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机械化论文 >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2-14 06:43:00人气:468

摘要:近些年来,土地流转的速度明显加快、对农产品的需求增长、农民老龄化的现象愈发明显、经营的规模扩大、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和生态环境的逐年恶化等状况越来越明显,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增产。因此农业机械化在解决“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地”这些方面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基于现状,提高农业生产率是探讨新常态下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的重点。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新常态

1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分析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不仅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农民对于资源的利用率也呈上升态势。比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与2003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保有量相比显示,自2003年以来,中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利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2016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超过11亿kW,联合收获机、插秧机、大中拖以及烘干机的保有量均有较大的增幅,装备结构不断优化[1]。

2新常态下的经济形式

“新常态”这一战略表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转向中高速增长而非高速增长,经济形式更趋向于结构合理和分工复杂以及形态高级。经济结构做了深度调整以后,更趋向于优增量并存,经济发展的动力也转向新的增长点,发展的模式由原来的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优化为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

3新常态下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

3.1农产品需求增长与资源约束的矛盾加大

由于中国每年新增人口以及城镇人口的增加,全国每年增加粮食需求约100亿kg。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每年耕地面积减少大约40万~47万hm2,再加上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导致需求持续增长,资源却急剧减少。这一现状将使农产品供求长期处在紧平衡的状态。

3.2农业生产日益趋向“高成本、低效益”

近些年,由于粮食生产效益连年下降,为了扶持农业发展,国家陆续了出台了各项政策。但农业生产成本上涨但效益下降的现象仍未有质的变化,农业生产“高成本”的特征日渐明显,这些现状极大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

3.3农村劳动力短缺,家庭经营规模小

当前,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基本经营制度面临着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①土地经营的规模小。目前中国农业人口数量几乎是世界上最少的,承包农户大约有两亿多户,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承包农户仍然会是中国农业生产以及经营的主体,农业小规模经营的局面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②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的现象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农村的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现象愈发严重,导致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的问题更加突出,劳动力缺失的问题更加严重。

3.4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为了确保粮食的产量,生产者使用了大量的农药和化肥,导致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农业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此看出,粮食产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取得十一连增的成就。

4新常态下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

4.1提升农产品机械服务水平,规范补贴政策

政府将会继续推进购机补贴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操作方式的便捷化,做到实施和监管同步进行,同时注重规范和高效。引导农业机械服务组织购买高性能及大功率的作业机械,实现农机装备向多功能和高性能的复式作业机械转变,各类农产品机械实现优化配置,提高效益。

4.2大力推广农机化技术,提高农业发展效率

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以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争取实现产业的全覆盖,这不仅要求促进平原地区的机械化,还要探索山区和丘陵地区机械化发展的方法。

4.3加强农机体系建设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是加强农机合作社的建设力度,不但要注重数量的增长,还要注重质量的提升。加大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注重新型农业机械经营主体的发展。

4.4农业机械信息化的发展

通过建立农业机械化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得农业机服械务组织的沟通更加方便,因此提高了农机作业的利用率。农机行业的信息化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提高,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农机技术得到了一定提升,加快了农业技术的推广。

4.5全面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目前农业机械化不仅存在于平原或山地,有些偏远地区也开始推广农业机械化,这对于提升全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很大的作用。各类农作物的机械作业都更加精细,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收入。不仅如此,机械化的类型也更加复杂,无论是在种植业还是养殖业,均有机械化的进一步推进[3]。

4.6推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不同区域间农业发展不均衡的状态通过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得到了改善,这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各地区之间农业发展变得更加协调,提升了农业机械化的整体水平。通过信息化的平台和农机服务组织推广一些先进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的变革和创新能够更加快速的发展,农业发展状态逐渐均衡,微观上利于整体提升我国农机化水平,宏观上利于农业经济长效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安平.新常态下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探讨[J].北京农业,2015(20):4-9.

[2]张俭.新常态下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思考[J].时代农机,2016,43(7):5.

[3]杨敏丽.新常态下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探讨[J].南方农机,2015(2):4-9.

陈肖玮 南京农业大学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