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国家基础工程的加速进行和国内外平等互动竞争平台的搭建,并在国家的宏观政策推动下,国内农机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农机化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机遇期。
关键词:大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然而,由于重庆巫山是大山区,加之农村自身的生产模式以及农民的信息文化水平等原因导致农业机械化推广存在很多制约,以至于农村的经济建设迟缓。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缩短城乡经济差距,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推广已经显得至关重要。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业机械化推广存在着很多阻碍因素。结合当前农业机械化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我县抱龙镇犀牛村为例,从多个方面探索如何更好地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1犀牛村基本概况
犀牛村地处中高山地带,属典型的农业山村,土地肥沃人口相对集中,曾经一度是以利于种地而闻名的好地方,现在却截然相反,部分田地荒芜,生产效率低下,农民增收困难,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传统老旧,生产形势极端不适应时展的要求。
1.1基本情况统计
现有在册户数268户,人口763人,耕地面积123.07hm2,其中小于15度坡度的耕地约占总面积的50%,农业产业靠种植业,主要种植玉米、油菜、黄豆、红薯、马铃薯和烤烟等,人均收入1100元,在总人口763人中,男性有450人,女性有313人,18岁以下98人,18~60岁582人,60岁以上83人。劳动力570人(不包括在校大学生),从事农业生产的270人,仅占总劳动力的47%,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机械拥有微耕机9台,脱粒机5台,家用粉碎机、切草机等加工机械早已完全普及;水电路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项改善。
1.2生产现状
由于土地零碎分散,劳动力严重缺乏且年龄普遍偏高,青壮年劳力少或是兼业人员,加之思想观念陈旧,种点地也只是便于养头过年猪等小农意识,束缚了人的行动,机械化好像是一种理想而已。目前种地靠耕牛耕作还占相当份额,机耕面积不足33.33hm2,土地荒芜现象比较突出,预计荒芜面积会逐年增加。由于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劳动产出率低,农业前景黯淡,致使新生劳力后继乏人。
2问题的思考和行动
根据统计情况,我们采用“小手术式”方法以本村二社为切入点,进行了初步规划设计,并将逐项落实,经试验成功后便推广全村。首先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一个,办一个苗圃基地,组织成立一个农机专业服务队;发展林下养殖业;组织引导农民种植食用菌。具体以村牵头,合作社为主体主动参与,以多种形式同农户签订中长期合同,将部分土地集中管理,实现规模化经营。农机服务队利用集中的大面积农田经适当整治后让农田实行机械化操作,同时参与农机社会化服务。以村牵头引导农民再次分工,以种植食用菌为副业收入,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家庭自主经营为主线,逐步辐射到全村,建立名副其实的食用菌基地。
3具体解决方案及措施
要想把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最大化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确保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解决土地零碎化这一现状,必须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加速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山区农业有山区特色的机械化,绝不能小视或边远化,反而更需要加大力度,从政策上明确方向,措施落实要具体,方法要细,大胆改革创新,走出适合山区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
3.1采取必要手段使土地“化零为整”,以便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3.1.1 利用政策法规加强土地管理。镇村干部要行动起来,完善对土地确权登记,同时加强对土地使用的监管,不能让土地荒芜浪费,必要时按土地政策收取荒芜费,该收回的应及时收回为集体所有。3.1.2 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广泛宣传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扶持及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龙头,村里进行协助,以转让、转包、互换、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以便土地规模化经营,合理利用及科学管理。比如农机服务队或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这种方式开展农机化社会化服务,提高机具使用率。
3.2着力搞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因地制宜,选准对象,重点对合作社、专业大户的引导,联合农机专业合作社对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试验、示范。对农民机手进行培训等。3.2.1 提升推广人员职业素质。农机推广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推广人员应不断的加强自身学习及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机械技术,对现阶段农机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小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动向及发展成果,要有足够的了解和丰富的理论知识。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没有新技术的支撑是不可能做好推广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向实践学习,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农民机手打成一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总结敢于创新,这才是我们推广人员应具备的素质。3.2.2 广泛宣传落实惠农政策,积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以获得更广阔地对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合作与支持。作为地方政府,理应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真正地将“三农”问题放在心上,落到实处。在农业机械化推广过程中,作为基层农业服务中心应提出可行性发展规划,经政府发号施令,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专业户、农业合作社踊跃投入,让农民看到希望,激发他们的热情,调动其生产积极性,从而真正地将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有效实施。3.2.3 规范制度,调动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想真正地发挥出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的工作效果,就必须积极提高推广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能够自觉地投入到农业机械化推广过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能够有效地调动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在工作中做到尽职尽责。因此,在农业机械推广机构也要不断探索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推动工作人员投身推广工作,进而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更好地推动农民创收。3.2.4 开展职业培训,选准合适对象,培养新型农民。目前,大多数农村缺乏好的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当前农村发展现状而言,青壮年劳动力就没了,还能谈得上什么实用技术,更谈不上农业机械化。因此,从政策上要有措施,使农业战线上要有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出现,特别是要懂机械的农民,也要懂现代农艺,只有将农机、农艺技术很好的融合,指导实践,农业才有更好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才有希望。
3.3建立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在各农业产业中建立农机推广示范点,通过示范点收集各产业对农机的需求情况。示范点的建立要求在农业示范园区、生产基地、农机专业户等基地,这样较能体现农业区域经济的特色。通过建立农机行业协会获取农机需求情况和作业信息。建立与农业各种协会的联系制度,在互联网上收集各农机企业的信息,以保持与农机企业的联系,获取企业信息的最新动态。另外,可与各种农机研究所建立信息关系。多元化的信息平台让农机推广部门、用户、生产企业、科研单位互相融为一体,及时快速地获取各种所需的信息。综上所述,农业要发展首先必须要有发展思路,然后要有坚强的斗志,贵在实际行动。光喊口号坐享其成是没好结果的。积极行动起来吧,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合作,共创未来,在不久的将来见证一个崭新的农业山村.
参考文献
[1] 罗兴.关于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J].北京农业,2011,(6):235-236.
谭勋煌 抱龙镇农业服务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