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农业机械化专业课程涉及的知识量大,知识点所覆盖的范围也大,课程种类多样,学习任务较重。专业教师们若仅仅采用严格课堂纪律、加大作业量或加强考勤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是不够的。一线教师们应该更多地思考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知识的讲授,课堂的主要甚至唯一任务是知识讲解,教师是主导,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理论的灌输,授课过程中,学生成为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样的模式,课堂上时有走神、瞌睡或看手机等现象。而真正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模式是让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愿意且有途径探索、学习。教师的职责是提出问题,引导、指导、总结和强化,而学生的任务则是探索、认识、掌握和解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通过不同问题的提出和不同任务的下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还应通过教育者的激励和帮助,培养和增强自我塑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有待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的文化创新精神有待在学习实践中培养[4]。实践与创新要在有学识的基础上方可做好,学生应当养成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做到与时俱进,不是坐等现成的知识和理论成果的灌输,而要能够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汲取前沿知识、锻炼动手和实践能力、在创新与实践中收获知识、丰盈自我。教育工作者应从自身做起,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并在教育实践中实施。

2.2提高外文文献阅读能力

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学习,要求学生要时刻掌握国内外农业的先进装备、技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因此阅读大量的外文文献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学生也需要认真去完成阅读的任务,主动把握国外最新动态,对比国内外农业地块与装备的不同,在掌握最新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将所学应用于科技创新中,为我国农业装备的发展尽到自己的一份力。

3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是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应遵循的规范和准则。每一项职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农机操作人员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职业道德表现出与其他职业道德不同的鲜明特征。农机操作人员主要在农村,面向“三农”服务,其职业道德必须坚持一个核心,即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有待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的文化创新精神有待在学习实践中培养。通过教育者的激励和帮助,培养和增强自我塑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全体农机操作人员必须警钟长鸣,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时时刻刻注意安全,不负社会和家庭的期望。农机操作人员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广大农机手必须对自己从事的职业负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认认真真扎根“三农”,时时刻刻为“三农”作贡献,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提倡公开、公平与公正竞争,通过这种竞争来促进农机队伍素质的提高,坚决反对贬低同行,抬高自己,金钱至上,损人利己,弄虚作假,互相拆台的不良竞争。另外,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升离不开传统的中国文化。对于农业工程类院校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学生而言,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的启迪与学习尤为重要。农耕文化本身就对农业机械的研发和改进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农业机械化专业的教师应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于农耕文化和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和发扬。在学习中注重对文化的尊崇,在实践中注重文化的指导作用。

4结束语

素质课程的教育不同于大学专业课和普通的基础课、技能训练课,简单地将讲授知识型课程的教学方法不能直接移植过来用于文化素质课程的教学中。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应该成为知识的搬运者,而应当成为大学生的引路者、激励者和支持者,教育者应让自身的文化素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锻炼思辨的能力、支持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发挥潜能、勇于开创[5]。总之,在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当今社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亟待加强。加强农业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应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加强大学生基础知识和自身素质。同时,高校教育者要言传身教,用积极乐观、不屈不挠的精神引领学生、启迪学生。

作者:徐玉凤 高秀雪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