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动下,实现农业机械化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问题分析;解决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也推动着农业不断朝着机械化和现代化方向转变。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实现农业机械化,我国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不能够满足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需求。
1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实现农业的发展转型是必然选择。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我国农机耕作的生产效率低,作业水平仅为35%;二:农业机械功能单一,利用效率比较低。三:高性能农业机具比较少,主机多、配套机具少。
1.2农机产品的质量较差
我国农业机具的科技含量较低,功能单一,品种不全,大多数机械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较差,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发生故障,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机企业很多,但是规模都比较小,很多企业由于资金等多种因素的限制难以成立科研团队,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研开发能力较弱,目前,我国使用的一些高性能、多功能的农业机械基本都依赖进口,国内难以生产出类似的农机,因此,我国的农机产品缺少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境十分艰难。
1.3农业投入不足,农机服务体系不健全
近些年,我国不断加大对农机购买的补贴力度,但是由于长期的问题积累,这一措施还是不能很好的满足农民的需要。目前,我国建立了农机购买补贴区,但是真正享受到补贴的农民只占少数,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国在不断实现农田标准化和建设机耕道路,但是缺少资金,农业示范化难以推广,因此我国的农机新技术不能够被更多的人知道。农机并不是销售出去就结束了,售后工作也十分重要,但是在农机市场上,售后服务工作并不到位,农机机械的维修站点明显不足,也缺乏大量的农机人才,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农机服务体系,农机生产难以满足市场化的需求。
1.4农机使用成本效益比不高
在我国,农业机械的使用成本普遍偏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农民的收入水平比较低,但是农机价格相对较高;二是农用柴油的价格高,增加了农机使用成本;三是农机服务体系不完善,信息服务不到位,这直接影响了农户对农业机械的购买,也降低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在今后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我国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不断完善农机服务,不断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益,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2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有效措施
2.1建立财政补贴和信贷扶持为主要内容的资金保障体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一是对农户购机进行补贴,并持续完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完善补贴办法和补贴机制,使更多农户受益。二是采取信贷扶持措施,以解决目前农机企业资金短缺、银行贷款困难的问题,不断促进农机企业的产品结构改革,提高农机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很多农机大户、种粮大户迫切需要更新旧农具,这有助于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但是购置先进农机机械的一次性投入较大,很多农户或者经营组织承担不起,信贷扶持可以为其购置生产机具提供低息、贴息贷款和保险担保政策,使农户或者经营组织可以尽早更新农业机械,开展农业经营。
2.2建立政府农机部门为引导、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组织保障体系
农机合作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一方面,它可以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它可以解决农户买不起农机、重复购置农机、农机机械闲置等问题。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政府应当加强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农机服务信息网络,为农户购机和机械维修等提供周到的服务。政府要不断扶持种粮大户、农机作业大户等组织的发展,引导这些组织利用其机械装备和技术优势来扩大经营规模,同时鼓励这些组织建立非营利性的专业协会,为会员提供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
2.3建立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保障体系
实现农业机械化就是促使现代化的科技在农业生产上进行合理运用,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农业机械是重要的生产工具,为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我国必须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实现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的紧密结合,通过农业推广、技术培训等措施,使农业科技真正为广大农民所用,使农业科技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3结语
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长足发展,有助于维持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实现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远期目标。因此,我国应当十分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建立资金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体系等措施来解决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平衡、农机产品质量差等问题,不断健全农业机械的管理体系,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白丽,李行,马成林,等.农业机械化主要制约因素的制度创新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5(1):34-36.
[2]傅忠,黄大明,刘监.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及其启示[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5(1):9-13.
作者:郭增江 单位: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镇政府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