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机械化论文 > 农业机械化培训新机制与新模式

农业机械化培训新机制与新模式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0-01 02:53:00人气:409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全球重要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水平的好坏会对我国经济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如今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各种农业技术也随之得到了巨大改进,农业机械化已然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本文对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做出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培训;新机制;新模式

前言

虽然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还十分落后,许多农业生产活动还要依靠人力进行,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极低,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十分不利,所以必须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新机制和新模式,才能使我国的农业水平得到快速发展。

1农业机械化培训的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贡献的重要力量,而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其发展速度却远远赶不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所以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如果想要让经济发展再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那就必须重视农业的重要作用。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最需要进行加强的就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越高,农业生产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产量也会随之提高,农民也可以得到良好的经济收益,从而加快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从根本上来讲,机械化程度的高低最终是掌握在人的手里,不管是何种机械,自动化水平有多高,最终都需要人来进行操控,所以如果想要实现农业机械化,仅有先进的设备是远远不够的,农民能否操控这些农业机械使其服务于农业生产才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所在。众所周知,我国的农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对于我国的农民来说,如果不经过农业机械化培训,那么即使拥有了这些先进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农民也不知道如何去使用,最终农业生产依旧要依靠人力来进行。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新机制和新模式,要让每一个农民可以熟练操控各种农业机械化设备,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迈上新的高度。

2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2.1参与培训的农民过少

由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限制,我国目前参与到农业机械化培训的农民已经越来越少。主要原因就在于,以往的农用运输车的管理和培训都是由农用机械监理部门来进行管理的,但是现在农用运输车的管理和培训都是由我国的公安交警部门来进行负责,这就导致了参与农业机械化培训的农民越来越少,这非常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培训工作的开展。

2.2一些农民素质较低

有些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所以在对其进行培训过程中,对于各种理论知识和安全教育完全忽视,只学习实际的操作技术。而且,有的农民极其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认为自己的农用机械只需要在地里工作完全没有必要上牌照,对组织的农业机械化培训也完全不理会,有的甚至都没有必要的驾驶执照。除此之外,有的农民不光法律意识淡薄,而且对于安全问题也从来不重视。经常有农民使用农用机械违规载人载物,殊不知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一旦出现事故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2.3农业机械化培训项目过少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政策的不断调整,农业机械化培训项目变得越来越少,而且许多农业机械化培训项目的申报也大量减少,农业机械化培训也就因而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农民也得不到有效的培训,严重阻碍了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推进。

2.4对于农业机械化培训的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有的农村地区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农业机械化培训的重要性,但是却由于资金困难,而无法深入开展农业机械化培训工作。除此之外,由于资金不到位,所以无法找到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农业机械化培训教师,只能聘请一些退休教师,这些退休教师虽然经验比较丰富,但是所教内容却十分陈旧,早已跟不上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对于如今的一些新技术、新思想完全没有任何了解,严重降低了农业机械化培训的培训水平。

2.5许多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转变缓慢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已然成为了必然的趋势,所以对于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来说也要做出相应的转变,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要向着全方位、多层次去进行转变,尤其是要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只要这样才能够让农业机械化培训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3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培训新机制与新模式的方法

3.1坚持以人为本

如果想要做好农业机械化的培训工作,那么必须对培训教师的作用提起高度重视,培训教师是培训工作的主体,培训教师水平的好坏决定着最终的培训质量。所以相关部门对待培训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予培训教师足够的尊重,不断激励培训教师,激发培训教师的培训热情。为了提高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相关部门应经常组织培训教师学习先进的党的思想和理念,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或者经常性的开展师德教育的活动,提高培训教师的教学责任心,培养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给予教师充分的支持,充分提高培训教师教学水平。

3.2对所有培训教师实行科学管理

对所有培训教师实行科学管理主要应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展开工作:①培训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应该实行集体备课,教师与教师之间要进行必要的沟通,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及时得到解决。②应定期对所有的培训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和参观考察活动,正如图1所示,个别优秀的培训教师也可以考虑进修获得更高学历,通过培训和参观考察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对于培训教师的讲课有着极大的帮助。③必须建立基本规章制度来规范培训教师行为,而且要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一定的监督。④教师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加强对于培训教师的法制教育,使培训教师的法律观念得到提高

3.3加大对于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投入力度

对于农业机械化培训学校而言,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培训水平,那么必然离不开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所以对于农业机械化培训学校来说仅靠自己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得到上级政府和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农业机械化培训学校让上级政府和全社会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才能得到上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因此,农业机械化培训学校必须真正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农业机械化培训工作,培养出一批具有农业机械化知识和技术的农民,为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3.4农业机械化培训要和政策相结合

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民群体来说,我国政府经常会针对农民推出一些购买农业机械时的优惠政策,而且有时也会组织各种的农业机械展览会。农业机械化培训完全就可以与这些优惠政策相结合来进行一定的推广,吸引农民群体参与到农业机械化培训中去。 3.5联合社会进行农业机械化培训

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培训来说,除了需要农业机械化培训学校自身的努力之外,农业机械化培训学校还应与社会上的各种大中专院校加强联系,除了要对农民开展农业机械化培训以外,还应开展成人高等教育、汽车驾驶技术培训、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培训等其他相关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总体素质和知识水平,同时也使农业机械化培训得到了拓宽,激发了农民对于农业机械化培训的兴趣。

3.6借助新媒体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培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然形成了紧密的联系,所以对于农业机械化培训来说,也必须重视互联网这一重要的传播渠道。对于农业机械化培训学校的负责人来说,应主动争取到相关农业管理部门的支持,在当地最大的农业信息网站上开辟出专门的农业机械化培训专栏来展示农业机械化培训内容,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好处就在于,可以让广大农民随时随地的进行农业机械化相关内容的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给予了农民充分的选择权。

3.7与农机监理工作相结合

如果想要提高农业机械化培训的培训效果,除了要重视对于技术的培训以外,更加要重视农机的安全生产。许多农业机械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农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农机安全生产教育而缺乏必要的农机安全生产知识造成的。所以,对于农业机械化培训来说,如果想要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那就应与农机监理工作相结合,让监理工作与农业机械化培训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4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水平发展的好坏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培训有着重要的联系,只有我国的农民都懂得了知识和技术,我国的农业才能迈向现代化,农业生产率才能得到大幅提升。农业机械化培训是一项造福于广大农民的事业,需要政府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通过农业机械化培训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甘州区农业机械化培训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11):6,7.

[2]王清社.关于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的探讨[J].当代农机,2014(12):64~65.

[3]吕晓杰.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河北农机,2016(9):14.

韦自山 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